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绘画是对自己本性的挖掘
绘画是对自己本性的挖掘
作者:    来源:雅昌艺术网    日期:2008-10-27

2008年10月18日,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艺·凯旋空间迎来了青年艺术家李卓个展——“你曾告诉我,那里在哪里?”。为了更多的了解这位艺术家,事后我们对其进行了采访。

李卓的绘画在叙事中带有一种诗意的哲学思考。他是一位出生于1978年的青年画家, “你曾告诉我,那里在哪里?”不仅是在提问,也是在思考,他在思考时间流失后消逝的痕迹,也在思考青春,在思考人生。大幅的绿色和静谧的描绘对象使得画面安静稍带神秘。艺术家对自身的反省和关注与浪漫情感的表达融合,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不禁走入自己内心的深处。

记者:先介绍一下这次展览(你曾告诉我,那里是哪里?)的情况吧。

艺术家李卓(以下简称李):</B>这个展览从准备到计划,将近一年左右。当时是林松先生找到我,说想做这个展览。接着就开始对展览做准备,包括他们那个空间和尺寸和我所表达的东西等等。本来上海有这个展览的计划,但是先答应北京这边了,所以上海的展览就先不做了。

记者:此次展览作品尺寸都比较大,一个是自己需要,另一个是空间需要,还有一个也许是考虑到市场。现在很多人都画大画。你更多地考虑的是哪一方面?

李:是,很多人都画大画,因为画大画挺过瘾。画大画确实有很多人,但是也很累。所谓累,比如你看到我画面的东西,我想要那种很深远的东西,很强烈对比的。大尺寸和小尺寸体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没有考虑市场怎么样,人家说大画不好卖,不过我基本上都是大画,很少有小画。为了这个展览没有办法才画了一些小画。但是不可能一个展览全是大画,我肯定要考虑空间的需要,然后组织一些。但是大画对我来说是很需要做的事情,可能我是风景画多一些。

记者:那么对这些作品的感觉是什么?

李:我要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现在很多是观念上的,形式感的东西,绘画最原始的冲动有很多人都丧失了。绘画是自己个人情感的聚合,生活经历、周遭事物都需要有,特别是你的回忆很重要。尤其是地域性的回忆: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在哪儿出生的,有什么样的经历。我喜欢从这些问题上去考虑我的画面,然后去挖掘一些东西。

像雪也好,松林也好,因为小时候在北方的农村长大的,小时候的雪,现在不可能再有那么厚了。记得那个时候,晚上下雪,早上出来,开门要从窗户跳出去。因为雪太厚了,已经把门挡住了,要把雪铲掉才能出去。这是最简单的一个东西,这是一个“情结”。

这种“情结”和你生活每个阶段的“变化”都是最原始的。比如,“雪”是一个最原始的记忆“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它会和你的“现在”相碰撞,一个是现在的雪不可能那么大,另一方面也不可能再有那种心情去看待那个“雪”。那个原始的东西和我现在的某种情绪结合在一起,只能是我的,因为别人没有经历过。谁都见过雪,但是每个人对雪的态度不一样。

记者:绘画是一方面,谈东西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谈绘画“里边”的故事,这个很重要。有了经历以后,再看东西感觉就不一样。了解人了,对于从属于他的,从他手里出来的绘画才能有所了解,才能使你读画时多一种享受的可能性。有了这种从他人借来的经历,你会在欣赏其他艺术的同时有个事先的储备,这个储备对你是有好处的,因为他使你更为丰富的体验艺术,让你在面对作品的时候享受更多。

李:就是画如其人。比如你看到画,没看到这个人的话,为什么介绍很重要?每个人看完画都不一样,但是人就是这么一个人,经历是那么一个。所以你有什么样的经历,有什么样的故事,作什么样的“画”。

记者:再说一说这次展览的题目吧。为什么叫“你曾告诉我,那里在哪里”?这个名字和展览的一件作品名字相同。

李:主要是感觉这个名字不错。我画画之前,不会给画起什么名字。以前我喜欢写诗,习惯很自我的方式,给作品起名字也是,有很多考虑。比如这个展览叫“你曾告诉我,那里在哪里”。“那里在哪里”,是“那里”在前面,“哪里”是寻找的意思,“那里”是告诉你在哪里。我就说:“那里在哪里?”实际上谁也不会告诉你在哪里的。一个人要找到接近于本质的东西,只有你自己,而自己也未必能找不出来。本质是找不见的,但是人都是要追求本质的。所以我起这么一个很辩证的题目。

我觉得状态很重要。我看过一本书说“人另一种解读的方式”。摄影师要拍一个杯子,他需要的是这个杯子的图像。制造杯子的人看到同样的杯子,他则会考虑这个杯子是怎么做的,拿什么材质做的,思考体量的专家,还要考虑这个杯子可以放多少东西,我们则会考虑杯子的运用。要是作画,就会考虑这个杯子美不美…,其实它只是一个杯子。人们无意中强加了许多意思和解释在里面。我说这个题目本身,无论说是哲学还是怎么样,其实什么也没有告诉你。我指的不是某种悲观的东西。

记者:所以你的一些东西出来大家才会了解你。能不能说说你的一些故事。

李:我12岁之前在农村长大的。我很珍惜这段时光,原因就是它曾让我亲近过泥土。

我们家离海边很近,就是黄海。甲午海战就是在我们家那儿打的。丹东大东沟,黄海海战的地方,我们家离海边走路也有10多分钟。那时候的旷野、山、树、海,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别人去灌输你别的,家长也不怎么管你,别人也不会和你说,只是你直观的感觉,不是说教式的,是你真正地去体验。夏天我们干什么,冬天干什么,秋天干什么,都是有安排的。夏天到海里游泳,春天在芦苇的草丛里面。秋天摘鸟蛋,上山上摘野果……

17岁念师范学校,后来开始考美院。因为外语的问题,一下子考了三年,最后被调到天津美院。

到了大三又去了法国。在马赛呆了半年多,然后又找朋友申请了法国国立美术学院,那时语言不好,什么都听不懂。我是特别不愿意学语言的那种人,但是也挺好。我总是认为什么都很好,我买了自行车,买了帐篷去旅游了。因为不用花什么钱,走哪儿住哪儿。在国外没有人笑话你,即使拿个帐篷住在街边—一切都很自由。语言不好的话,就画画。像拉肚子什么的,我就画了一个裸体的人,后面插着水龙头,然后有一个坐便池什么的,然后看病换药还不要钱。那个时候就不爱说话了,反正也能看明白。

所谓的学习,还是自己的悟性和自己的感官度,这个很重要。在那里我看了很多美术馆,很多画,确实不错。但是对你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你再怎么画也画不过人家,你永远是人家的学生,从某种技术上来讲。唯一不一样的,你现在掌握了一门手艺也好,工具也好,你练了五年你是干嘛的,就是要练本领的,比如练造型等各种东西。但是美院唯一约束的是你的意识,有很多技术好的但意识很差的。从某种技术上来讲,真是比不过人家,毕竟是人家先做的。所以那个时候自己很难,觉得还是别画画了。

最后看你怎么想,只有你自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个人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你的经历、感受是不一样的。又回到原来的话题了,你怎么样感受,就画什么样的画,这样才能更真实,走得会更长久一些。

你这一辈子都要活着,活着就要有情绪,有感受。把这个感受,按你的脉络加入你的画面里,你的画会越来越丰富。因为我说绘画,对别人可能没有意义,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对人生的一个挖掘,对自己本性的一个挖掘。

记者:就像写东西,有这个发泄渠道的话,人不一样,写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是前提得真,把你真实的感觉写出来。

李:你真实的时候,别人才会对你更真实,你感动的时候,别人才会更感动。

记者:搞艺术就应该这样。

李:艺术有时候和做人一样,就是人对人也是。你真诚了,我可能也真诚了。你虚假了,我也不是傻子。但是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我要是真诚的,你可以不接受我的真诚,但是我对得起我的原则。对待画也是,我画的画你可以不喜欢,但这是我的原则,要这么画。一旦做人没了原则,画画没了原则,那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记者:这个很重要。

李:所谓的责任感,实际上你的责任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对自己要有责任,对你所做的东西要有责任。性格决定一切,你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你要走什么样的路。比如对人的一生也是这样的,你什么性格,决定了你这一生的悲和喜。

所以有很多人说你绘画有什么灵感,我觉得是你个性的东西。个性不是培养的,是要挖掘的。培养有很多外在的影响,但真正的个性是被挖掘出来的。

记者:就是你得认识,然后把潜在的东西挖掘出来。

关键字:李卓,艺·凯旋画廊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