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1-06-05 ~ 2011-06-16
展览地点:LOH画廊
参展艺术家:于新
展览介绍:
内观之视——于新的油画艺术
“一人·一江秋”,是一种正在思考的状态。千载而下,遥接古人,孙逖说: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李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王士桢说: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于新独取诗中的怡然悠然,而逍遥中却又深藏几许萧瑟、孤寂,深契他笔下的人物,哀婉凄恻、懵懂怅然。于新将“一人·一江秋”作为展题,希望表达的是以人物的情绪展现与审视当今时代的所有困惑、所思所想、所认所为。或许这“一江秋”,可以理解为一江秋水,也可以解释为整体大环境。秋有寒意,秋亦有迷茫之态。希望用优雅抒情的文学性或音乐性的绘画语言阐释自己对一些事态的理解与感悟,也希望这种孤独感与危机感会让我们在不停地思索中转化成一种新的希望元素。如同莫兰迪的艺术,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的状态,就像中国的盘古和印度的克里希那大神的形象都是将双眼表现为日月。宋人尚“理”、元人求“逸”、明清“复古”,东方西方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解。莫兰迪一生孤寂、平凡,厮守着生活中的坛坛罐罐,用静物演绎艺术的真谛。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隐秘的气息而已。”然而这一点静谧的气息影响了于新,化作精神的基调弥漫在他的作品中。
莫迪格利阿尼也曾经说,他笔下的人物,看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很多人物作品不画眼睛,莫迪格利阿尼画的是一种内向的自我凝视。二十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化研究理论,强调凝视中的交流,如注视、窥视、对视,认为视线的交流,揭示了人的社会环境和生存关系。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于新刻意刻画人物眼神,意在表现当下社会的拥挤与嘈杂造就的人与人的出乎寻常的抵触与冷漠,孤独与茫然造就了现代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危机感。画作中人物与观者是对视,甚至是逼视,面对这样的眼神,仿佛内子咄咄责问近来工资的去处时左右支绌、穷于应付直至黔驴技穷、束手就擒。
《论语》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以此观照于新的人物,可谓暗合。兴,激发画面人物情感;观,洞察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并融入笔端;群,人物的现实感使得观者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身周围的女性状态,三省吾身;怨,怨而不怒,通过画面人物抒发情绪,关注社会。
我与于新相识廿载,见证了他在创作上的发展历程。早年临摹古典油画就表现出精准的再现能力,之后严谨的造型、凝重而又灵动的风格,直至将人物肖像逐渐拉近焦距,定格于人物面部的创作主题,转换得自在轻松,可谓“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加之他在装饰设计上的积淀,形成了对画面色彩的微妙控制,对画面内容的深度经营。
于新喜欢享受生活,诙谐任诞,交游广泛。虽然从事西画创作,却又雅好道家哲学。大哲海德格尔书房也挂有《道德经》句的条幅:“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诚如斯言,在于新的艺术道路上,还要经历无数的变化与起落,年近不惑依旧孑然一身,效法林逋梅妻鹤子,画中人就是他的意中人,作品就是他的子嗣。
遥祝展览成功,待凯旋归来,痛饮杯中物。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张耀辉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于坚白楼
- 2011-05-28 ~ 2011-06-13记·忆:当代油画人物联展
- 2011-05-28 ~ 2011-06-24“远与近”意大利当代著名艺术家作品展
- 2011-05-29 ~ 2011-07-08宁静是空间:戴乐摄影展
- 2011-06-10 ~ 2011-06-16周京新展览
- 2011-06-05 ~ 2011-06-16一人·一江秋:于新个展
- 2011-06-04 ~ 2011-06-26沉迷:孙彦初个人摄影展
- 2011-06-03 ~ 2011-07-08传承:陈灵刚个展
- 2011-06-03 ~ 2011-06-10Sonja Hinrichsen个展:Three Gorges 3rd Edition
- 2011-06-04 ~ 2011-06-18昔日情怀——戴斌版画作品展
- 2011-06-25 ~ 2011-07-08怀旧与想象——胡永凯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