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鼎的商店”建立于2008年夏天,是一个以网上经营为主并寄居在不同语境中的概念艺术商店,也是一个发展中的,由多个系列组成的商店。到目前为止,“刘鼎的商店”已经发展了三个平行进行的产品系列:“带回家实现你心目中的无价”、“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和“对谈”。
在“刘鼎的商店”这个平台上所展开的实践和讨论目的在于识别生活中各种形式和系统的价值形成和生成,将之付诸实践,并检验和讨论价值背后的政治。
推介词/左靖
“刘鼎的商店”是一个迄今已延续了两年的发展中的艺术项目,目前由“带回家实现你心目中的无价”、“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和“对谈”三部分组成。概括起来,我以为它们触及了几个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至关重要的艺术理论问题,即,一,关于艺术的界定,二,关于什么是艺术品,以及,三,由上述两个问题带来的相关艺术体制的对话实践。我关心的并非是上述老问题在当今社会和历史语境中的复兴,而是中国艺术家如何用自己的实践再一次提出问题,触犯边界,以及建立起卓有成效的讨论。这个艺术项目与其他艺术家(如颜磊)的对相似问题的思考一起,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体制理论建构的实践样本。
“带回家实现你心目中的无价”和“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这两个部分,就其本质而言,它们所触及的问题是一致的,尽管后者带来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讨论,比如物品、艺术品及其互为语境的关系在“销售”平台上的呈现。事实上,在我们所目及的艺术系统中,普遍并始终存在着发布者(艺术家)、接受者(买家)、评价者(艺术市场、美术馆、批评家和媒体)三者的共谋关系。在制造一些世俗神话的过程当中,这三者缺一不可。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在中国传统书画的市场神话中,甚至于在围绕澳大利亚土著绘画所构建的叙事系统中都能发现相似的同构关系。也就是说,在我看来,ArthurDanto和GeorgeDickie建立的“艺术界”(TheArtworld)、“艺术圈”(artcircle),以及后发的那些修修补补的理论既追赶到了现实,也可以用以解释过往的现象。同时,重要的是,我认为这些理论也是所有共谋关系的组成部分。
令我感到困惑的是“对谈”部分。它所声称的“双方不需要作出任何妥协”,在我看来是过于理想化了。不错,我们可以消灭一些,但不可能是全部的预设。在我看来,“对谈”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的提出以及实践方式,有着想把谈话多方从表演性和教育性的魔咒中解救出来的强烈愿望。由于跟上述两部分的讨论相关,从设定的问题所涉及的范围看,这种“自主的文化生产”显示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倾向;并被意外地引入了“情感”的因素。同时,这里的“对谈”也是对矫揉造作的“艺术氛围”的一次个性化的抗议。更为关键的,它是建立自我组织系统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为什么不公布谈话细节而只是提纲挈领?如何去理解这一部分对形式的过度追求?难道仅仅是为了“服从”艺术商品的市场逻辑?还是观念艺术中的障眼法?
也许,现在是改写维特根斯坦那句“不要想,看!”的时候了:不要看,想!
“带回家实现你心目中的无价”
“带回家实现你心目中的无价”是刘鼎商店的第一个产品系列。这个系列延续了艺术家之前在他的作品“产品”(2005)中对于流水线生产艺术商品的研究和兴趣,进一步地讨论艺术品的价值是如何不依赖于其具体的生产方式,而是借助于艺术家与观众和潜在的消费者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和信任而产生的。
在这个计划中,艺术家用艺术的形式创造了一种传播他自己的途径。在用低价销售自己签名的无限量绘画的过程中,利用艺术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把购买他的作品的观众变成自己的同谋,越多的人拥有该艺术家签名的绘画,艺术家的名气就会越大,购买者手中所拥有的该艺术家的绘画就可能有更多的潜在的升值空间。艺术家在使更多人拥有具有他签名的无限量绘画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神话自己的过程。艺术家所销售的表面上是一幅批量生产出来的装饰画,但本质上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或是一个怎样的物品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在这笔交易中,真正被易手的是一个更无形的东西——一个艺术家在未来成为传奇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可以预见但又不可确定的未来的目标。在这个由艺术家设定的目标里,买者和卖者成为利益的共同体。而出自大芬村的来样定制的批量生产的绘画在这里不过是这种利益的一个标志而已,也是艺术家自我的一个公共化的符号和载体。观众买回这幅画,尽管这幅画不是出自于艺术家之手,但一旦具有艺术家的签名,就像买回艺术家的一幅肖像一样,期待着有一天,当艺术家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神话时,观众可以骄傲地说我也拥有这个艺术家的一幅“肖像”。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的形式感只不过是该商品的一个附加值罢了。
“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
“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是刘鼎的商店的第二个产品系列。这个持续进行的艺术计划将各种价值观联合起来,提出一种关于自由艺术社会模式的提案。这个艺术理想所针对的社会现实是建立在技术之上的、重视因果关系的世界对每个人提出的种种强迫性要求而试图寻找一种突破和自由。
这种社会现实在艺术世界中体现为一种对艺术品要更加象艺术品和艺术作为一种定制生产方式的无限追求,以及艺术世界中无处不在和时刻被巩固和强化的等级制度及优越感。“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将艺术品、工艺品、设计品,和产品交错混杂地陈列在店中,并以一种无差别的态度进行销售,忽略物品之间的等级、类别和属性的差异,忽略概念和经验中的艺术品和非艺术品、成品和非成品(它在特定的阶段也是成品)、设计品和生活用品、区域性的特殊产品和全球化中具有普遍性的产品(如电子仪器)、独一无二的商品和无限量的商品等之间的界限,在混杂的多元性中取得一种新的秩序的可能性。通过设计六个不传达级别感、脱离一般意义的理由的、无功能性的、无明确目的的主题和规则(分别为“完美的圆”“经验的容器”“金”“瞬间的意志”“一本艺术史书的重量”和“变化的知觉”)将这些作品和物品组织起来。
它们在一种貌似一致的规则中突破原有界定它们的框架而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秩序,这个新的秩序没有明确的时代、区域、国籍、文化特殊性或经济秩序的标志,也没有价格上的差异。每个物品的单价是根据每个主题商店的总价平均除于物品的数量所得出的。在这里,普通的物品与艺术品通过存在于艺术家所建立的语境中取得了价值上的平等。这种价值体现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物品依赖于语境而获得新的价值,语境也依赖于物品的存在而形成意义和价值。这种对艺术新秩序的乌托邦式的设想也来自于对艺术系统以及更宽泛意义的价值系统的思考和研究:语境确立价值而我们既是构成语境的一部分,也依靠语境而获得价值。语境中的每个元素又都互为语境。
“对谈”
刘鼎的“对谈”是一个进行中的计划,他邀请来自艺术界的实践者进行非公开的对谈。刘鼎的“对谈”经常发生在被邀请参加的展览或活动或者是与其思考相关的情境或事件中,邀请相关的实践者,包括展览的组织者、艺术家、批评家或画廊和空间的负责人,与其进行对谈。这些对谈总是在展览的空间的和观念的语境中进行,包括展厅或者是相关事件发生的场所,从展览或事件的本身谈起并有机地展开讨论的外延。这些对谈的参与者总是局限于艺术家本人和艺术家邀请进行对谈的实践者,以及受艺术家邀请的对谈协调者。“对谈”的协调者,通常由批评家和策展人卢迎华担任,在对谈的开始宣布对谈发生的具体时间、日期、地点和对谈的参与者,说明“对谈”的概念,以及对谈的基本形式和规则,然后向对谈双方提出问题,使对谈开始。
这些对谈是在没有观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消除了任何带有表演性或教育性的言说的必要,为对谈的双方创造了一个坦诚和深入讨论的平台和基础,不需要作出任何妥协。这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产的形式,思想和情感的自由交换。它不是刘鼎向对谈者的采访。它不是一种辩论。它也不是为了达到任何意见的统一或目标而进行的协议。它是一次在一起的机会,并且具备了非常明确的目的:面对面的交流。
这些对谈唯一的记录包括了一张没有人物在场的对话场景的照片,一张有对谈者在场的对话场景的照片,以及在对谈后写下的一段短文,描述每次对话的语境、氛围以及对话内容的题要,并不公布任何更详细的内容和细节。这些对谈的文字、图片和录音记录只有少量版本可通过出售获得,是刘鼎商店的第三个产品系列。
在“丛林”里
艺术家:刘鼎
作品题目:在“丛林”里
时间:2010年3月6号至5月16号之间
地点:站台中国B空间
材料:在“丛林”展览期间(2010年3月6号至5月16号之间)不定期的与该项目的策展人、艺术家和批评家等展开对谈;对谈的录像记录、凳子、书架、站台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油漆
Artist:LiuDing
WorkTitle:In“Jungle”
Time:BetweenMarch6toMay16,2010
Venue:SpaceB,PlatformChina
Materials:ConversationstakingplaceonirregularbasisduringtheexhibitionbetweenMarch6toMay16,2010,initiatedbytheartistwithcuratorsoftheexhibition,artists,andartcritics;conversationsrecordedonDVD,stools,bookshelves,thepubliclibraryofPlatformChina,paint
第一次对谈
时间:2010年3月13日下午4点至6点
地点:站台中国B空间
参与者:刘鼎(艺术家)、陈海涛(站台中国负责人,丛林展览发起人)、孙宁(站台中国负责人)、荷心(站台中国国际项目经理)、卢迎华(协调人)、碧月(策划人,旁听)
这是刘鼎与“丛林“展组织者之间的一次对谈。这个对谈是刘鼎参加该展览的作品“在‘丛林’里”的一部分。“在‘丛林’里”是一个系列对谈,是刘鼎分别与展览组织者、部分参展艺术家和其他批评家所展开的讨论。对谈也是刘鼎最新开展的一个创作方向。
这次对谈不是一个采访,不是由艺术家向策展人进行提问;这也不是一场正反方的辩论。这是一场互相激发和深入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个对谈,形成一个对于展览、创作以及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等创作者所共同面临的语境和生态的认识。
第二次对谈
时间:2010年4月4日下午2点至4点
地点:站台中国B空间
参与者:刘鼎(艺术家)、鄢醒(艺术家)、卢迎华(协调人)
这是刘鼎与艺术家鄢醒之间的一次非公开的对谈。这个对谈是刘鼎参加该展览的作品“在‘丛林’里”的一部分。“在‘丛林’里”是一个非公开的系列对谈,是刘鼎分别与展览组织者、部分参展艺术家和其他批评家所展开的讨论。对谈也是刘鼎最新开展的一个创作方向。
这次对谈不是一个采访,不是由一个艺术家向另一个艺术家进行提问;这也不是一场正反方的辩论。这是一场互相激发、碰撞和深入交流的机会,希望借助“丛林”展的契机和平台来讨论我们作为创作者和参与者对于我们自己的工作,我们所共同面临的语境和生态的一些认识。
昨天的第二次对谈让我们对于这个创作方向又有了更深的体会。刘鼎邀请艺术家鄢醒在“丛林”展之中进行对谈。在此之前,我们从未见过面或有过交流,但对这个年轻和独立的艺术家的创作和他所参与组织的“公司”计划有所了解。“独立”不是一种身份,是一种思想的特质。
在对谈之中:
我们交流了对“丛林”展的看法
我们分析了我们彼此对“丛林”展形成我们所有的看法的原因
对于艺术的认识
怎样看待艺术创作与艺术家的关系
艺术家的身份和工作
“非实体性”和“不物化”的创作
政治与现实对于我们创作的影响
对于艺术史的看法和态度
与欧洲美国艺术创作的关系
对于艺术领域中权力和网络暴力的看法
对于艺术领域中道德感缺失的看法
对于独立性的看法
自己创作的相关性
乐趣的来源
艺术家:刘鼎
作品题目:在“IA3-2”里
时间:2010年4月17号至6月13号之间
材料:在“IA3-2”展览期间(2010年4月17号至6月13号之间),艺术家与项目的组织者进行一次不公开的对谈,围绕展览发起的动机、必要性和结果,组织者作为发起人和参与者的期待与体会、我们作为创作者所共同面临的语境和挑战等问题展开对谈;对谈的录音记录、凳子。
Artist:LiuDing
WorkTitle:In“IA3-2”
Time:BetweenApril17andJune13,2010
Materials:Anon-publicconversationbetweenLiuDingandtheorganizersoftheexhibition,takingplaceduringtheexhibitionbetweenApril17andJune13,2010.Thediscussionwilltouchuponissuesconcerningthemotivation,necessityandoutcomeoftheexhibition,theexpectationsandexperienceoftheorganizersasinitiatorsandparticipantsoftheproject,thecommoncontextandchallengesweallfaceaspractitionersofart;Soundrecording,chairs.
第一次对谈
艺术家:刘鼎
作品题目:在“IA3-2”里
时间:2010年5月29日下午4.45点至6.15点
地点:北京IA3-2
参与者:刘鼎(艺术家)、朱加(艺术家、IA3-2空间的主持人和“个人前线”展的组织者)、倪海峰(艺术家、“个人前线”展的组织者)、卢迎华(协调人)
这是刘鼎与“个人前线”展的组织者也是参展艺术家朱加和倪海峰之间的非公开对谈,这个对谈是刘鼎参加“个人前线”展览的作品“在‘IA3-2’里”的系列对谈之一。寄居于一个具体的语境当中,与艺术行业中的参与者、创作者、和实践者进行非公开的对谈是刘鼎近期的一个创作方向。
这个对谈不是一个艺术家向另一个创作者的发问,它不是一次采访和问答。它也不是一次正反方为了说服对方而进行的争辩或是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协商。它是一种面对面的私密的交流,一次分享,自由思考的激发和碰撞。希望借助这个“在一起”的机会分享和认识我们个人的工作,我们共同面临的语境和生态。
在“个人前线”展览现场中的此次讨论始终被萦绕在朱加和倪海峰的“烟雾”和周围其他空间的装修敲打的杂音之中,但我们仍然试图在一个多小时的谈话当中去辨别和交换了很多与
“自我组织”
“在一起”
“离开”
“空间作为一种组织方式的可能和意义”
“系统与恐怖力量的关系”
“姿态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
相关的认识。
第二次对谈
艺术家:刘鼎
作品题目:在“IA3-2”里
时间:2010年6月6日下午2.30点至4点
地点:北京IA3-2
参与者:刘鼎(艺术家)、陈劭雄(艺术家、“个人前线”展的组织者)、卢迎华(协调人)
这是刘鼎与“个人前线”展的组织者也是参展艺术家陈劭雄之间的非公开对谈,这个对谈是刘鼎参加“个人前线”展览的作品“在‘IA3-2’里”的系列对谈之二。寄居于一个具体的语境当中,与艺术行业中的参与者、创作者、和实践者进行非公开的对谈是刘鼎近期的一个创作方向。
这个对谈不是一个艺术家向另一个创作者的发问,它不是一次采访和问答。它也不是一次正反方为了说服对方而进行的争辩或是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协商。它是一种面对面的私密的交流,一次分享,自由思考的激发和碰撞。希望借助这个“在一起”的机会分享和认识我们个人的工作,我们共同面临的语境和生态。
为了对话的顺利开展,邻近一个塑料花盆底座被临时借用和改造成烟灰缸,上面覆盖了同样是从邻近的不锈钢垃圾桶上方取来的小石子,以防止起火。在陈邵雄燃完了将近半包烟之后,刘鼎和陈邵雄讨论到了:
“个人前线”展组织的缘由和艺术家个人处境在90年代与2000年之后的相似之处与差异
个人价值与现实价值的不可协调性与对峙
我们的工作目标
如何承认自己的工作
如何制造和允许多样性和多种价值取向的并存
如何通过“在一起”和“集体性的行动”不去形成统一的价值,而是认识和包容多种可能性和差异的存在
如何回到艺术的本身来寻找工作的动力和乐趣,而不是为某种具体的功利诉求而工作或创作
空间如何具备物理的识别性之外的思想的识别性
如何看待现有的历史书写方式和意识形态
我们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