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因病溘然长逝。没有告别仪式,没有追悼会,一如他一生的行谊,大师的最后告别也独具一格:简朴,真实,率直,从容。他曾自谦“我负丹青”,然而他的精湛画作和嘉言懿行,却给艺术界和广大民众留下极深厚的教益和极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大师未曾负丹青,未曾负生活,也未曾负国家与人民。
这些日子,“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人们以艺术的方式,向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致敬。回望他的一生,波澜起伏,宠辱不惊,执著于为人民的艺术,执著于为艺术的人生。他说,“人生主要是要创造,能够给人类历史留下创造性的东西……真正的财富是指那种能够在人类历史上留得下来的有创造性的人与相关事物。”这是他阐释的艺术人生,也是他实践的人生艺术。
逝者长辞,风范永存。吴冠中身后,关于他对艺术境界的不懈追求,关于他对道德品格的默默坚执,都成为世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在他身上,德与艺是一种完美的结合,水乳交融,须臾不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他的独立风骨和艺术成就昭示人们,人品决定艺品,立艺先要立德,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的艺术家,无不具有卓越的艺术魅力,也无不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德艺双馨,这是艺术家的魂魄所在,也是艺术家能够经受住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根本所在。
长期以来,能够青史留名,能够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家无不是德艺双馨的典范。“永远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的梅兰芳,“戏比天大”的常香玉,“只想把笑留给人民”的马三立,“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的赵丹等等,他们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虽有不同,但在本质上,他们都以高超的艺术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了人们衷心的尊重和爱戴。在他们的艺术生命中,人们不仅欣赏了精妙绝伦的艺术美,更领略了感人肺腑的人性美。他们的作品堪称不朽的经典,他们本身则是行为世范的楷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缅怀大师,感悟大师,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继承和发扬他们德艺双馨的崇高风范。现实中,人们直接看得到的也许是大师们特定的艺术作品、创作技巧或某些片言只语,然而透过表面、进入内里,则是他们光彩夺目的情感、思想、信念和人性关怀。这些是他们艺术与人生的双重结晶。
学习大师,就应像他们一样有爱国爱民爱乡的深厚情怀。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海外,在学成去留之际,他毅然听从内心的召唤,回到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坚信:“真要搞艺术,还是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里去。只有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才能搞出有感情的东西来。”他曾把自己比喻成麦子,麦子一定要种到麦田里,才能生根发芽。他还把自己当成不掉线的风筝,那根线就是艺术家与广大人民的感情。正是这种忠诚和热爱,赋予了吴冠中作品鲜明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无疑,艺术作品是个人创造的,但其生命延续在哺育了艺术家的母体之中。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自觉把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紧密融合起来,创造出更为深刻的精品佳作。
学习大师,就应像他们一样有担当责任的勇气和淡泊名利的胸襟。对于中国文艺工作者而言,艺术创造不应是自娱自乐的消遣,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文化责任,必须有所关注、思考和担当。关于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关于生活与人性的复杂,艺术家不能无动于衷,不能哑口无言。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创造是一件苦事。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言:“走上艺术的路,就是要殉道。要做好艺术,还需要痛苦,而我的心永远被苦缠绕着。”而做“痛苦”的艺术家,又必须放得下成败得失,必须抵得住名利诱惑。如果艺术家没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没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文化气度,那么最终都不免沦为物质利益的奴隶,丢掉自身使命和创造力。
学习大师,就应像他们一样有精益求精的刻苦精神和锐意开脱的创新精神。艺术创造是对人的心智的巨大考验,没有坚守的韧劲就会夭折,没有持续的创新就会败亡。吴冠中一生孜孜不倦,绘画不辍,创作了诸多传世佳作。然而同样令人称奇的是,他一生“烧画”无数,只要自己不满意的、不顺眼的,通常付之一炬,毫不手软。不投机取巧,不重复老路,不抄袭自己,正是不惜血本的勤奋和创新,使他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创造了独特的艺术世界。对于艺术创造的这份苦功和狠劲,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心领神会,发扬光大,务求技艺的精进和水平的提升。
大师的远去,总令人惆怅,而大师的永恒,又让人欣慰。大师的艺术境界和高风亮节,是时间河流无法冲垮的砥柱。在中国文艺事业发展迅猛的当下,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站在大师的肩膀上,锤炼自我,奋发有为,努力攀登人生和艺术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