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女版画家涂稚华将集多年精品举办个人画展及出版成册甚欣慰;更可喜可贺的是:这位业精于勤的女版画家之作品意境散发出与日俱进的时代精神烙印,她在传统水印木刻技法上探索创新不倦,硕果累累。
英国现代哲学大家罗素,在探讨人生的哲学散文中,曾经这样描述充实而完满的人生即:“个人进入暮年,若能工作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就是人生的大幸。”作为精神领域建设者之一的艺术家们,就有可能拥有这样“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人生。涂稚华是我广州美院的同行兼老友,她从艺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终于艺术成就硕果累累,如今她虽已从教学岗位退休,可她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从未松懈,反而其创作激情愈加旺盛。这可以从她这次举办的个人画展与出版的画册中略见一斑。
和早年中国美术学校相似,涂稚华在校经过严格训练。具备深厚的写实功夫,其艺术创作基本为写实风格,她尤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版画情有独钟。对国画技法如撞水撞粉法的掌握和运用,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实可谓进入了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境地。艺术的可贵在于推陈出新,近年涂稚华艺术风格的另外一个特性,正在其勇于在艺术道路上作大胆的尝试与创新,追求时代精神与步伐。
她的作品表现出在传统基础上勇于创新的画风。例如近年作品《满天星》、《静》、《微风》等,在技法和风格上已从以往的纯写实主义风格中脱颍而出,这些新作画面意境清新,透露出一种朦胧和水乳交融的意境。
其实艺术创作的本质说到底,就是通过艺术家捕捉生活中的美,再现于自己作品中让读者引起共鸣,引发、分享和体验美。所以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只要得以达到此目的就是成功创造了艺术。女性艺术家大多有其温馨善感的倾向性。而这一点,女版画家涂稚华在她的创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读她的画,无论是较“简单”的静物画《白瓶子》,到人物画《读》,皆令人感到一种柔情似水,花香冷月的温馨情绪。而这样一种感动就是通过艺术创作传递美感信息从而打动观者引起共鸣的成功范例。而艺术家的才能与天赋之一即须有一付擅长捕捉“美”的锐利的慧眼,以及处处留意的有心人。正如涂稚华在她探究自己的创作道路的一篇论文中非常明晰的表述了这一点:“我念大学时就接受了艺术从生活中来的现实主义方法论。……1984年到新洲体验生活,最使我动心的是牛栏 中的婴室。”就这样通过对农场的观察和细心体验,从而产生了浪漫兼多情的一些佳作。
真善美为艺术准则似乎已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说来容易做则难。纵观社会相,各行各业今日说真话者难矣。政治家企业家,谋略第一。但是,艺术家如果失去了真的本质,其艺术生涯是难以成功的。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皆是创造者真情流露的结晶。当然,艺术才能也是一切成功创作的条件。而女画家涂稚华正具备了这两项要素。相信了解她的艺术同行都会同意。她为人真诚善良淡薄名利而又才华横溢,难怪她会取得如此优秀的艺术成就。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迟轲
○八年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