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链结“遮罩”》是通过 生活在香港和内地二个社会空间的艺术家们的创作交流和对比,讨论一国二制下各自的网路状况,讨论互联网上的开放资讯和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 运用绘画、图片、影像、装置和多媒体的方式, 展示艺术家们独特的视域和独立思考, 呈现一个直观的多角度的艺术现场。
网路空间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搜索、资讯交流等功能大大地扩展了甚至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诚然网路话题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话题,进入艺术家的视界,转化为艺术思考的表达方式,成为我们此次活动的出发点。
网路作为当代公共领域,如何建立互联网上的开放资讯和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是持久艰巨的公民任务。这个展览是二地艺术家的交流,通过生活在二个社会空间的艺术家们的创作,审视一国二制下各自的网路状况,引发大家对网路文化的思考和想像。尝试普通艺术媒介与网路媒介的并置与交互,呈现一个直观的多角度的艺术现场。
艺术家採用了行为的方式来诉求,通过 连续反复的大声说“敏感词”,直至口齿不清、发音不可控,甚至出现噁心、呕吐等身体生理的不适反应而行为终止,以此用个体身体诉求集体无意识。这个作品遵循了 艺术家 一贯的创作手法,设定一种行为方式使身体进入失控状态,并于作品的意指情绪相扣,行为语言更加单纯有力,意指也简洁明确。
艺术家的“彩虹计画”是对中国“另一种历史”的考古学计画,里面的内容都是新中国历年被禁的书和电影,将这些内容与彩虹色块结合,做成浮雕式的纪念碑 / 反纪念碑效果。由于字的颜色和背景的颜色非常接近,远看就是一条彩虹,但随著观看距离、角度、光线的变化,字的内容慢慢浮现。这件作品联想到了成语“欲盖弥彰”,其后果当然是适得其反。
“和谐 2.0 ”系列是收集了在网路上被“和谐”的词语,将这些素材与颜色块结合,做成浮雕式的纪念碑 / 反纪念碑效果。随著观看距离、角度、光线的变化,字的内容慢慢浮现,从而产生新的视觉感受。
网路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已成为自由言说的重要管道,但同时随著网路的机械化监控,反所谓的“敏感词”、“禁忌词”的设置反而有了反讽的效果。 艺术家 的作品是通过引擎搜索输入所谓的“敏感词”而得到的图片,最后关键字和图片产生了大相径庭甚至是啼笑皆非的结果错位,“敏感词”禁忌机制反而成为了网路的荒诞感和幽默感的艺术创作手段。
展览呈现一座大学的教师创立的“开放教室”网页。这个大学管理者在校园内遮罩这个网页,害怕这个网页,在这个大学内大家不敢公开提“开放教室”这几个字。但在大学校园外还能上这个网页和在这网页发表言论。二年半来,教师们在“开放教室”网页讨论大学问题、教育改革、提倡独立思考,推动大学公共空间的建立和公共监督。
也有艺术家运用传统书写方式,面对虚拟新天地的种种异像,感悟不同层次的心境。
生活在香港本地艺术家们的创作,呈现另外一番景象。艺术家绘製两块民间节庆花牌,一块画面大张旗鼓的欢迎谷歌中国平安离开内地,落户入香港。还有一块画面预祝穀歌中国回归内地,皆大欢喜。
艺术家绘画网路赛车游戏的介面,表现出网路公路的通爽感和驾驭的快感。与内地艺术家的作品反映的网路通道的断离形成强烈对比。
享受资讯开放的香港艺术家碰到另一种困局,他通过画面表达资讯爆炸令自己被遮罩了。
是次展览聚焦虚拟网路和现实这二度空间中的平衡与衝突, 通过生活在二个社会空间的艺术家们的创作交流和对比,敍述网路 资讯开放和建立公共舆论空间 的困局,讨论网路的公共文化领域的建立和主体的解放。通过绘画、图片、影像、装置和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示艺术家们独特的视域和独立思考。
政治的影响力,归根结底,是存在于人类意识层面的结构。政治试图让我们相信,人不过是被现实的“实相”而囚禁的囚徒。在这个意识的平台上,政治最大恐惧是人类的想像力和情感。人类为了自身解放而迸发出来的想像力和情感,足以在意识层面瓦解一切束缚,穿透一切遮罩。而人类的解放之路在于解构这个所谓的现实的“实相”——被催眠的意识囚徒状态,重构自己的梦想与愿景。一旦政治被嵌入了想像力与审美,也就异化为艺术,所有的政治恐惧立刻被艺术溶解、否定。
当网路防火牆变成涂鸦的画布的时候,甚至仅仅是把网路防火牆当作画布的想法刚刚诞生的时候,牆就已经开始倒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