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公共艺术的背后,凝聚了深圳人对这座城市的想象,对她的期待。公共艺术包括了城市雕塑、壁画、公共建筑、公共景观等方面。24日下午,深圳雕塑院院长、深圳公共艺术中心主任孙振华博士做客今年第二期“四方沙龙”,从城市雕塑这个角度出发对公共艺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同市民做互动交流。“四方沙龙”是关山月美术馆、深圳雕塑院、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和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联合举办的系列公益性学术讲座。
城市雕塑与城市可以互相参照
孙振华首先谈到,欣赏雕塑就是阅读城市,阅读城市很重要的就是感受、感知我们这座城市的一些故事。城市雕塑和这个城市是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其实就是互相参照、互相证明,雕塑常常可以把我们这座城市的一些兴趣、爱好、人的趣味等等,通过雕塑表现出来。过去我们说雕塑和城市精神有关系的时候常常说得比较空,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到一个城市的空间内部,深入到一些雕塑的内部,明白它的一些故事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东西在一个城市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是有原因的。”
孙振华谈到了“孺子牛”的故事。他透露,特区成立后要做雕塑,首先想到的是大鹏和莲花,但最终觉得开荒牛很有代表性,我们过去就讲要有老黄牛的精神,继承了传统,而且开荒牛可以表现我们深圳第一批的建设者,也代表了开放初期很多开放的观念,比如说牛可以拔除旧观念等。为什么“开荒牛”变成了“孺子牛”?“特区建立当然要开荒,但‘开荒’开完了以后这个牛怎么办呢?它的先进性怎么体现出来呢?想来想去决定改叫‘孺子牛’,因为‘孺子牛’有一个古代的典故‘俯首甘为孺子牛’,虽然你开荒的使命完成了,还要不断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孺子牛。”
神话题材的雕塑是精神图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初期深圳好像突然出现了一批以神话为题材的雕塑,比如说蛇口的“女娲补天”、华侨城的“山鬼”等,这是怎么回事呢?孙振华认为,这些神话雕塑其实也跟我们这个城市有很密切的关系。“在深圳建设的早期,我们的城市需要有一种精神来把这个城市这样的一种意志、把城市所努力追求的东西体现出来。我发现这些雕塑家不约而同地都找到了一种神话的语言。”孙振华说,从社会学来解读这个现象其实也是很有趣的。在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过去很意识形态化的一些所谓的“英雄”好像提得比较少了,深圳人需要改天换地、征服自然。于是在这样的一种精神鼓励下他们需要一个精神图腾。“这几个神话里面有一种共同的特点,就是体现出一种人的意志、人的力量。这样的雕塑出现都是有特定的时代感,或者是深圳发展历程中间具有特定意义的。”
孙振华说,上个世纪90年代的末期,他觉得深圳人的精神又开始发生了转向,深圳人那种很平民化的精神越来越多地在新时期的雕塑作品中得到了显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深圳人的一天》。“当时深圳市政府要改造一些城市空间,我们想做一个尝试,体现一种所谓公共艺术的精神,就是为平民和普通老百姓做一些雕像。找到18个最典型的深圳人,把他们翻成铜像做在公园里面。”很多年过去了,这些人物过去、现在和将来仍然会给我们留下很多城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