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艺术与投资》2011第六期
过往期刊
台湾艺术杂志 战国记

编者按:台湾艺术生态的各个环节,包括艺术媒体的发展,都比大陆发展得更早和完善一些,也因此,我们需要时不时将目光投向那里。台湾艺术杂志的发展历程,不仅成为大陆同行业的先声,也代表了台湾和大陆艺术杂志处于同时代环境下面临的抉择、遭遇的痛苦和转生的希望。

1996年震惊台湾艺术文化界的消息是创办25年的《雄狮美术》宣布停刊,《雄狮美术》在文化荒芜的上世纪70年代以纯艺术刊物问世,标志了台湾艺术杂志时代的来临,其所塑立的艺术刊物的功能,包括艺术信息的传播、品味与美学的宣扬、产业的监督与批评,成为台湾艺术刊物的一种典范,当其划下休止符时,也意味着一个办艺术杂志的理想的结束。

现任《大观》及《艺外》杂志社长熊宜敬一直很钦佩《雄狮美术》的发行人李贤文,他还记得李贤文在宣布停刊后接受专访时所说的一番话,“1996年是自《雄狮美术》创刊以来广告业绩最好的一年,可是我无法控制办艺术杂志的理想被市场所操纵,而又无能为力,包括杂志的内文,甚至雄狮美术新人奖。”

熊宜敬当年在《经济日报》主编的“艺术鉴赏版”,为李贤文做了一整版的访问,他深刻感受到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对于艺术市场投资泛滥的痛心。时隔十多年,李贤文毫不后悔当年停办《雄狮美术》,他说:“幸好我当年停掉了,不然现在可能气死掉了。”

对照1996年台湾的艺术市场,如今的投资心态愈演愈烈,“艺术”与“投资”已链接一气,大众媒体也已早趋之若骛,笔者于1990年任《工商时报》“艺术投资版”主编,这也是台湾最早结合“艺术”与“投资”的报纸刊物。

19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艺术市场也欣欣向荣。1987年台湾政治解严,加速自由创作空间,画廊产业顺势发展,成倍数成长,光是台北阿波罗大厦就聚集100多家画廊,可说是画廊的黄金年代。

以艺术投资为编辑方针的《典藏杂志》创刊的1992年,台湾平均GDP达10,274美元,超越南韩1/3强。苏富比国际拍卖公司也于是年进驻台湾,翌年,佳士得拍卖公司也立刻跟进。这是台湾艺术市场最火红的时期,几乎每周都有画展开幕,除苏富比与佳士得之外,台湾本土也有五家拍卖公司崛起,盛况空前。《典藏杂志》甫创刊就一炮而红,不久就可以与《雄狮美术》与《艺术家》鼎足而立,一方面是以其艺术投资为创办杂志的切入点有噱头,抓住了时代的动脉之外,另一方面也是拜经济发展急速起飞,民间游资充斥,投资需要多元管道之赐。

但创刊于1971年3月的《雄狮美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却迥然不同,当年还是大四学生的李贤文抱着一股对推动台湾艺术的理想出发,并以“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大道理去说服父亲,也就是雄狮文具的老董事长李阿目,出钱投资。李贤文个人对艺术强烈的热情,以及对推动艺术发展的使命感,《雄狮美术》能在理想与资金的相辅相成之下,成为台湾艺术杂志的新标竿。随后的艺术刊物,由于创办人的理念以及时代的变迁,其杂志宗旨与编辑方针就出现很大的不同了。

从《雄狮美术》跳槽出来另起炉灶的《艺术家》(创刊于1975年),虽然杂志形式内容承袭《雄狮美术》,但却更活泼而灵活,尤其在业务推广上,完全不排斥广告,1988年美国发行量最大的《Art News》(艺术新闻)老板来台访问时,见到厚厚一本《艺术家》有400多页,广告就超过200多页,吓了一大跳,他说《Art News》从来没有这么多广告,整本杂志也不过200多页。《艺术家》后来更曾经厚达600多页,几乎重达1公斤,有读者笑称可以拿来练举重,也有人认为这根本就是一本广告书,其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爱逛画廊的读者丰富的信息。

无论如何,《艺术家》终究是最会赚钱的艺术杂志,何政广没有任何企业或财团背景,却赤手空拳开创一番事业,历经时代风浪及风起云涌的竞争,至今都还屹立不摇,他的成功秘诀很令人好奇。他透露,关键就是要跟着时代的环境转型,而所谓的转型就是要有见识,能看到未来,甚至可以做为一种投资。以艺术出版为例子,转型的首要条件是要看到读者群在哪里;其次是能预知一种艺术的现象或文化的现象,并掌握机会;最后则是预测艺术欣赏角度的转变,至于这一点,完全要靠经营者去体会。

《艺术家》转型最成功的例子,其一是从专业走向大众化,其二是进军大陆的策略。从八○年代就开始规划的《世界名画家全集》,就是针对一般的读者,随便每一本都有几万本的销售量,当该系列出版到40本时,河北教育出版社来台访问,十分认同《艺术家》出版社的做法,该社长当时对何政广说:“最理想的书不是以专业的角度来出版艺术方面的书。”因而买下整个出版品在大陆发行简体字版权版,如今双方合作已经有十多年了。

何政广当时还请教该社长,为何没有选择欧美出版公司所出版的世界名画家全集,却看中艺术家出版社?那位社长说:“你是用中国人的观点来介绍画家,大陆的读者可以接受。”

这就是台湾出版品,包括艺术刊物,在进军大陆市场时的一个先天上的优势,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尤其在艺术方面,选择作品和欣赏的方式比较相近。

在杂志内容方面,何政广也随时在捕捉时代脉动而做调整,根据《艺术家》编辑部针对出版30年360期的统计发现,最受瞩目、最被广泛讨论的题材,就是“大陆艺术”,其中有10次以大陆艺术的相关主题为专辑,尤其集中刊载在1983年至1989年。这将近10年的时间,也是台湾艺术界在大举前进大陆艺术市场之前的观察时期,这类专辑的产生可说是反映读者对神秘的大陆艺坛的好奇与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1988年12月《艺术家》与中国《美术》杂志交换编辑,而可以取得大量中国大陆资源的关系。

进军大陆其实早已是台湾艺术杂志经营者的共识,创刊于1997年7月的《艺术新闻》从一开始就放眼于大陆,进而实现整合亚洲华人圈的企图心。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时,我就认定中国艺术市场即将崛起,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艺术市场将足以形成一个和欧美抗衡的区块,创办艺术杂志就是要为迎接新的艺术发展趋势做卡位的准备。”《艺术新闻》的创办人刘太乃说。创刊5年后,刘太乃干脆全家移居上海,翌年又开始将台湾艺术家的画册和出版品上网,号称“罐子书屋”,运作顺利之后,就开起实体复合式书店,目前在上海莫干山路及北京798都有据点。

台湾艺术杂志社之中,《艺术新闻》最早关注收藏与市场信息与动向的报导,也是前进大陆最为积极的一家。2005年,因为嗅闻到两岸当代艺术市场启动的气氛,刘太乃将杂志一分为二:《艺术新闻》着重古董文物,《当代艺术新闻》则专攻当代艺术,两者仍以报导艺术产业动态为编辑方针。

刘太乃坦承,虽然该刊物立基于台湾,台湾的广告业务却最弱,现在则更几乎全靠大陆,以及东南亚、日、韩等海外各地。只是大陆至今仍未开放媒体经营权,使台湾杂志的经营规模受很大限制。《典藏杂志》社长简秀枝对此不免感到气馁,她说:“我们老早就做好准备,但是不能在大陆取得发行刊号,就是连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典藏杂志》于2000年将杂志分版为《今艺术》、《古美术》,成为台湾最早专业耕耘古典文物的杂志社,竞争优势超越了老字号的《艺术家》;2002年5月又创办了第一本华人当代艺术杂志《Yishu》,聘请在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中心任理事的郑胜天担任总编辑及四位外籍编辑,编辑部设在温哥华,试图跳脱华人式英文杂志的窠臼中,除介绍台湾、大陆及欧美等海外地区优异的华裔艺术家之外,也介绍国际学术界对华人艺术的最新论述。

《Yishu》的创刊突显了简秀枝的国际视野,但出版战线扩展到海外,经营上自然更加辛苦,简秀枝也觉得撑得很累,但是为了出版版图的大局着想,不能轻言放弃,事实上,《Yishu》创刊5年后,于2008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就显示出简秀枝愈战愈勇的毅力,她甚至希望假以时日更转型为月刊。

2006年,简秀枝再出新招,出版《小典藏Artco Kids》,这是基于美术教育向下扎根的信念,另方面也是基于通过读者群的区分,以达到杂志内容更专业化、精致化的目标。

       《小典藏》将触角伸向幼龄学童,可说是很有远见的经营策略,只是台湾的市场还不够大,而大陆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简秀枝透露,大陆有出版商爱死了《小典藏》,想要合作出版,但她着眼的不只是把繁体字改为简体字版而已,而是希望直接取得经营权,可惜这种可能性在目前却还看不到。

2007年12月,简秀枝又创办《典藏投资》(ART.INVESTMENT),虽然同年10月,《艺术家》出版社已率先创办《艺术收藏+设计》,主推收藏、艺术市场的信息,以符合当时社会各界迫切的需求,基于当代艺术市场热度盛况空前,再基于艺术杂志专业化而必须走向分众化的理念,简秀枝仍趁势推出了《典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