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展览文章 > 贵阳叙事——新长征路上的城市零件
贵阳叙事——新长征路上的城市零件
作者:蓝庆伟 王娅蕾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2-08-20

上世纪80 年代的“’85 美术运动”与“群体现象”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让我们耳熟能详。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创作自由的追求上与当时党对艺术自由问题的进一步明确有着必然的关系。然而,1980 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给了艺术家足够的自由创作的精神食粮。“事实上,我们在很多画会和艺术社团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在风格和表现上明显得不一致。一个社团的不同成员的作品,往往并不因为来自一个社团而具备该社团宣言中所宣布的某些共性。当然,艺术家们走到一起,往往并不是为了寻找共性,恰恰相反,是为了表达个性。不过,在’85时期,表达自己的个性只能通过团体的表面共性来表达”①,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有着一种现实的“策略”,简单的说这并不是个人艺术风格的缺失,而是在于对社会反馈的自信心缺失,这种表达个性的方式承载在团体之上,这种更加“安全”的方式是艺术家能够自由的抒发艺术追求而无所顾忌。因为看过“星星画会”历程的他们,熟知“星星画会”在成立社团之后的进展变化。不难看出的是,这样的团体现象很快便会走向解体,或是成立了新的社团,如:85 新空间;或是宣告社团的结束,如:厦门达达;或是走向彻底的个体。在走向个体时,有一个不可争议的前置性条件,那便是个体的个性足够强大——体现在展览机会的增多上面。

在1978 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西南艺术一直是中坚力量,即便是在诸多艺术家将工作室搬至北京,西南的艺术仍然持续蓬勃。在贵阳“城市零件”成立之前的整个西南,其当代艺术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明显的便是艺术区的创立,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所在地的重庆,以当代艺术闻名的这所美院依然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坦克库”艺术区与美院所在的黄桷坪成为当代艺术的聚集地;而成都的蓝顶艺术区在周春芽等知名艺术家的带领下,已规模初具、展览不断;云南的昆明则在叶永青的带领下成立昆明创库(上河车间),有20余位艺术家聚集在此进行创作、举办展览。做完第二届贵阳双年展后,随着与贵阳外艺术家、批评家联系的增多,董重逐渐发现,同样作为西南城市的重庆、成都、昆明的当代艺术状况与贵阳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区别深深触动了董重。不仅如此,他发现这些地方的艺术家的生活状况都不差,尤其是成都的艺术家,生活的比较舒服——这当然不仅仅是指个人收入,而是一种稳定的艺术创作状态。这时的董重开始学习其他城市艺术区的方式,在贵阳组织各类大小的艺术活动、聚会,身在文联的他在2006 年等到了一个可以将艺术家聚集在一起的时机——贵州市文联搬到贵阳美术馆之后腾空了一栋原来的老楼,于是在贵阳相宝山脚下狮子路27 号的这栋老式楼房便成了“城市零件”的据点。夏炎、石罴、谷旭、熊鹤、王荣植、丁凯、唐佩君等艺术家陆续搬进来。“城市零件”这一未冠以“艺术区”之名的艺术聚居区便出现了,“城市零件”这一名字取自董重在第二届贵阳双年展时策划的一个四人摄影展——《城市零件》——的名字。

我、谷旭、夏炎这几年总在谋划找一处旧的厂房,搞一个像昆明创库、北京798、重庆坦克仓库类似的艺术社区,无奈能力有限,我们到处考察的结果只能变成无边梦想。今年,位于相宝山下的贵阳市文联喜庆地搬迁到新落成的贵阳美术馆大楼去了,腾空的旧楼有一层闲置,由于我在文联上班,近水楼台,我们于今年6 月顺利地租下了这层办公室,六间不大的房间和一条长窄的过道迅速被改造成工作室和展览的空间,除我们三人,又有毕业于贵大艺术学院的几位艺术家进驻,这几天,我们又增加了一间40 平米的工作室,又有两位艺术进来了。

城市零件是我在2003 年贵阳双年展策划的一个摄影作品的特别展的展名,我认为这四个字正是我们这群人的生存状态的良好体现,所以,我将这个小小的艺术社区定名为城市零件当代艺术工作室。工作室刚刚成立,既有几家专业画廊的负责人从重庆、北京、新加坡赶来考查,谈成了两个个展,一个群展,当然,也卖了一些作品。②

取名“城市零件”,正如批评家管郁达在《城市零件》摄影展前言——《对面的城市看过来》结尾所叙述的那样:《城市零件》这个展览很像一个大家玩的拼贴,许许多多不同的作品从不同的酵素构成了“城市”这个庞大机器的拼图,但有意思、又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是有一些人毕竟不是机器,也不甘心做零件,更不会欺骗自己,于是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并尽可能发出一些真实的声音。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董重在叙述《城市零件的缘起》中对于专业画廊谈成展览与卖掉作品的看重,关于市场的作用,鲜有艺术家会主动提及。然而“城市零件”从一开始便没有回避这一问题,反而将“城市零件”成立的另一个原因归为艺术市场的影响。

从2003 年以来,中国的艺术状况每年都会带来全新的面貌;2004 开始,艺术市场开始明显升温,市场上屡屡出现天价作品。在市场的影响下798 艺术区不断的有新的艺术机构入驻,除此之外,北京酒厂·ART 国际艺术园在2005 年成立,在中国南方的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下属的非营利机构——OCT 当代艺术中心成立并开始了以整合海内外当代艺术资源,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的核心任务。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举办的2006 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品市场依然持续着他的火热。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也在这一年开始了它的“超设计”主题。

然而此时的贵阳当代艺术状况令人堪忧,当代艺术氛围令人窒息。虽然在2006 年之前贵阳已经举办了两次“贵阳双年展”,然而整个贵阳的当代艺术生态没有明显的转换。身在画院、学院的董重、夏炎等人对官方体制的艺术操作方法再熟悉不过,与其将艺术的命运交给体制,不如将自己的艺术交由市场,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中发展。夏炎及其学生加入“城市零件”让我们更能理解这种语境,董重、谷旭常常将外地艺术家、批评家汇集在夏炎所经营的绘点咖啡吧进行闲聊,这深深刺激着夏炎以及在绘点咖啡吧“打工”的王荣植、丁凯等人——当然绘点咖啡吧最终的停业很大程度上可能也与这种集会的频繁有关——他们是夏炎在贵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所积攒的对艺术怀有理想的学生,虽然在学校时夏炎已在组织“涟漪”等当代艺术展,然而毕业的压力摆在他与学生们面前——是否具备继续画画的可能,“城市零件”恰恰成为他们最好的去处,同时也不用为能否继续画画而担惊受怕。与这些毕业于贵阳师大的学生们比较,李剑锋拥有更艰难的过去,在电厂上班的他采取边上班边创作的办法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想,没人能够理解而他也不敢讲给周围的同事听,在电厂的这段时间他没有参加展览的机会,出售作品对艺术家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在2006 年,李剑锋通过自己姑父认识董重后,便将自己的作品图片、手稿、素描拿给董重看,因此受邀加入“城市零件”并于第二年辞掉了电厂的工作。贵阳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的石罴,没有选择回家乡黎平上班,而是选择留在贵阳——在学校旁边的巷子里租了一间12个平方的房子,一边画画,一边做商业设计以维持生活。但恰逢贵阳城市大建设,拆迁便成为家常便饭,经过3 次搬家的新画室仍然没有摆脱拆迁的命运,作品常因搬家而受到损害,这种状态让石罴身心俱疲,遂下定决心到贵阳市美术馆大楼这一“不可能拆”的地方租画室,然而这一商业地段虽然租金贵,但也抢手,整栋大楼也没有新的空间。恰巧遇到在此看展览的董重,两人叙旧后石罴便被董重所在策划的“城市零件”艺术区吸引并最终加入。

熟悉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的人深知上世纪90 年代艺术走向市场的重要转折,也正是市场的力量在促进着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贵阳的当代艺术发展与上世纪90 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有着相似性。既然现有的机制无法满足自身艺术的发展,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艺术市场的洗礼,“城市零件”选择提早将自己放置在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摆脱地域性的限制是其首当其冲的任务。即便是在贵阳本地,“城市零件”始终正面地面对自己所面临的压力与问题,他们没有因为贵阳当代艺术环境薄弱而选择前往北京——这一艺术中心;同时在种种的非议之中,“城市零件”选择不断的举办展览来宣示自己。“城市零件”是一个没有艺术口号与宣言的团体,在其标识上,一个简单的冲向观众的拳头表达着他们的热情与态度,这是一种不加掩饰的力量,如同摇滚一般将你感染,正如他们的组成与性格。“他们年龄相距近四十年,逆境时共度难关、得意时互相提醒,平常一块喝酒唱歌、猜拳聊粉子,玩在一处,也闹在一起。当酒后迷离之际、当午夜梦回之时、当独处工作室听凭内心悸动的瞬间,不同的历史记忆、经历挫折、困顿迷茫、气质禀赋、执拗与激情,自然而然构成各自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以‘主体性’为美学基础的现代艺术创作中,体验的独特性与独特的体验性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城市零件’成员创作面貌各不相同的重要原因,也是‘城市零件’成员创作与其它地域艺术家不同之处。”③“城市零件”的结构既与上世纪80 年代的艺术团体有着相似性,又极具贵阳的“野”,他们仅是为了心中的艺术理想而聚在一起,当我们观看他们的作品时,却又不免发现各自的不同。“‘零件’入驻艺术家数量不多,目前有二十余人。80 后占了大半,40 年代的有两人,60、70 年代的艺术家数来也就只有董重、颜冰、谷旭、石罴、李剑锋加上我。艺术家数量相对较少,却是精兵强将,不论个人性格及其作品,人人风格迥异、各有各的搞法。共性也有:体现在身体上的是能喝酒,即便少有几个不善喝的也敢不计后果放开了喝。”④ 在风格迥异的背后,“城市零件”的成员有着强烈的向心力与团结力,这不是表现在喝酒上面,而是对待艺术与展览上。艺术家张小涛在自己的博客中描述着他在贵阳的感受:“24 号我刚从贵州回来,很开心也很感慨!见到了幺哥(陈启基),董重哥、夏炎、石罴、李剑锋、熊康华、李治等艺术家,很亲切!董重近年作品突破较大,更为这个区域做了不少的基础工作,他现在所做的很像10 年以前在成都时春芽对年轻艺术家们的无私帮助,‘无组织、有纪律’就是江湖,所谓的体制就是‘有组织、无纪律’。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⑤ 作为松散的团体,他们有很强的纪律性,一旦其中的艺术家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坚持艺术创作或缺乏进步,则可能被“开除”。

在贵阳市文联大楼租期将至的2008 年,文联的人见“城市零件”办得很有声色,便建议提升房租——另一说法则是将房屋收回,无奈之下这些艺术家走遍贵阳找寻新的合适空间。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遇到了在贵阳刚刚成立且有艺术村计划的K11 机构,而K11 所给出的条件是“城市零件”无法拒绝的——无条件提供工作室,定期拨款支持“城市零件”的活动,并约定在未来的几年提供更好的工作室。我们可以在K11 艺术圈的介绍中找到“城市零件”所遇到的这种偶然中的必然,“K11 关注本土年轻艺术家的发展⋯⋯尝试让大众的生活场所成为艺术化生活的蓝本,将年轻艺术家工作室以及展览空间置入日常生活的场所。”从2009 年开始,“城市零件”的艺术家逐步搬到了位于金阳新区的K11 艺术村,2010 年10 月23 日,由王林、郑娜策划的“补一刀:K11 贵阳艺术村& 城市零件工作室开幕展”在金阳新世界展出,“城市零件”也正式更名为“K11 贵阳艺术村& 城市零件工作室”。王林在展览的序言中表达着自己的期待,“贵阳‘城市零件’的艺术家们如今集体入驻K11 贵阳艺术村工作室,这是一个新的开始。重要的不是创作条件如何改变,而是何以能够持守自己的精神本色。”新工作室的条件是很多艺术家所向往的,而不用缴纳房租使得“城市零件”中没有收入来源的年轻艺术家可以安心画画,不必过多的思考生计与商业的问题,当然这样的条件也经常会滋生懒惰。

与上文所提到的“城市零件”的成立是一种面对艺术市场的选择所不同的是,与“城市零件”打交道的人却找不到“商业味”。“他们很开心,这里的艺术家还保留了西南艺术很完整的传统气质,阴郁、厚重、诡异、敏感,重视心灵的体验,这些品质在今天的西南也慢慢的已经消失掉了。贵阳的艺术家们有很淳朴的地方,这种传统的友谊是很让人感动的,这里的环境和生活滋养了一批很好的画家,他们身上少有商业的影响”。⑥ 作为集体中的个体,存在着心理意义上的安全感,然而作为由个体构成的集体,承受着外部的展览与艺术发展压力,一旦丧失进步性,他们所面对的后果便是走向持续的平庸,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城市零件”成立后,无论是对外还是在贵阳的展览都变得多起来,他们所代表的贵阳艺术给人留意深刻的印象,“野、怪、狂”常常是他们艺术的代名词,或许正是他们长期被边缘的文化所渴望呈现出的特有面貌,“这种独立的价值追求__非‘中心—边缘’的二元对抗模式,它与西方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不同,直接发生于生命的本体之上,没有宏大的哲学、历史叙事与艺术追求,甚至一开始并没有文化的目的,它只是表达自己,由于生命自身的冲动和现实生活的直接刺痛来表达自己。”⑦ 然而这种去中心化的地域文化却有着作为艺术团体的危险性,年龄差距与艺术差距是“城市零件”面临的另一现实,刚刚站稳脚跟的他们还在承担着扶持年轻人的责任,对于年轻的艺术家来讲,团体是一个心理上安全的港湾,这超乎了物质上的安全性,如何将这种安全性转换为新的艺术是他们需要长久面对的问题。无论如何,“城市零件”仍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团体,它在时间的维度上落后着其他城市有着十至二十年的时间,地域的限制以及对艺术的坚守使得他们没有过多的思考艺术多样性、公共经验与艺术全球化的问题,对他们来说,能够继续画画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李剑锋是“城市零件”艺术群体的中生代,北京这一造就无数成功学案例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是他向往的地方。在2009 年7月北漂之后,李剑锋很快陷入了惶恐,犹如掉入茫茫大海找不到自我,更不用说是在强压下的自信,甚至在创作上李剑锋还有一些自卑的感觉。同在北京的张小涛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尤其是在对艺术的认识上,视野的改变让他意识到之前贵阳所带有的艺术“性格”和绘画语言不是自己艺术创作的障碍,反而是需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坚守,在北京的两年时间,李剑锋的艺术风格有了进一步的坚定。正如李剑锋刚到北京所面对的心理变化,作为集体的“城市零件”可能更多的是一个艺术平台,而非艺术重点,不难想象的是,将会有更多的艺术家会摆脱地域的限制而最终走向北漂——就像他们的前辈王华祥等人一样。
“城市零件”作为一个艺术团体,有着它先天的危险,批评家郑娜如此提醒道“当然,客观而言,其危险性在于:一是地域文化将造成创作心理的同构性;二是聚众而居的创作氛围容易形成视觉体验的共犯性。”⑧随着“城市零件”所营造的贵阳当代艺术生态的稳定,越来越多的观者将会不再满足于他们的现状,这是一种充满期待的过程也是作为开放团体的必经之路。稳定是一种转换视野的方式,正如“城市零件”成立的原因,在面对艺术多样化、国际化及艺术语言的转换等诸多语境时,追问与反思艺术形式的单一化、艺术趣味的语言化、地域文化的差异化、个体的差异化等将成为他们面对与调整的问题。

① 吕澎、易丹:《1979 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年9 月版,第83 页。
② 董重:《城市零件的缘起》
③ 郑娜:《山高水远,自在边城》,载于《补一刀:K11 贵阳艺术村& 城市零件工作室开幕展》画册,2010 年10 月。
④ 夏炎:《独行其野的贵阳“零件”》,载于《补一刀:K11 贵阳艺术村& 城市零件工作室开幕展》画册,2010 年10 月。
⑤ 张小涛:《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引自2009 年10 月29 日张小涛博客。
⑥ 张小涛:《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引自2009 年10 月29 日张小涛博客。
⑦ 管郁达:《重返“野地”》
⑧ 郑娜:《山高水远,自在边城》,载于《补一刀:K11 贵阳艺术村& 城市零件工作室开幕展》画册,2010 年10 月。

关键字:贵阳叙事,城市零件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