资料图:3月1日,在南京宁海中学,一些参加艺术专业测试的学生等待进入考场。当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专业测试在南京宁海中学举行,吸引了众多考生。中新社发钟山摄 曾经是升学捷径的艺术考试,近年来演变成比高考(Q吧)竞争还要"惨烈"的独木桥。每到岁末年初,成千上万的考生徘徊在艺术招生院校门前,已经成为了"中国式艺考"的标志性景观。然而,从刚刚落下帷幕的2008年艺考来看,部分高考大省考生报名人数比往年有所减少。对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持续近十年的"艺考热"已经迎来"拐点"。
对于"艺考拐点论",也有一些教育专家表示还有待观察,毕竟有些省份的报名人数仍在持续增加。但是教育专家的共识是,不菲的物质精力投入、日趋激烈的入学竞争、被日渐稀释的艺术教育资源、难以预测的就业前景……艺术考试先前被赋予的上大学"终南捷径"的光环正日渐褪色,家长和考生应该认清现实,"全民艺术梦"已经到了"梦醒时分"。全民艺术梦:"艺术"只是"梦想"的阶梯
1月17日以来,作为今年甘肃省艺术类考试考点的兰州市艺术学校里始终热闹非凡,在从西北五省区赶来参加高考艺术类专业报名和考试的学生和家长眼里,这里就是"梦开始的地方"。开考首天,前来报名的考生就超过了300多名,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的"战争",将一直持续到3月底。
来自山西省晋中市的冯晓阳在太原师范学院参加了美术专业的考试。从考场出来后,瘦弱白净的冯晓阳显得十分忧郁,他说:"如果考砸了,只好到成都、西安再去碰碰运气了。" 冯晓阳参加了2007全国普通高考,300多分的高考成绩,让他的大学梦碎。在耳闻目睹了一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长因通过美术考试而顺利进入心仪的本科院校后,冯晓阳当机立断,决定"半路出家",改学美术。"我就是在赌博,圆大学梦是我押的宝,赌注是我半年的努力和2万多元的赌资。"
为了赢得这场"赌局",冯晓阳从最基本的素描学起,报了5所学校。这意味着,他要在短短不到二十天时间里,辗转于太原、成都和西安三座城市之间,参加5场专业测试考试。"本来想再多报几所,但时间上实在是错不开了。"他说,他一个高中学长去年考试落榜了,很大程度就是吃了只报两所学校的亏。报名前大家都不知道今年哪所学校更热,都撞在一起就惨了,多报几所学校一方面更保险,另一方面也便于拉开学校的梯度,不至于无功而返。
"从最基本的素描学起,到孤身一人去远方参加考试,再到等待考试结果时的煎熬,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接受记者采访时,冯晓阳情绪显得十分激动,"但是为了能上大学,只能拼了!"
像冯晓阳一样为艺考"拼了"的学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统计显示,2007年,安徽有近4万人报考艺术院校,比2006年增长了三成;河南艺考学生达8.2万人,比2006年增加四成;考生总数70多万人的山东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16.9万人,也就是说平均不到5个考生里就有一个艺术类考生。
但是其中又有多少是真正为艺术而"拼了"的考生呢?接受记者采访时,许多教育界专家共同提出这个质疑,他们认为,尽管这里面不乏为艺术而艺术的考生,但更多的相信是"冯晓阳式"曲线救国——艺术,只是跳入大学龙门的阶梯。2008,"拐点"初现?
尽管今年艺术类招生考试现场人头攒动,但在部分地区,依然能感觉到艺考在悄悄降温。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持续火爆多年的艺考在2008年出现了"拐点"。
作为艺术类招生考试的承办学校之一,兰州市艺术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前几年艺术类考试最火的时候,考生几乎将报名现场挤爆。今年虽依然火爆,但已相对缓和得多了。在兰州市城关区民主东路街一家美术培训班,美术老师告诉记者,这两年针对高考美术专业来学习的学生少了,50多个学生中只有不到10人,而前几年培训班一半的生源都是高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