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画廊展览 > 陈慧峤&提塔•露比双人展
陈慧峤&提塔•露比双人展
展览城市:台湾-台北
展览时间:2010-12-04 ~ 2011-01-09
展览地点:夏可喜当代艺术
参展艺术家:陈慧峤、提塔•露比
开幕时间:2010-12-04 19:00
展览介绍:

如果说信仰关乎于承诺与信念,在台湾艺术家陈慧峤与印尼艺术家提塔•露比(Titarubi) 首次合作双人展,呈现艺术家身处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对于创作与生命的对话。身处台湾与印尼不同文化背景,却同样善于处理材质的陈慧峤与提塔•露比,一个以低限的装置作品,实现了超现实梦境的艺语;一个将社会、性别等议题的关注内化于雕塑。对她们而言,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信仰,创作就是她们对于女性与艺术家这个二位一体的身分所许下的承诺。

低限的美感——陈慧峤

未曾受过任何西方艺术训练的陈慧峤,早期在林寿宇、庄普等前辈的影响下,以几何抽象的形式与现成物作为符号元素,赋予空间装置低限的美感。如同宇宙星球般的乒乓球,是她近年来创作的主要元素。这次于夏可喜展出的新作,作品的概念及命名与文学有着高度的关连。

陈慧峤将一颗颗的乒乓球镶入铁板中,不论是《玫瑰的名字》从符号学的角度,将形式与内容做某一程度的拆解、组合,或是《神曲》里,宛如诗人在人生途中作了一个梦,历经了地狱、炼狱与天堂;或《蓝与黑》中,我们似乎在蓝黑交错的色彩中见证了大时代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不管哪个年代都是文学作品中最引人心生向往的主题,然而陈慧峤作品,除了赋予我们超现实的想像,悠游在理想世界中。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对艺术的终极关怀——爱比知识更能令我们体认事物。

艺术家在自述中写道:「不管是玫瑰或者针、乒乓球或者棉絮等,这些过去惯用的物质或者形体,于我只不过是一个念头,有着多重的名称而已——同是在神里面翻腾,同是一种含糊暧昧的艺语,这就是我们讲的词语中的词语…。 从白到红,从蓝到黑,从睡梦到不眠,从愿望到行动;我难以辨识低限与表现,抽象与假设之间的界限。「艺术」这词,在联翩的遐想与象征中,在饥饿的智力与寻视打探的过程中,对我有如一个太阳。而今,它可以粉碎成微小的碎片,反射在另一个更深更空的空间里。 」

如西方谚语:昔日的玫瑰存在于它的名字当中,我们拥有的只是它的名字。艺术之于艺术家的生命及艺术家面对艺术的态度,犹如艺术家手中的乒乓球,如今更熟稔地穿梭、栖身于她每一个既真实又超现实的梦境与日常生活中。

身体的叙事——提塔•露比

来自素有「爪哇的巴黎」之称的印尼万隆的提塔•露比对于社会议题的热心关注反映在她各种不同媒材的创作与跨界计画,同时并于2008年成立印尼当代艺术网络(Indonesia Contemporary Art Network, 简称iCAN),鼓励与推广印尼当代艺术的发展与研究的建立。

「身体」长久以来为提塔•露比关注的议题。在作品Bayang-Bayang Maha Kecil#8,孩童的脸上遍布着可兰经文,微微从台座中伸出的双手,貌似回教祈祷仪式中的模样,隐隐的蓝光则象征着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与神圣。

身为女性,提塔•露比对于「性别」的议题也有所著墨。作为女人,以女性的器官活在世上,也因此被培育成「女人」,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区别,也是社会价值对性别的认同,于是一个女人应该要看起来像是一个女人,不论她身上的衣着有多么地繁重或是不舒服。艺术家一针一线串起的《珠绣礼服》 (Baju Manik) ,即强烈地表达对于男性主导的社会体系下,女性被灌输为重视外表多过于内在,如同华丽的礼服之下,却是被一览无遗的空洞。

相对于雕塑作品的强烈议题性,这次展出的三件炭笔素描近作,呈现出提塔•露比较为深沉却诗意的一面,也是艺术家相当罕见的作品。如梦境中的幽暗树林和布满画面的炭笔余烬,像是艺术家于周围隔离时,仅属于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孤独。在雕塑作品中,我们看见提塔•露比对于社会与生命的对话,炭笔作品中的喃喃梦呓,反倒成了艺术家最真实的自述。

分享到:
相关展览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