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超写实”,原本就是一种符号
“超写实”,原本就是一种符号
作者: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日期:2009-12-01

范明正《非典中的女孩》布面油画 80×50cm 2003年

记者:《非典中的女孩》是一幅很小的作品,但为什么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譬如,在巨幅作品林立的第十届全国美展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最近还常听到朋友们说起这幅作品。

范明正:关于这张画有些小故事。我当时在清华美院读研究生,一个周末,十届美展复评送原作当天就要截止,但这张画因为参加学校去东京的交流展刚刚运回放在库房,周末不上班,没有办法拿出来,我打算放弃了。没想到当时的系主任杜大恺先生在办公室,他当时打电话给一个副院长,并写了信让我去找他,然后把管仓库的工作人员从很远的家里叫来给我取出了画。现在想起来还感慨万千,杜先生对学生的关爱让我终生铭记。后来到北京画院送画,又碰到一个老先生,他看到我拿着这张画,就说“这是你画的吗?初评时这张画我们印象很深”。事后知道原来他是油画界很有名望的前辈,也是展览的评委。展览期间,我还接到过并不认识的同行的电话,表示喜欢这张画。这种认同,对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来讲是很大的激励啊,也是因为这张画我还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想这个作品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我用一个独特的方式去表现了当时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神经的事件。这张作品通过镜像,用一个反常的肖像构图,表现了一种捉摸不清的复杂情绪。我早期作品迷恋氛围和情绪,常常将多重的图像技术复合在一起,在重重叠叠的视觉转换过程中寻找自己的艺术创作问题。

范明正 《咔嚓》布面油画 150×220cm 2006年

记者:你的《咔嚓咔嚓》系列作品表述了图像时代的某些视觉文化特征问题,请深入阐析一下吧。

人们毫不吝啬、随心所欲地用胶片时代不能想象的轻率按下快门,同时也缩短了人们对景物的凝视时间,接踵而来的是思考时间的缩短和思维的浅层化。最终机器取代了眼睛,快门代替了感知,冷漠战胜了温情。这就是过度工业化的产物,是人被机器俘获的结果,这个时代的高速运转是机器的节奏,不是人类的生理节奏,人类厌倦了,焦虑了,精神的空间狭小了。

记者:如果说《非典女孩》的创作时期,您还处于灵感捕捉期,那么现在的“童话”系列是否进入更为自觉的观念梳理时期?这是不是你思想和观念趋于成熟的一个体现呢?

范明正:我早期的创作,大多是对灵感瞬间捕捉,缺少自觉的系统表述。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深,我拓展了思想与知识的视野,作品也从传统的人文情怀及艺术本体趣味的过分强化转向对中国当代社会及文化问题自觉、系统的延续性关注。“童话”系列表现的是三十岁上下的都市男女。这一代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得到的是来自家庭的过分关注和独生子女特有的孤独。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过度市场化和贫富分化中,他们忍受着巨大的物质压力和心理失衡。他们迷茫、不安,面临着传统道德体系瓦解后的情感信任危机。安全感的极度缺失,使他们寄情于玩偶和过家家式的白日梦,在自我营造的个人世界中得到短暂的抚慰。所以在这个系列作品中,我使用了一些玩偶、面具,用隐喻的方式解读他们难以自解的内心纠结和失落。我试图在都市独生青年男女和中国社会转型期之间找一个交汇点,探寻特定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状况和这段历史的真实。

记者:去年开始,你尝试了综合材料以及摄影的作品,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认为你之前的作品各方面已经成熟,市场也不错,不太理解这时去尝试新东西,你自己怎么看?

范明正:我不是一个视野狭窄的人,想法很多,有多方面的表达愿望。长时间把自己关在画室里画超写实,和外面接触很少,太过封闭。而且如果一直画,会“画死”。而综合材料中偶然的东西非常多,使我跟着偶然走,很有意思。此外,我做摄影,需要摄影师、模特、道具,好像拍一个小的影视剧,这个过程特别有参与感,是我和外界接触的很好的机会。

而作为著名艺术家石冲先生的得意门生,他说,师父对他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范明正也在有意识地避开老师作品中强烈的个人符号。不过,在不断的探索后,他突然发现,最强的个人符号,其实就是艺术家的个人精神。而超写实,亦原本就是一种符号。

上一页  1 2 
关键字:超写实,写实,绘画,符号,范明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