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0-11-20 ~ 2010-12-24
展览地点: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李超
开幕时间:2010-11-20 16:00
展览介绍:
全球化时代的当代艺术虽然注重流行化和时尚化,其实在注重可视化的同时,也很注重观念、与时代环境的对话和思维哲学,其内在的本质是精英的、批判的、灵魂向上提升的艺术。反观中国当代艺术近10年来,很大一部分走的是通俗化、流行化、市场化和强调“话语权”的路子。这对80、90后有意走上专业艺术创作的年轻人而言,若将他们的创作环境与“85艺术事件”以来的代代、辈辈,不论前锋、实验、业余、专业艺术家相对照,无疑是复杂多面,也是诡谲尴尬的。因为艺术本质里不论是对的历史或社会的反思、真理或自由的追索、道德或理性的批判等等的各种企图,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与艺术事业与生涯的生存经验中,充斥着各种价值混乱的参照系统与权力操作策略,使得创作过程中理性与感性、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联系点成了诱惑与困惑点。
而且,这个诱惑与困惑点不只发生在创作者身上,艺术评论者、策展人、画廊经营者、艺术拍卖市场经营者,然后是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全都是这一困惑大合唱场面的不同声部;其中或许也有一人独揽多声部的“呼麦”现象。不过,这是艺术发展史钟摆现象的必然结果,也如同中国阴阳鱼图中所阐述的宇宙基本形式、内涵及所有事物发展历程的变化规律。因为,当某一极端的能量累积够多的时候,就是钟摆或螺旋线条开始向另一方移动的转折力道开始凝聚与发动的时刻。中国当代艺术这个的“道场”,是到了该有一拨人走出一条如礼记大学篇里,讲究身体安静、智慧开启、臻于至善的“定、静、安、虑、得”格调的时候了。
于是,像李超这样系出名门的创作者,选择专职艺术创作这条路,等于将自己置身于一种痛苦的转型状态,一种与自己,与父母,与朋友,与恋人,与整个艺术市场与游戏规则之间,义无反顾的斗争状态;并且希望通过这种状态来证实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不同。正如他在个展自述中所说:“我究竟要解决的是个什么问题,也许观者会加入讨论,或许会引发各种定论,但我却希望用自己的图像的语言、更接近人类本能的语言来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解答,甚至我感觉这样更容易接近答案,我想这就是在目前艺术逐渐‘哲学化’、‘观念化’的今天,做出的一种自卫反击。”
此次,李超个人首展所展出的作品横跨了2007至2010年之间的作品,包括《卧轨》、《大桥》、《剪烟》、《葬鹤》、《一堵绿墙》、《阳光的分解式》、《取云》、《庐舍那》、《悟空》等十余组画作,都是以三联作的形式为主。三联作系列作品来源于他自己摄影作品的实验与延伸,更准确的说是对视角变化所引起的“他者”之间差异所引发困惑的一个求证;一个对于“真相”存在所依赖的观点与条件的一种怀疑主义调侃或是自省的历程。同一个场景,同一个母题,却因为“视点”的不同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解读答案。而这产生截然不同答案的现象正是李超因现实环境经验所产生的困惑、为了守住创作过程中理性与感性、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联系点,所进行的自省与顿悟的投射。
所以,他的作品画面中重复出现的是一种宁静氛围中的定与静,却又在三联作的形式、语汇以及定与静的画面中,暗示着前一秒与后一刻“动态”状态的可能性与抉择权。除此之外,画中的人物(有时李超画的就是自己)、执笔的创作者与观者三者之间的“视点”差异,是李超刻意创造出来的思考游戏与身体空间权力。提供了创作者本人与自己、观者与李超所设的局之间的换位思考游戏。也是李超模式的一种思想邀请,一种视觉习惯与思考惰性的强迫换位。
- 2011-04-30 ~ 2011-05-30出窍记·缪晓春个展
- 2011-04-29 ~ 2011-05-20静中人Figures of Silence —Michel Madore
- 2011-04-30 ~ 2011-05-14黑白
- 2011-05-28 ~ 2011-07-28四重奏——孟昌明水墨荷花作品展
- 2011-05-28 ~ 2011-06-24“远与近”意大利当代著名艺术家作品展
- 2011-05-28 ~ 2011-07-02底下有石头:杨心广个展
- 2011-05-21 ~ 2011-06-20湖滨诗境──Celest生态摄影展(续展)
- 2011-05-21 ~ 2011-06-05缓行——十二位八零后艺术家
- 2011-04-28 ~ 2011-06-05观天悟道——张国龙艺术巡展
- 2011-05-28 ~ 2011-07-10诺特·维塔尔:激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