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1-05-06 ~ 2011-05-26
展览地点:尚东当代艺术中心
策 展 人:夏蔚
参展艺术家:觟沃·沃粟历克(Howard Ursuliak)、沈勤、孟禄丁、黄峻、施勇、靳卫红、赵勤、李璋、杨思明、嘎博·酷洛萨(Gabor Kolesza)r、杨小彦、徐维德
开幕时间:2011-05-06 15:30
展览介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将自己看做是许多不同群体的成员,我们同时归属于它们。我们各自的公民身份、居住地、籍贯、性别、阶级、政治立场、职业、工作状况、饮食习惯、所爱好的运动、音乐鉴赏水平、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等等,使我们归属于各个不同的群体。每个人同时属于这许多个群体,而其中任何一种归属都赋予个人一种具体的身份。没有一种能够被视为该人唯一的身份,或者一种单一的划分标准。”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martya Sen 在2006年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在书中,Amartya Sen指出世界范围内矛盾、暴力存在的根源是在于人们往往被按照宗教、种族、文化或文明划分成群体,不同群体为维护各自的利益而形成对立、冲突。在这种单一划分的原则下,个体身份被简单化、扁平化、社群化;在单一身份的幻象前,被忽略、抹去的是个体实际拥有并极为重要的其他身份,“诸如阶级、性别、职业、语言、科学、道德和政治”等。 结果,人类被严重压缩、归集到各个小“盒子”里。
人类社会普遍如此,艺术世界——作为人类世界的精神体现,其中因身份单一归类而造就的“盒子”亦比比皆是;其引发出的隔膜、排他与分歧也自然是屡见不鲜。因此,有了“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对彼此作为“他”者的审视与身份建构:表面是多元、理解与包容; 本质却是通过先入为主、模式化的视觉呈现与解读使“他”者始终为“他”者。因此,也有了西方视线关注下蓬勃发展兴盛的中国当代艺术。从九十年代初至今,运用中国式符号、凸现“中国”艺术家所共有的某种文化身份或政治身份 --- 这些都仍然是诸多中国艺术群体展在国际舞台登台亮相的有效策略与经营手段。这种不断演变的群体身份固然把握了中国艺术在不同时期的脉动,也为中国艺术带来了相应的学术地位和商业效益;但是,在“中国”化、“群体”化、“地域”化等等包装起的“盒子”里,被掩没、压缩的却是参展艺术家个体身份的多维性和复杂性。结果,个体艺术家对身份选择的自由严重受到局限或者根本不存在;不同类别艺术家在创作上的彼此渗透与异曲同工之处也往往被忽略、被漠视。
于是,矛盾也便产生了。在期待得到西方认可的同时,中国艺术也开始质疑、挑战西方对中国艺术的话语权,有些艺术家开始打着中国身份的旗帜反讽、挑衅这类社群身份的有效性。出于单一的身份划分,中国艺术圈内部也分出了不同的群体:主流与边缘,传统与非传统,此地域与彼地域,商业艺术与职业艺术,拥有话语权与不具话语权…… 为维护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也为获取社会资源与利益,不同群体各自为营,彼此之间疏离并意图一争上下;艺术家也随之被归并到诸多更小、更狭隘的“盒子”中去了。
基于上述种种,本次展览旨在探讨寻求打开“盒子”的可能途径:如何在一个群体展中兼容并置具有不同身份、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媒体的艺术家?如何在艺术空间保护并显现艺术家个体身份的多维性、复杂性?如何让艺术家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使他们在具有几种身份的同时, 呈现出最具当下性、最具归属感的某种或多种身份,并通过这种选择的自由而抵达视觉表现的自由?这种当下性,取决于艺术家对存在于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体验、思考与选择。 我们不妨试图去想象“盒子”外的一个开放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一切在流动中衍变,个体经验与视觉语言保持相对独立,但又因具备了“非排他性”而产生一种共性与包容。也许,唯有如此,艺术家才有可能帮助去除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因身份差异而带来的暴力,艺术才有可能成为全球公民社会中富有建设性的和平表达方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12名中外艺术家作品,包括架上绘画、现代纸本、现代工笔、观念摄影、多媒体影像。参展艺术家来自南京、北京、上海等地, 并有两位加拿大西人摄影家加盟,展出其作品。
这些艺术家身份多样复杂。作为社会中的人,他们的公民身份、居住地、籍贯、性别、阶级、语言、政治立场、职业等使他们归属于各种不同的群体。除此以外,作为艺术家,他们的身份属性又横向地取决于各类有关艺术的范畴,比如移民艺术(东方/西方)、地域特性(南方/北方)、创作媒材(传统/当代)、家族影响(传承/突破)、谋生方式(商业艺术/个体创作行为)等等。同时,艺术家对时空的个体经验、心理结构、审美趣味和性取向等等,也使其艺术身份具备了纵深扩展的可能。
在具有多重身份的同时,这些艺术家也都有各自成熟、坚定的艺术语汇。他们的表现风格趋于个人化:无意介入既有的艺术群体,刻意回避直接反映当下人文、政治景观的视觉元素; 更多关注的是与个人存在经验有关的东西——关于时间、空间,关于记忆,关于瞬间掠过的微妙光影…… 他们的作品表面上似无关联,但仔细看来,都具有一种不温不火的内敛与刻意注入的距离感;在内敛与距离背后,艺术家身份、体验的多维性与其在选择上的自觉与坚持,交织成两种相互协调均衡的动力 —— 这种动力赋予他们创作的能量,使他们能游离于“盒子”外的空间,最终通过个体艺术的不同形态来体现艺术家作为人的人性之大同。
通过多种视觉媒体的并列展示、通过不同身份、地域、背景及传统的交织兼容,本次展览力图去“单一性”、去“排他性”,从而打开束缚个体的“盒子”去寻求艺术与个人在一个非暴力空间平等叙述的可能性。 我们也希望以南京为一个启动的平台,通过这次展览来带动一系列以“和谐相容、平等共处”为宗旨的艺术展览交流活动,从而再一次验证南京作为千年古都、文化名城所具备的包容兼并的胸怀。
- 2011-04-30 ~ 2011-05-30出窍记·缪晓春个展
- 2011-04-29 ~ 2011-05-20静中人Figures of Silence —Michel Madore
- 2011-04-30 ~ 2011-05-14黑白
- 2011-05-28 ~ 2011-07-28四重奏——孟昌明水墨荷花作品展
- 2011-05-28 ~ 2011-06-24“远与近”意大利当代著名艺术家作品展
- 2011-05-28 ~ 2011-07-02底下有石头:杨心广个展
- 2011-05-21 ~ 2011-06-20湖滨诗境──Celest生态摄影展(续展)
- 2011-05-21 ~ 2011-06-05缓行——十二位八零后艺术家
- 2011-04-28 ~ 2011-06-05观天悟道——张国龙艺术巡展
- 2011-05-28 ~ 2011-07-10诺特·维塔尔:激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