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展览文章 > 人心弊坏的危机与拯救——月照上人禅画艺术再认识
人心弊坏的危机与拯救——月照上人禅画艺术再认识
关于2012月照上人禅画全国巡展东北三城展的题外话
作者: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2-04-26

人间五月天,春光普照,百花争妍,由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华禅画院、黑龙江省文联、辽宁省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月照上人禅画全国巡展哈尔滨展、长春展和沈阳展,分别于2012年5月9日、19日、30日,相继在哈尔滨黑龙江省美术馆、长春华联古玩城、沈阳辽宁美术馆开幕,三个城市的展览各为期一周。

月照上人秉承恩师——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遗命,邀集海内外艺苑名宿成立中华禅画院,亲任院长,以孜兀穷年之功,推动禅画艺术在当代的繁荣与发展。上人先后出主两浙名蓝(奉化雪窦寺、天目山禅源寺)、辽北二寺(调兵山明月禅寺、辽阳广佑寺)丈席,曾任九华山全山唯一十方丛林——祇园禅寺首座兼九华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在在处处宏开函丈,随宜说法,若讲经开示,若论坛演说,若会议展览,若义卖拍卖,若网络弘法……种种事业运作,起全机大用,度有缘众生,堪称佛教事业现代化之先驱。近几年来,上人一身自在,游化四方,致力于契理契机之“月照禅”之修证与指导,在众生心田拓荒耕耘,以淑世淑人为本分,以书画、演说、撰著为作务,敷法座于檀越熏修之精室,展经筵于EMBA专班,道俗景从,遐迩来叩。

月照上人所致力传承、光大的禅画艺术,高度契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一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月照上人的禅画艺术,能给带给人们崇高而透彻的审美感悟,能够抚慰、滋养人的内心,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考察月照上人禅画艺术的特点及其成就,我们不难发现它作为一种大有益于中华民族在崭新历史背景下所致力的道德与价值重建的艺术类型的重大意义。

一、以佛救儒,以像设教

有学者在进行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时,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近代化以前的中国传统社会,是没有宗教的社会。学者们所谓的“宗教”,是指唯一神论的信仰,即一神教,其代表教派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从这一“宗教”意义而言,中国传统社会的确没有纯粹的宗教。

但是中国人自古即有着有别于西方宗教的信仰形态。且不说上古时代的图腾崇拜,从三代以后,祭天、敬祖、祀鬼神的观念和有关的繁缛礼仪即在广大的民间社会被固定化并世代延续下来。至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则是亦哲学亦宗教,衍生出了一系列颇具东方文化色彩的世界观指导下的修行理论及方法,彰显了东方宗教的特质和面貌。儒家思想文化长期占据着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从而成为传统社会政治文明、伦理道德、文化学术的代言者。

儒家不是宗教,称其为“儒教”,是类比西方的宗教在历史上曾对世俗世界所具有的巨大支配力而言。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主导文化地位,影响之深远、时间之久长,是其它任何一种文化类型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对于抽象的东西不甚感兴趣,具有实用主义的精神特质,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便恰切地契合了这种民族脾性,表现出鲜明的实践理性精神。

梁启超说:“原来儒家开宗的孔子不大喜欢说什么‘性与天道',只是想从日用行为极平实处陶养成理想的人格。”(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话中所反映的,正是儒家提倡以“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追求作为人生理想的现实关怀的本质。儒家缺乏对于生命个体自身局限的认识,以及进而对于超越局限的终极存在的追问和探求,因此儒家的思想、学说,不能为人们提供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出无限意义的价值。

然而,人类的文化史表明,人生理应基于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双重维度上的价值,方能建立圆满的人生意义。圆满的人生,不仅应该把现实关怀作为终极关怀的逻辑起点,更应该把现实关怀作为终极关怀的现实起点。一个社会总要有一些文化和思想的精英,致力于由现实关怀出发,去探求和解答终极关怀的问题,从而为社会构建起完整、健全、圆足的文明范型。

现在我们所称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释、道三教思想文化为中心的文化系统,三教通过运用各种宣教手段,面向社会各阶层民众传播着各自的教理思想、价值观念、戒律清规、实践方法,历代统治阶级所贯彻、奉行的“三教平心”(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文化与社会治理政策,也使得三教在传统社会中共同发挥着社会教化、文化教育与道德建设的功能。如果把佛教从传统文化中抽离出来,我们实在难以想像,那样的“传统文化”会是什么样的面目。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遍及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佛学思想及其文化早已经融进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血脉,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久已经积淀下佛教信仰情感和文化的因子。

经过中国文化改造,逐渐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佛教,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出世而不弃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与儒家积极用世的精神产生了文化上的呼应。

谈中国艺术,佛学尤其禅学是无法规避的,因为其对中国艺术的渗透和影响是无所不在而至细至密的:禅渗入中国诗学,便有了禅诗,于是中国诗学境界大进;禅渗入中国书画,便有了禅书、禅画,自此中国书画境界大进……明末大文人、杰出的书画家及艺术理论家董其昌借鉴佛教禅宗传法谱系,提出了画分南、北宗的的著名画论。他指出,南宗是文人画,重化境、天趣,具有“顿悟”的表现。其艺术创作目的,是“为寄”、“为乐”;北宗是“行家画”,重苦练功夫,而无天趣可言,具有“渐修”的表现。其艺术创作目的,是“为功”、“为利”。在董其昌看来,南宗文人画无疑是恪守孔子所说的“志道游艺”这一艺术核心价值的艺术形式。

禅画,正是一门发轫于南宗文人画,风标、品格却更胜于前者的绘画形式。所谓“禅画”,就是画“禅”,是用绘画的形式吐露禅心,传达禅意,指示禅机。禅画艺术形式不拘,境界深妙,要求画家必须具备超凡的手眼,抱定出尘脱俗之志,通达天人性命之学,所以古来能工其事者寥若晨星,今天的人们更加难得一窥禅画的真面目。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又得名“像教”,这缘于它“以像设教”的艺术教化传统,佛像艺术对于佛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曾发挥的重大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月照上人首先是一位精通般若之学的大禅师,他常常能通过深入浅出的开示引导,使人获得智慧和心性的体悟。上人更是一位当代不可多得的禅画大师,他的作品,是用绘画形式吐露佛心、传达禅意,给予人超逸、深妙的的审美愉悦与心灵抚慰,引导人走进心净即净土的壮美意境,深刻地应和了《论语》所确立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中国艺术宗旨,上人禅画艺术因此被评论家誉为“志道游艺”的典范。

二、月照上人禅画艺术再认识

如前所述,人生需要现实关怀,也需要终极关怀,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两个支点。如果缺少了终极关怀意识,人们只会增加对于现实利益的关切,并进而竭尽全力地去谋求和实现利益。而当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架构都以鼓励、支持人的现实关怀为方向时,只会刺激社会全体产生严重的趋利冲动。进入后现代时期的人类社会,现实利欲的过度膨胀已经把人类推向了各种深重的危机之中,处于向商业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国民精神把眼光尽落在现实利益之上,对于精神生活与终极价值却缺少足够的关注,对精神家园的安顿更缺少最基本的理解和领悟。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提倡终极关怀意识,不仅有助于促进民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提高民众的精神生活深度,更可以在工具性的知识理性膨胀的当代社会,多给予人们一些超越人生庸常意义,追求生命的终极价值的启发。

1.彼岸世界的指归

儒学在“现实”与“终极”两个哲学极点中遗憾地失落了一个极点,所幸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佛、道两家都深刻、完整地表达了各自的终极关怀意识,佛法所说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道家所说的“道”、“玄智”,都是终极存在意义上的本体形式。佛法所说的“明心见性,以证如来”,道家所说的“守静、致笃、炼神以还虚”,都是达至终极存在的途径。佛教、道教思想文化在儒教文化主导下的中国传统社会,起到了救弊补阙的重大作用,从而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整合形成了一种优秀的文明范型,即今日世人所称的“中华文明”。

佛法以其奠基于心灵净化和生死玄悟工夫之上智慧之学,为中国人展开了一幅立足现实生活实现精神超越的解脱之道的愿景,并为之提供了深湛的理论依据。月照上人禅画图像所代表的经典佛教造像艺术(笔者认为,月照上人的禅画艺术,足可代表传统经典佛教造像艺术及其在今日中国的发展主流),紧密地契合了中国人乐生恶死、注重感官感受与感性经验、崇尚实践理性的文化心理,运用丰富、瑰奇、形象、直观的视觉艺术形式,通过庄严、宏大、优美、动人的圣贤群像,构成了人生可以期冀的无限意义与超越愿景的现实呈现,从而在人间搭建起了一座连通此岸与彼岸、现实与终极的精神之桥。已故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在月照上人的一幅画作《西方接引图》上,题识云“极乐世界,众生响往”,寥寥八字,足可作为月照上人禅画艺术的社会功能最洗练的说明。

2.终极关怀的直观呈现

月照上人的禅画图像,其主旨无不在传达“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等等诸佛、菩萨崇高的德性与不可思议的神力。诸佛、菩萨自身所具的德能,自然地使他们在民众间获得了广泛的信仰和崇奉,也佛菩萨的形像之中,蕴结了民众无比热忱和珍贵的信仰情感。月照上人笔下佛菩萨形像,早已从彼岸世界的神祇位置上,走入了民众再普通平常不过的现实生活,佛菩萨的形貌就好像是一位充满慈爱和包容的情怀,令人备感亲近而温暖的慈父、慈母,周身透射出一种神圣而又带着人性的美好的光辉。月照上人的禅画图像,从视觉形象上而言,仿若亦幻亦真的东方美神;从文化学的意义而言,它是中、印乃至东、西文化交流对话的语符;从心理学的意义而言,它是底层民众信仰情感的出口与艰难时世的庇佑者……诸多文化意义在月照上人禅画图像上交叠重合,使得上人所塑造的佛菩萨的形像当中,寄托了人世间所有关于真、善、美的永恒理想与信念。无怪乎在历次月照上人禅画全国巡展中,都有观者表示,当置身展厅,面对上人作品,承受着上人所绘的一尊尊佛、菩萨的慈目垂注、庄严笼罩的时候,他们都获得了一种全身毛孔贲张、汗流浃背,甚至双泪交流不能自持,几乎要跪倒在画像之下的奇妙感受。

善行无辙迹——东方美术之胜,胜在线条的形、意表现力;白描线条之美,美在它所传达的主体创造力。月照上人的禅画,以线造型,以形立意,以中国哲学为笔墨原则,任凭笔墨在内气推动下自在飞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仿佛自然运化是假手人力施为来完成一般,将一支画笔纷披写出一个个现实中无而心灵中有的、亦真亦幻的意象来。

明人李日华的《六研斋笔记》说:“是以境地愈稳,生趣愈流,多不致逼塞。寡不致浊移,淡不致荒幻。是曰‘灵空’,曰‘空妙’。以其显现出没,全得造化真迹耳。向令叶叶而雕琢之,物物而形肖之,与髹工采匠争能,何贵画乎?”月照上人的白描禅画,已经完美传达了“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的中国艺术真正义趣,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在呼啸激荡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保有一份成败穷通不易其志的操守,与得之于心而行之于己的自在!

藉着月照上人的禅画,从遥远的彼岸悄然走入现实的人间的诸佛菩萨,形像朴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它仿佛是一个譬喻,向人们深刻地喻示着人性亦可通往佛性的希望。

3.东方美学的最高原则

月照上人禅画全国巡展,始办于2009年9月,迄今已逾3个年头。应福建、山东、广东、浙江等省和城市的多家知名艺术创研机构及团体的邀请,先后在福建省福州市尚林书院、山东省莱芜市国际会展中心、广东省广州市“中华佛教文化艺术国际巡回展”上、浙江省杭州市“第13届西湖艺术博览会”上及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美术馆、河南省郑州市商都艺术馆成功举办了6次巡回展览,累计接待参观者达10多万人次,在全国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月照上人禅画全国巡展东北三城的展览,每场都展出了上人历年禅画精品力作达200余件,其中既有为文化艺术界及广大书画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上人禅画代表作《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西方接引图》、《释迦涅槃图》、《五百罗汉图卷》、《吉祥奥运·和谐中国》、《十八声闻游戏神通渡海图》、《五百大阿罗汉图卷》、《朝元仙仗图》、《法华经变图》,更有上人新创的多幅佳作在展览上首次亮相。展品既囊括了上人历年创作的纸本绘画,同时也展出了上人近年涉足宜兴紫砂、景德镇青花瓷等艺术领域创作,与众多位巅峰级工艺美术大师跨界强强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此次月照上人禅画全国巡展东北三城展,既是上人所坚持的以禅艺甘霖涤荡世人心头的烦恼尘霾这一巡展宗旨的深度践行,更是上人以其心血之作,向生养他的东北大地和父老们所作的报答与馈赠。三城展的展品,以其多元的视角、丰富的形式、精湛的技艺、高逸的品味、卓越的价值和深广的内涵,吸引了东北各地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的艺术爱好、收藏者共计5万多人前往参观,在东北地区掀起了一次普及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本土原创艺术、关注心灵和谐的艺术风潮。

月照上人的禅画创作与展览活动在当世的展开,就仿佛是对全民进行的高品位审美教育。月照上人的禅画,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来调动人的情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以天机浑然的妙造,以人类对于和乐、美妙的彼岸世界的期愿出发,创作出具有永恒审美价值的对象,又以此对象作为触发信仰的先机,接引世人在内心构建一个以彼岸世界为蓝本的精神家园。

月照上人的禅画艺术,为佛法的弘扬注入了浓厚的审美情趣,审美又为信仰平添无与伦比的魅力。月照上人通过他的禅画艺术,为我们民族找到了一种在乐生精神与超越意识中的平衡,让人们在疏密浓淡的笔墨之间,在形神气韵的品味之中,证悟生命的本体,观照万法的实相。

在月照上人的禅画之中,艺术的美感与终极关怀意识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这是东方艺术美学的最高原则。离开了这一原则,讨论一切艺术的审美问题,都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关键字:月照上人,禅画,危机,拯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