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璜生,这个几乎可与广东美术馆划等号的人,在与广东美术馆共同成长了12年之后,于近日就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并执教于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
广东美术馆于1997年建馆,继林抗生之后,王璜生于2000年接任馆长,在短短12年间,广东美术馆发展成为中国三大美术馆之一,在他的努力下,广东美术馆成功树立广州三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等学术品牌,并成为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阵地。
而就在此时,他却选择了毅然离开,对此,王璜生表示,“我希望能够摆脱在广东美术馆12年以来形成的工作惯性”,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上,可以看到,王璜生信心十足。
近日,在新的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办公室,王璜生接受本网记者专访,并阐述了他对于新美术馆未来的工作展望。
记者:从广东美术馆这样一个省级美术馆,来到中央美院美术馆,这两者之间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您怎么看待这两个角色之间的转换?
王璜生:从广东美术馆没开馆之前,我就过去了,我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做整个馆的建设工作,这里面有我非常多记忆和心血,12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在收藏体系、资料室、图书馆等的建设方面,还有像广州三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等几个重要的学术品牌,在国内、国际上也都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很多人觉得我离开这里非常可惜,但我一直在想,我在广东美术馆工作的时间太长了,从1996年到现在,13年了,有一些东西,工作惯性太强了,包括对自己的工作,对别人的要求,我想摆脱这种惯性。
我一直非常向往中央美院,这里有非常浓烈的学术氛围,在这里会有更多文化思想的碰撞,我觉得是时候换一个角色,离开过于熟悉的工作环境了,需要到一个新的地方感受新的东西,接受新的挑战。
中央美院美术馆作为美院下辖的一个学院美术馆,虽然在很多方面可能会受到学院方面一些因素的制约,但另一方面,学院的背景也是它最大的优势,在国际上也有很多成功的学院美术馆、博物馆的运营经验可以借鉴。对于学院我有一种情结,在这个美术馆里其实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目前国内的学院美术馆做得好的还比较少,我希望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个资源,跟学院内外的专家合作,真正发挥学院美术馆的特产和优势。
记者:作为学院美术馆首先要配合学院的教学思路和规划,并与之协调,这是区别于公立美术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您如何看待学院美术馆的定位?
王璜生:在全国的艺术院校中,中央美院在油画、国画等传统学科,以及设计、建筑等的新兴学科方面都处于领先的位置,有非常雄厚的学术传统,如何将美院在学术方面的影响力跟美术馆的活动策划结合起来,并将这种学术影响进行行之有效的推广,在这个方面,我已经与潘公恺院长、徐冰副院长进行了讨论,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接下来会有一些动作。
理论研究也是中央美院的传统强项,包括传统的史论研究以及艺术管理、策展等新专业,这些专业其实都可以跟美术馆的运作结合起来进行相关研究、策展的实习等工作。同时,在史论研究方面,美院也有很强的研究对象群,包括徐悲鸿,以及很多近现代艺术史上的大艺术家,都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同时,青年学生作为美院的教学对象,呈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面貌是美术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从美术馆的角度跟他们进行互动,这也是在接下来的美术馆工作的重点之一。
另外,如何结合美院的学术背景,策划跨学科、跨领域的专题活动,而不是限于谈论当代或古代,这也是我想着重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记者:据悉,美术馆的硬件配置是非常高的,可以接待非常高规格的展览,这也意味着美术馆的日常运营维护成本非常高,请问美术馆如何应对巨额运营成本支出?以及如何协调学术展览与商业活动的平衡关系?
王璜生:美术馆的硬件条件非常好,有非常巨大的电梯,楼层的承重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可以展出非常大的雕塑。相应地运营成本会比较高,首先,包括政府以及学院都越来越重视美术馆的建设,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在资金的方面,首先我们希望能够争取国家的支持,同时,我们也会各种渠道争取基金会等的赞助,以及通过一些举办一些商业活动来争取资金支持,在这个方面,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在学术和商业的平衡方面,包括在广东美术馆的运营上,我一直坚持各自独立,学术一定要坚持学术的独立性,同时,只有保证学术的独立性和品质,才有更多的机会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
记者:在以外的展览和学院活动中,美院在扩大社会影响及对外宣传方面做的比较少,请问在未来的工作中,美术馆会考虑加强这个方面的工作吗?
王璜生:进行社会推广是美术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方式,作为学院美术馆,我们也在探讨,如何更多地开放,一方面为学院服务,一方面社会服务。
在美术馆的运营中,我更注重每一项细节工作的完成,现在的整个社会环境下,大家都热衷于“做大事”,也有很多“大事”需要做,但是,大事要做,小事也要做,我是希望能够认认真真做事,做到守土有质,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小事都做好了,它就成了“大事”。
记者:在引领当代艺术的发展方面,您认为美术馆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璜生:美术馆的职责不完全在当代艺术方面,当代艺术只是它的一个部分。作为美术馆来讲,它的最重要的职责是参与建构学术历史或文化史,包括挖掘历史以及推动艺术发展。
作为美术馆,一个很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历史,比如说收藏体系的建立,如何建立完整的收藏体系,包括库房机制、档案机制、修复机制,要真正将历史文化的遗存物好好地保存下来。
大家都认为广东美术馆在推动当代艺术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个方面可能更会被大家看到,其实我在广东美术馆在学术方面一直抓两头:一方面是当代艺术的推动和参与,另一方面是历史的挖掘和保护,包括对20世纪以来很多资料的收集和一些珍贵版本的图书的收集等。
当代艺术是显学,在这里边可以挑战政治、体制和艺术史的规则等,比较容易被关注。但是,对于艺术史或文化史的发展,还有很多需要关注和挖掘的东西,包括很多已经被历史遗忘和遮蔽的东西,保护好真正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这方面的工作很容易被忽视,作为美术馆来讲,它的责任是多方面的。
记者:与很多国外的大美术馆相比,国内的美术馆在管理和运营方面有很多不规范和欠缺的地方,对此您怎么看?
王璜生: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现在国内有很多美术馆在轰轰烈烈地建设,在硬件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软件方面的问题还比较多,包括人才、制度、规范化的操作等问题,广东美术馆从建馆以来就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真正规范的美术馆,包括在部门设置、功能要求等方面,在这个方面我一直很重视。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标准的建立,包括包括学术应该是怎么做;布置展览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灯光等等问题,包括请柬和展览前言应该怎么弄,我们都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标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地建立一种规范、标准,同时进行人才的培养,国内的美术馆缺失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如何培养人才等等,主要还是意识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