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早在一九九O年,我曾以《影像·潜像》为名,选取大学时期和兵役之后的一段无忧游历的时光,用纯摄影的热眼内视故乡澎湖,集结在台北夏门摄影艺廊和台中省立美术馆(国立台湾美术馆)举办两场巡回个展。二OO九年底,在创作心境过渡的「转场」时候,又想念起当年上山下海,直接把心眼溶入底片,安全存放视界兴味的美好感受,便决定回头整理长年散漫,但又因持续不断探看,隐然累积成形的摄影主题《迢迢路》。
独步
时间上它延接《影像·潜像》到现在的整整二十个年头,但意识创作的紧疏节奏并不一致,多数是旅行记录的另一种「错视」,有时也是解决摄影欲望的快门反射,没有目的地的刻意出走和迷路,澎湖仍然为情感发散的张望处,但经过二十年镜像透彻的对望,在自己「看」与「不见」的取舍,已悄然化为量块与线条的行脚印记,这些「人迹罕见」的绝对风景,没有抢拍的流动冲撞,也不一定谨守安份的美学形构,在更多顺势而为的环顾中,小心收纳每一处影像为不可或缺的对位元素,映照着反覆造访澎湖乡村野径的细密思量。
经过
后来落居台北,因为工作和旅行,在熟悉的风土印象或全然陌生的海外境地,回家与返乡,在马路、海域和空中,以一种片断而写意的自由注视,一意孤行的透过屋宅或交通载体,在行程停驻的片刻,隔着门窗车框、轮船与飞机舱口,捕捉白日的遐想,不时即兴的手、浓黑的影、山崖石头、树叶墙壁和无可名状的前档穿视框架,定焦与失焦的层层推移景深,再现我看故我在的现场和临场,内外交错双重指涉,从自我封闭区间的幕后窥望,投向看似开放却仍是一厢情愿的剧场空间。
停泊
《迢迢路》筛选自五百卷35厘米的黑白底片,几乎全为400感光度和微广角的35镜头拍摄,让我在有限但熟知的技术条件下得以专心拍照,印放出素描般的心象场域。图册采两个对页一图落版,部份作品两图并置意象联结,顺序串连编辑,依循年代注记成时间落点亦为作品名称,与记忆所及的地名一并放置索引。群聚主题的五十七件作品,若以地区和编年归类分析,总量比例失衡分配,突显纯粹主观偏执的艺术度量,澎湖群岛有二十八张,台湾各地十六张以及国境之外十三张,无任何裁切格放后制修图,并带有「决定瞬间」精神的细框黑边实体照片,呈现单幅影像自体完整,还原当初所认知的光影对象。每个年份选集的照片数量亦不同,群组位置的安排,期待前呼后应的理想遇合,有些年份收录多达八到九张,其它O至五张不等,而二OO八到二O一O年已明显找不到我感兴趣的照片,从容驻足街头的直观摄影至此,仿佛不自觉的逐渐淡出「迢迢路」。
一直走…
摄影普遍摹绘人像和景物,但《迢迢路》上我似乎回避与陌生「人」交会,怯场难安于世故温情,较钟情于收拾「物」的形态,而简化「景」的意境铺陈,更热衷行旅间的巨观微察,重复几种简单的「看法」,再三检视我所遭遇的地方,常见影像分散四周,虚实是主体也是边缘,近看远眺采集纹理,拼贴「物件」关系,施作线条层次分割仿若碎片的密麻细节,从具像间离为抽象,延伸现实为异境,隐去时间与地点特色的辨识,准确汇整画面结构,寻线拆解「在路上」的抉择、顿挫、想望,离去或回返,周而复始的专注行走,继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