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浓”来概括吴彤近期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雕塑创作着实恰切。浓,这个字太象雕塑了,简单的左右结构,有形态、有音韵、有厚度、有份量、有情感、有回味,后面甚至还藏着千丝的隐喻。
吴彤作品表面那些浓艳的美妙不过是个假象。想看懂他的计量,不仅要对戏曲故事有所了解,其后的情绪更需体会。当然,如果毫不知晓那些典故,仅看形式,吴彤的雕塑已相当“好看”。雕塑造型上的彩绘足够吸引你的眼球,但要深一步了解,就需要除却戏曲的浓妆,找找其中的堂奥了。
“浓”这个展览名字源于吴彤的两组作品“《你浓---三岔口 白蛇传》”,《我浓---贵妃醉酒 苏三起解》,两对、四出不相干的经典戏曲被并至在一起,竟没有尴尬与戏虐。这不是简单的“后现代”,这是吴彤的态度,着实超越了雕塑的传统范畴。《三岔口》中的两个男人,一黑一白;《白蛇传》中的两个女人,一白一青,情节将他(她)们缠绕在一起,是敌是友,是爱是恨,同性间情感的纠葛,化作了你浓我浓。这是今天21世纪的借题发挥,又酷似管道升写给赵孟頫的那首《我浓词》。诉的哪里仅仅是爱,诉的是那份爱后的纠结。吴彤在此处将纠结中的浓情凝固成了雕塑,怎会不是一出好戏,唱出了躲在浓浓中,东北汉子的几许柔思。正象吴彤所写:
心心复心心
结爱勿在真
何是花惊恨
无人解语深
如宋词,有婉约必有豪放,他最新的作品《千里单骑》,可谓一个人的壮烈。在一次饮酒时,吴彤曾对我谈起这件作品与去世的父亲有关。同他感情至深的父亲走了,少了同行者,日后孤身的“千里之行”是需要勇气的。吴彤的“关公”是送给自己也是送给父亲的。
这件作品截取了关公侧目转身的一瞬,将动势融于金字塔式的结构之内,悲壮得让你忘却了那被无数次程式化的关云长。此处的他既似“风潇潇兮易水寒”的荆轲 ,又似“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总之,吴彤塑出了一位交响化的、混响的“英雄”。的确,要说一声难得。 这一状态已摆脱了使他荣得“中国雕塑学会大奖”的作品《国韵——生旦净丑》中,关注点仅在于对雕塑与绘画语言融合上的摸索,题材上的讨巧;也超出了《你浓》、《我浓》中对中国民间雕塑中平面化的实验,观念化的试刀;而直指具有黑土地味道的浓缩的情感,这应是对雕塑本质魅力的探求。
好久未见这样丰富而又单纯,非常中国的作品了,如此的溢美之词,好象不得不谨慎地说上一句。最后,望吴彤同志在革命尚未取得全面成功之前,继续努力。
浓!
吴洪亮
2012年6月4日于北京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