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海派水墨艺术的当代呈现形式体现为一种个体精神图式,或者说一种个人化的艺术图式或样式。
回顾过去,我们知道,从清末到民国以来,海派水墨艺术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一种蔚为壮观的格局。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转折阶段,中国本土的主体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受到巨大冲击,而海派代表人物吴昌硕、任伯年、虚谷、黄宾虹、林风眠、陆俨少和程十发等众多杰出的艺术家用他们在绘画领域所进行的伟大探索演变出一种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即“海派”水墨艺术。它使得历经几千年而又有固定程式的中国画主体样式“破例”呈现出题材多元、构图形式多样、色彩丰富、笔墨方式愈加个人化等多样化的特点。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海派水墨还融合了相当的西方艺术与文化元素。“洋味十足”的气派赋予了海派水墨以无穷的生命力,同时也拓宽了整个中国绘画的视野,这都是早期海派绘画的主要贡献。可以说,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早期海派画家既是中国画发展进程中的革命者也是第一代海派绘画艺术的缔造者。这种艺术样式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张桂铭、陈家泠、王劼音、卢辅圣和张培成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新海派画家在继承中国画传统和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方面显示出了更加浓郁的个人化倾向,他们的贡献在于修正了1949年以来的以政治为前提的、体制内的特定价值观占主体的“另外一种中国画形式”问题,从而为传统中国画(特别是海派绘画)在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性的线路。在这基础上形成了他们的“现代水墨个人化图式”,即艺术风格的创造。总结这些,我们认为这是在历史的又一次转折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海派绘画形式”,并使新海派一举踏入了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行列。
九十年代末至二零零零年以后,当中国当代艺术迅猛发展并扬名国际之时,中国水墨艺术包括新海派水墨也在“如何使中国水墨艺术当代化”这一问题上出现了“国际化与中国本土化”的悖论式的双重思路,并展开了对相关学术命题的探讨。经过深刻的领悟重新确立思想观念,他们中间的一小部分人在艺术形式与创作方式上完成了传统绘画媒材与当代观念的统一,创作出了与时代同步的水墨艺术作品。以何曦、蔡广斌和陆春涛等人为代表的第三代当代海派艺术群初步确立,可以说他们是海派绘画艺术从创立、成熟到新海派绘画艺术再到今天的当代海派水墨艺术的传人。何曦与陆春涛使用传统绘画手段并结合当代艺术的方式,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水墨形式:何曦的作品充溢着东方式的深刻哲思,陆春涛更偏重于人文意向和个人心境的表达。蔡广斌则用全新的“影像水墨”实现水墨艺术观念的个人心理化,使其探索理念在中国当代水墨领域具有先锋性。他们的作品均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领域引起多方注意与学术探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个人化艺术观念明确、风格突出、艺术观念与艺术形式富有当代文化的主要性质。
其实,无论是第二代还是第三代海派水墨艺术家,他们的个体艺术方式与观念均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现代意识的呈现还是当代思想的注入,无不体现出超人的文化决断与思想领悟。为此,依据他们各自的艺术思想与特色,我们为本次展览的几位艺术家拟定了访谈,以此充分且直接地展示他们的艺术观念之源以及艺术风格形成的基本因素和脉络。
朱清华:张老师,您的艺术融贯中西,现代风格的形成以及在画坛定位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九十年代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请谈谈您在艺术风格形成时的一些想法?
张桂铭:1959年我进入中国美院学习,最早学人物画,那时候我们画得比较写实。现在的风格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和那个时代有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环境相对宽松,那时的对外交流开始增多,我们开始经常出国或有外国友人来访。我到西方国家一看,人家的博物馆美术馆规模庞大且风格多样,每个艺术家都不同,我很有感触,回来后想要画得更自由一点。而中国画的笔墨把握起来比较困难,受到的束缚也多,这时候我从写实逐渐转向了写意。过去我也喜欢八大、任伯年、齐白石等人的花鸟,他们画得很自由。不自觉地我也画花鸟,画了好多年,人家都把我当作花鸟画家,忘记我最初画的是人物了。我们现在把中国画划分得很细致,山水、人物、花鸟,或者工笔和写意,其实题材或手法都不重要,关键在于怎么画,用什么风格画。画面的构图、色彩、笔墨、点线面构成的是视觉效果,但更多东西不能用语言表达,而要用心来体味。绘画作品对心灵的启发和震动更为重要。
-
朱清华:王老师,您对传统笔墨的继承和发展都有着十分个人化的理解和表达形式。在我们看来,您的作品达到了一种外化的西方现代主义形式语言与内在的中国文人传统精神高度融合的境界,后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其意”,请问您怎么看待观者的这种认识?
王劼音: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在于中国文人传统的东西和我的个人性格、脾气和状态很吻合。其实早年学画时我并不大喜欢中国画,不怎么谈八大、石涛什么的,那时候我们喜欢苏联的列宾、苏里科夫等人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中国文化自身的魅力,越来越喜欢,自然而然地画起了水墨画。同时我个性很静,偏好向内,现在画水墨符合我的个性,也很真实。其二,这与我对水墨的看法有关,我觉得水墨艺术的传统感不在于笔墨技法,而重在神似,在蕴藏的中国韵味。现在有些人画得好像很传统,其实是用传统笔墨画西洋画,其中的精神并不传统,当然这样也很有价值,是另一种价值。放在历史框架中看,特别是解放以后,咱们的艺术学习苏联比较多,不少艺术家以西洋画的画法比如精深的素描加上传统的笔墨功夫来画中国画,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开创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水墨的新流派。与他们相反,我看有些实验性很强的当代水墨作品中,笔墨散掉了,却又传递出十分中国化的韵味,这很有意思。应该说中国文化精神重要的是传神,是气息的传递,或者以“气韵”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