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法宝:挖掘国内青年艺术家,从市场基础做起,推广日韩艺
面对国际艺术市场的下滑,陈绫蕙毫不担心画廊会受到影响,甚至把其当作一个转机,这一切取决于画廊的经营方向——挖掘和推广当代年轻艺术家,从艺术市场的基础开始,着眼于其无限的潜力和未来。并且,画廊也致力于对于当下最热门的日韩艺术推广,给画廊带来不少商业回报。同时发展非营利项目的开发,比如艺术家文献库、国际驻村艺术家交流计划等等,为画廊的创造学术品牌。
艺术财经记者(简称艺财):面对艺术市场的暂时不景气,对于陈绫蕙当代空间有没有什么压力和影响?
陈绫蕙(简称陈):次贷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可能,大家都会认为,经济状况不好会直接影响艺术品的购买力,但我认为,具体要看画廊本身的经营状态,如果画廊的经营方向就是商业性投资性的,那受到的影响会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对于陈绫蕙艺术空间这种年轻艺术家推广型画廊而言,这种影响就微乎其微了。甚至,我更认为这是一个转机,当次贷危机对西方经济乃至西方艺术市场有巨大影响的时候,就更提供给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一个机会,更是一个转机,更多目光会转向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更将会得到凸显。
艺财:艺术家的运作模式是什么?
陈:在台湾我一直致力于现代艺术家的推广,进入大陆后的推广重点便着眼于当代年轻艺术家。对此,心态最重要,首先不能着急,应该尽力去打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排除利益为先的思维模式,当然,盈利是画廊生存下去的基础,但是完全把艺术作为牟取暴利的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其次我们和艺术家有着最合理的代理制度,所谓合理,就是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情人”关系,都要根据艺术家与画廊最佳的状态进行合作,比如我们并不是刻意追求“夫妻”关系,因为一家独大会有时反而会限制艺术家的发展。我很提倡上世纪八十年代欧洲画廊与艺术家相互信任、共同成长的关系。当然陈绫蕙当代空间也努力以此种状态与艺术家进行合作。并且,近期陈绫蕙艺术空间有两个计划,一个是我们正在构建的华人当代艺术家文献库,成为最完备和全面的艺术家信息交流平台。另一个是国际驻村艺术家交流计划,为有潜质的年轻艺术家在空间内部提供画室和住所,为达到创作的最佳状态提供最便利的条件。
艺财:如何看待中国年轻艺术家的现状?如何面对?
陈:我认为他们会更加辛苦,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确立,互联网应用的逐步广泛,年轻艺术家的信息都变得极端透明,彼此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和残酷,每一个年轻艺术家都不敢轻易停下脚步,因为随时都有被其他人超越的可能。同时,年轻艺术家的眼界拓宽,不会拘泥于单纯的架上艺术形式,更多的艺术形式被采用。相反,我们也要注意到,年轻艺术家将会面对更多的诱惑,过分的商业化,肯定会很危险。对于画廊而言,在选择优秀艺术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沟通和引导,尽量为他们排除外界干扰,以学术为前提,为年轻艺术家规划出发展的道路,并且我们会不遗余力的把年轻艺术家推向美术馆,也是我推广艺术家的一个大方向和标准,这表明了在学术上的认可和承认。
艺财:为何把画廊的重心从台湾放到北京?
陈:原因很简单。这由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两个层面共同决定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备受世界瞩目,巨大的艺术品购买潜力已经凸现。其次就是文化因素,在这个层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必定成为亚洲艺术发展的领军人物,相对于西方文化,我对祖国文化有着更深的了解和感受。相对台湾,当代艺术发展瓶颈已经凸显出来,画廊业的发展也相对稳定,不会有太多新的机会。大陆的市场才刚刚开始,有无限的机会和可能,而北京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必定是我的首选。
艺财:为何如此重视日韩艺术家的代理和推广?
陈:首先,相对于欧美艺术市场概念,完整亚洲概念也需要塑造,日韩艺术是亚洲艺术不可或缺的力量。其次,随着藏家的需求,日韩年轻艺术家的迅速崛起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收藏上随之就有了硬性需求。日韩方面我做了3个展览,效果都很不错。除去空间本身的藏家之外,还开拓了许多国外的新藏家,这也算是一个惊喜,更大的惊喜是引来了国外美术馆的直接关注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