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菱与马清运
张英|采访翁菱|图片提供
翁菱,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主持人;2002年始任上海外滩三号沪深画廊总监,并与上海美术馆合办“都市营造——2002上海双年展”,出任展览总监;2008年在北京创办前门23号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翁菱没想到自己会和电视搭上关系,更没想到自己会上镜当主持人。
透过《艺文中国》节目,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翁菱采访了徐冰、崔健、蔡国强、张晓刚等40多位艺术家。这些采访对象里,大部分是她的朋友,也有一些人是她的同学和校友。专业出身背景和多年的艺术职业经验,使得这个节目不同于惯常的电视访谈节目,更像是朋友之间在客厅里的倾心交谈。
在那些完成的节目里,翁菱像是一个向导,带着镜头深入艺术家的工作室或是客厅,打开那些已经完成的艺术品背后封尘的记忆往事。在这些谈话里,翁菱不仅仅是一个提问者,更是一个历史的在场者和见证者。
朋友式的采访和讨论
参与电视是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指我确实没有想到,很容易就跨越了媒体的门槛,从艺术幕后走向前台,从艺术推手变成创作前沿的观察者。去年9月我在伦敦碰到旅游卫视台长王平,她邀请我做一个艺术方面的栏目,12月份出的艺文中国方案,长期合作的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参与项目并投资联合制作,于是,三家迅速签合同,并从国外请回来导演和剪辑师搭建专业团队,2010年2月27日正式开播。都听说过中国速度,大家原来以为做电视是件很慢的事,没想到就这样开始了。“必然”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那么多年来,在中国做前卫艺术的人被媒体误解得挺厉害。当代艺术其实是很严肃的文化,但老被时尚化。我觉得媒体炮制的“文化艺术”很错位,所以这样一个专业节目的出现很必要。别人说不如艺术家自己说,他们更清楚自己艺术创作的轨迹。
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是几十年来中国各个领域急剧变化的精神见证。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已出现了一批运用国际艺术创作语言进行创作、具有国际水准的艺术家,活跃于当代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设计等领域的舞台,但由于缺乏传播渠道,特别是缺乏主流媒体的介入,公众无从对其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完全是随着社会变迁产生的,而我们都是一步步跟着这个变迁过来的。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艺术是改变中国的另一种力量,《艺文中国》一直在突出这个东西。我们希望能直接面对现实,直接参与和对变迁发言。我觉得,最终文化艺术会影响国家,我们也希望去推动这种影响。
翁菱与郑在东
我们访谈时间都很长,大概每次都是两个小时到五、六个小时。艺术家们都谈得很真实,把他们最真实的情况和思想、生活和创作的变化,在节目里呈现出来。我们每期的节目都是这样聊出来的,最后剪辑成45分钟的节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采访了近40个人,艺术、音乐、电影、舞蹈各个领域的最优秀的艺术家都采访到了。通常我们对艺术家的访谈,会包括他的人生、艺术的不同时期,从小怎么学艺术,一步一步怎么成长起来的,所以我这个访谈时间特别长,得静下心来慢慢谈。这些艺术家大多跟我以前有过合作,所以他们在我面前谈得都特别真实。在被突然时尚化,又市场化之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特别需要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而这种讨论其实对我也挺好的,虽然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事情,但当你很认真的和每个人交流一遍,我又得到了很多启发,也培养了很多感情。
采访时,我特别明确地反对娱乐化的特征。我采访的角度是非常善意的,但也不是说不作批评。作为当代艺术,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我们会把所有问题都提到,不像有些媒体,只找新闻点问。《艺文中国》和别的媒体的出发点不一样,一般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像朋友那样讨论式地聊。我觉得参与节目的艺术家几乎都做到了非常敞开地谈。大家一块儿回忆一件事情,思考现在的问题。
比如何训田聊得挺high的,他把那种艺术家创作时的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苛责,包括对环境的反应,都淋漓尽致展现出来。他平时很封闭自己,不大说话,但是这时聊得很畅快,谈得挺到位。如果是媒体,很多艺术家有些话永远不会跟记者说,但是跟朋友可以说,他有什么忧虑,什么问题,我觉得这是我们大家一块经历的。比如刘小东,我说你当时在拍卖市场非常好,拍到几千万的时候,在一个画廊做一展览,把画全部铲掉,我说你这样可能会被当做一个炒作的噱头。我当然不是出于恶意,他一下就急了,说这就是艺术家的范儿!我觉得他还是说得挺真实的。比如林兆华,他能在中国做成七十多部戏,而且什么题材都做,我问他那你自己的意识形态是什么呢?又比如我问曾力,他就承认自己做有些事是在接活,有些事是在做自己的理想。他没有说这个也在做艺术,那个也在做艺术。很多朋友看到节目后,都说曾力太诚恳了。我是一个不看电视的人,我老说我口才不好,也许因为我口才不好,正好让艺术家比较自信吧。他们开玩笑说如果你像于丹,我们可能就说不出来了。当然,我也明白我的访谈很深入,有真实而专业的内容,所谓言之有物。
(全文见《艺术世界》2010年12月刊)
翁菱在刘小东工作室进行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