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土当代艺术的大背景中,各种艺术方式和语言,均无例外地获得了以创新为理由的参与权和实验权。这种权力的获得,也是对文化责任的强化,对艺术家的修养储备和人文道德水准提出了更为刻克的要求。社会的转型要求艺术家重新审视作品的切入点和创新维度,而新的切入点和新视觉可能,又必然会扭转本土水墨艺术生态的大格局。一味固守古代文人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价值观与文化观,难免造成文化心理上的隔膜与精神时差。同时,都市化与消费文化不断扩张的历史进程,对于水墨艺术而言,又是一个新的艺术符号与视觉诉求生成扩展的过程。只要我们努力把独立知识分子的立场注入到水墨艺术创作中,认真研究当代人的心理与生存状态,就有可能在感受生活的变异及新的文化信息时,寻觅到切中现实应照时代的文化图像。
我们正处在现当代艺术百年历史发展基础上的文化更多元、更融合、更新奇的国际化大语境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的蔓延扩张,都市化进程的加快,都使得我们不可能再虚幻地寄情于宋元山水、明清风物,再周而复始地用笔墨纸砚老生常谈。“水”还是那水,“墨”还是那墨,但使用者的身份特质和表达对象内容都已时过境迁。此次邀请到的15位艺术家,涵盖了成都平原水墨艺术的强势力量,他们的年龄差异相对较大,并且有着不尽相同的知识分子背景和生存体验,在艺术实验方面,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面貌,对不同的语言方式及相互交叉融合的可能做出过种种实验与追问,因而在使用水墨材料方式表达个人感受时,有着丰富多变的人文张力与弹性。当然,重要的不是水墨材质,而是表达的质量和倾诉的力度,以及使用的结果。艺术家用他们的“都市水墨”作品,向我们重申艺术原则:在有效劳动中创造人文价值,创造快意人生。
201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