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专访
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专访
作者:    来源:时代周报    日期:2009-06-19


威尼斯双年展最受关注的一个展览—阿根廷艺术家托马斯·赛拉赛诺的作品</DIV>

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已于2009年6月7日在水城威尼斯开幕,主题为“制造世界”(Making Worlds)。作为世界当代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展览和艺术盛会,有“双年展之母”称誉的威尼斯双年展,每一届都受到全球艺术界的关注。尤其在当代艺术炙手可热的近些年,它更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泛度。

“艺术品不仅仅是一个物体,也不仅仅是一件商品。作品将展示‘制造中的世界’,它代表世界的视觉,认真地说,它可以被看成是‘制造世界’的一种方式。”总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在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仪式上宣称。

根据他对主题的解读,可以认为“制造世界”是将世界看成一个共享的整体和平台,而制造和修建则围绕着这样的平台上的某种共同体展开。由于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观众在威尼斯可以目睹各种风格迥异的作品,既有美国艺术家米兰达·朱莱“自我怀疑永远不能吞噬她的梦想”之类话语的幽默欢快的雕塑;又有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著名策展人温琴佐·桑福策划的中国画家刘中的传统绘画。在威尼斯的古董级展馆中,不但萦绕着来自艺术家威廉·福塞斯所构建的花园和舞蹈的气氛;还能看到日本著名视觉艺术家村上隆历时5年酝酿出来的新作。

而当下,金融危机给艺术投资和收藏领域带来诸多困扰,也使得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更有探索性和前瞻性,也更有看头。现实语境令许多人怀疑:今年的威尼斯是否还一如往昔,拥有规模庞大的聚会和派对。展览开幕之后,观众不难发现:虽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带来了颇大的影响,但威尼斯双年展依然声势浩大。今年参与的国家和地区有77个,参展艺术家达90多位,均为历届之冠。同时,各种五花八门的艺术创作,更将展区从传统的绿园城堡和军械库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空间,并启用了如15世纪的裘斯提安宫这样新的展示空间。

这是中国第三度以国家馆的形式参展,经过了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中国当代艺术正受到整个世界的关注,威尼斯双年展更一直是世界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扇窗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王广义、徐冰、张晓刚、蔡国强等领衔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便名扬水城。本届双年展,艺术家卢昊和策展人赵力带来了一支由7位男艺术家组成的队伍:方力钧、何晋渭、何森、刘鼎、邱志杰、曾梵志、曾浩。

对于这样的选择,卢昊在展会现场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到:对于艺术家的选择,作品的质量是唯一的标准。不过,这次中国馆在创新之余也有遗憾。批评界普遍认为,尤其是擅长架上绘画的曾梵志和方力钧等一改做派玩起装置,加上新作品的创作时间紧迫,使得中国馆作品的整体力度似乎显得“轻”了一些。

在繁忙的展会期间,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在本届双年展策划的几个主题展也备受好评,包括研究天文星座的阿根廷艺术家托马斯·赛拉赛诺的作品,以及获最佳新人银狮奖的瑞典年轻女艺术家娜塔莉·杜尔伯格的多媒体作品。伯恩鲍姆强调,本届展览更重视“生产的过程”、“关键艺术家与后辈的关系”,以及“对绘画发展与装置的探索”。

更注重未挖掘的新艺术品

时代周报:今年展览组织方在策展上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伯恩鲍姆:我觉得每一届的威尼斯双年展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在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展览里寻找合适的艺术品。纵观威尼斯双年展100多年来的历史,每一届都能找到极好地展现主题的方式,虽然有一部分现在已经不再沿用,也有一些改成了国际博物馆的形式。但总体来说,方法还是很恰当的。上一届双年展,我认为是罗伯特·史托(Robert Storr,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和他的创作团队独具匠心的创作结果,展出非常成功。所以对今年的展览,我认为我们更注重于关注建筑界目前还没有挖掘的新的艺术品,展现它们内在还不为人知的价值。我们的关注重点也转向在这方面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

时代周报:作为一位策展人,你觉得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否影响了展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伯恩鲍姆:众所周知,金融危机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并不仅仅对双年展。但就博物馆范围来说,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起任何冲击都要大。因为从整个博物馆运营来看,收藏家们购买心仪的艺术品是博物馆维持经营的最关键因素,显然,金融危机让收藏家的购买力都下降了。当然,我们得承认,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没那么容易维持良好的国际文化交流,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得立即作出应变,还是要观望一下金融危机的持续状况。没错,金融危机有影响,但也有不少艺术家的作品恰好是反映了当下的经济状况。我自己就购入了不少这样的作品,它们在繁荣的经济状况下是不大可能受到重视的。

时代周报:威尼斯双年展长年以国家为单位划分展馆,你怎么看?是否会考虑做一些改变?

伯恩鲍姆:我认为威尼斯双年展有个使命是,它必须和这个世界产生一些关联,这里不仅仅是指全球化的氛围,还必须包括全球化语境下的各个国家本身,以及它们的公民。当然,在历届的展览里,我们都以国家为单位划分展馆,可能这样的方式看起来有点怪,但这个方式和我们的使命是否受到质疑没有关系。因为国家就包括了个人,国家的参与就代表了全民的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的规模远远大于任何国家展会。我可以断言在双年展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艺术家们一起讨论,这在我看来是最完美的平台了。

比如,若你想在这里讨论上海和卢森堡生活方式的区别,没有问题,我们无任欢迎。但值得深思的是,这样的自由讨论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是不能实现的。为什么呢?一些国家被排斥在各项展览之外,我们只能从它们展出的一些零星碎片中,看到艺术家们的作品。双年展当然非常注重选择参展国家的代表作品,但我认为威尼斯双年展充当了国际世界和国内环境沟通的桥梁,是最值得期待的。

关键字:威尼斯双年展,丹尼尔&#8226;伯恩鲍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