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中正在展示“意识形状”,一套时长40分钟、200多个动作的“心灵健身操”
艺术家徐震主持的“没顶公司”,一直以来以产品化的艺术品创作成为艺术界议论的话题。近日,他与陈冠希的合作,更成为艺术界的关注焦点。似乎徐震一直走在当代艺术界的边缘,而且与时尚、流行有着扯不清的关系。对此,徐震表示,与陈冠希的合作只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并不是刻意炒作。
记者:在以个人创作为主要形式的中国当代艺术界,从名称上看“没顶公司”显得极为特殊,“没顶公司”是怎样的艺术机构?
徐震:我认为,“没顶公司”目前是还无法归纳的一个以公司为模式的创作机构。它关注已有艺术系统的内部结构,而不仅仅停留在使用经验和个体生存经验上,公司的尝试扩大了原有个体的工作范围,形成了另一种工作方向。可能针对“没顶公司”的理解,大都是从身份、商业、生产等几个方面展开,但“没顶公司”的重点是针对问题研究的不可封闭性,对理解方式的不限制性进行工作,并强调一种能产生事实的态度和方法。关键词是“产生”而非“生产”。
记者:艺术界中,在提到“没顶公司”时,总会提到您,很多公众对于“没顶公司”与您之间存在很多疑惑,“没顶公司”与您是怎样的关系?
徐震:“没顶公司”MadeIn是我在2009年创立于上海的文化公司。公司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式文化有限公司。可以说我是“没顶公司”的老板。
记者:据了解,“没顶公司”中设有实验室、研究部、项目部、技术部,这种看似公司化部门设置的想法,对艺术创新起到哪些推动作用?
徐震:这些部门之间的关系极其混乱和交替,同时各部门间非常机动化。
记者:据了解,迄今为止,“没顶公司”出产了布艺拼贴、装置、绘画、照片以及玩具等,但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绘画和装置可能更符合他们对艺术的定义,您认为其他艺术形式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景是怎样的?
徐震:2009年成立至今,“没顶公司”做了很多不同的项目与系列作品。例如关注文化偏见和全球化相关问题的中东主题作品(《看见自己的眼睛》2009年);灵感来源于政治漫画的拼贴和装置(《蔓延》系列,2009-2010年)以及探究媒体权威和影响的一系列作品摄影和录像作品(《真像》系列,2010年)等。在这些作品推出后,我们也十分关注公司前景的问题,但我们也与当代艺术的性质一样,是有不可预测性的。
记者:您曾经提到,“没顶公司”将营利和非营利两者均视为利益点。您如何做到权衡营利与非营利之间的关系?同时,非营利的利益点以怎样的形式实现?
徐震:我们在努力做到平衡,而且在平衡的同时使得公司各个项目的边际效益与影响力发生不断更新的最大。
记者:近期开幕的“意识形状”展览,更像是一件行为艺术作品。这套健身操的创作初衷和理念是什么?
徐震:意识形状探讨的是“意义”的意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信奉当代文化需要实践。
记者:目前,“没顶公司”的规模是怎样的?有多少位艺术家参与创意?
徐震:目前,整个公司有20-30个工作人员,参与创造性工作的有十几位。
同时,针对不同的项目,会有不定数量的艺术家参与其中,一切都根据效率来灵活机动。
记者:近日举办的CIGE艺博会上,最受关注的作品就属“没顶公司”与陈冠希合作的“光天化日”。这次合作是怎样形成的?
徐震:是我们邀请陈冠希参与这个艺术项目的,我认为当代艺术与街头文化有结合的机会。
记者:在“光天化日”推出后,很多人曾提出艺术与时尚界的跨界合作是一种艺术的反传统,您如何看待?
徐震:这是我们今年启动的一个重要项目,也希望逐渐能深度并且广泛地延续发展下去。
记者:对于“没顶公司”与陈冠希的合作是一种互相炒作的质疑,您如何看待?
徐震:不用质疑,炒作也是创作材料。今天的艺术应该把创作者、环境、背景等各种因素一起考虑到创作中。
记者:今后,“没顶公司”是否还会与时尚人士进行合作?
徐震:会的,我们希望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扩展公司的创作团队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