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作品《山坡上的柳树》(Willows on a Hillside意译)
又一位大师仙去了:91岁高龄的吴冠中于6月25日夜里在北京逝世。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吴冠中的名字与诸多话题紧密联系。称之为大师,不仅是出于他那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留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丰富创作个案与拍卖中的傲人价格,也出于他曾以犀利的言论著述为当代中国艺术现状提出了尖锐批评,以一位毕生实践的艺术家身份针砭时弊。
生于1919年的吴冠中成长于“后五四”时代,18岁学艺,后就读国立杭州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解放前以公费留学身份前往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在欧洲广泛涉猎西方绘画传统,他也曾形容自己的艺术实践是“寄养于东西两家”。在作为“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开拓者的林风眠(1900-1991)先行拓展了中国现代绘画视野、辟出一条水墨革命之路的情况下,学成后毅然归国的吴冠中以油画家身份开始了他曲折的艺术探索,一心为国内尚属贫瘠的油画创作贡献力量。无常造就的必然驱使他在50年代意识形态风中由人物转攻风景,文革中甚至曾被剥夺了作画权利,又在70年代的物资匮乏中转向水墨绘画,反倒是就此打通了新的创作方向,水墨与油画双管齐下,他以水墨写意的流畅来碰撞西方绘画的严谨结构,将林风眠的反叛探索推进了一步。他的作品逐渐显现出一种深刻变革的勇气与创新,也遭到了不少垢病,尽管在创作实践中他对此不予理会,却也常有毁画这样的完美主义之举,只因“不满意的画绝不能流传出去”。
197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吴冠中画展,在那个社会苏醒的年代里,许多人对中国现代绘画革新的认识便来自这位年已花甲的老人。80年代里他的水墨创作更加重视表现山水风景的韵律结构,他对景物的处理与传统模式大不相同,通过黑白灰彩表现点线节奏的激情,根植于现实却具有某种抽象的魅力,他也在1980年的《美术》杂志上撰文谈论抽象美,言及“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在一些饱含乡土情结的小帧写意中尤其可见他所追寻的这种来自主观感受的抽象形式美,一种越过传统框架来探寻中国文化精神的努力。
吴冠中一生在理论上的探索与绘画实践齐头并进,在美术教育领域多有惊人之语,最知名的当属1992年为香港《明报周刊》撰文中提出的“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笔墨等于零》),其本意是劝诫创作者不拘泥于线条笔墨这些形式工具,而应当将灵魂所感表现出来,直指以笔墨为核心价值标准的艺术传统观念。老人面对艺术的现代性危机所发之肺腑之言,却由于言辞激进而引来纷争不断,这多少也似一柄双刃剑,越发触动了持各种不同立场的人对艺术创作出路的思考。类似地,吴冠中对中国美术教育的种种教条、当代艺术环境的商业跟风等现象也是直言不讳地批判,这种独立且叛逆的人格与其或宁静淡泊、或恣意洒脱的画风给人的印象有所不同,却无疑勾勒出一位毕生投入艺术思考的艺术家形象。
人们也津津乐道于这位大画家物质生活的简朴,他的作品屡屡拍出天价,自己却始终安居于陋室,那些动辄几千万的纪录真的成了“身外物”。与此相反地,他近年来不断挑选出好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等公立美术机构,他说:“我不怀疑自己捐赠的作品中有一些可能将来被历史和人民淘汰。我唯一的目的是希望作品能够真正走到人民中去,接受人民的评判。”但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多年来一直会去像宋庄这样的非主流艺术家活动之处走动,也很关注那些生活艰难的北漂艺术家,对于当下的艺术商业化,他的立场也相当坚定:“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吴冠中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背影,他的创作与艺术思想难以简单地盖棺定论,更多的工作还留待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为了缅怀逝去的大师,中国美术馆也已开始筹备展览安排的更改,为吴冠中的纪念展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