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前的中国漫画史上,曾风靡着“南丰北胡”的说法。“南丰”指的是漫画大师丰子恺;“北胡”说的就是天津著名漫画家胡奇。《北洋画报》曾有文曰:“天津人无不知有画家胡奇者”,足见在那个年代,胡奇的知名度丝毫不比电影明星逊色。然而,胡奇一生虽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但一场浩劫却将他大部分作品几乎尽毁。半个世纪后,当我们回忆这位天津画坛的奇才时,只好面对着被撕成几块的水彩画黯然神伤。
不拿稿费的漫画家
1902年,胡奇出生于天津一个富商之家。但胡奇从不因为家境的富裕而骄奢,对于财富和享乐他反而自骨子里有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五四运动爆发后,各地青年学生积极声援爱国运动,在南开学校读书的胡奇参加了赴直隶省公署请愿的活动。在省公署门前,胡奇被反动军警用枪托打破了头,同学搀扶着他从小胡同里撤离了现场。这一年,他从南开学校毕业,父亲害怕他再去“闹事”,硬是让他投考了上海的美术专科学校。谁也没有想到,在刘海粟的精心指点下,一个漫画大家正在孕育成长。
胡奇从美专毕业之后,想到日本留学,但父亲不准,要求他回天津报考南开大学。1927年,从南开大学商科毕业后,胡奇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中南银行工作,从这一年起,他开始利用闲暇时间从事漫画创作,他的作品很快就得到了《北洋画报》等报刊的青睐。
胡奇的女儿回忆,当年《北洋画报》的编辑常常到胡奇工作的银行约稿,胡奇随手画来,就是一篇笔触简练、况味隽永的漫画。有一次,他随手拿起手边的稿纸画了一个男孩对着镜子刮胡子的漫画,取名“男女同校第一天”,编辑当场看到漫画,兴奋不已。因为有银行的固定收入,胡奇从不要求报社开稿费,他告诉编辑,把他的那份稿费转给需要帮助的人。“报社编辑们每次都把印制我父亲漫画的那块小铜版送回来,父亲对这些小铜版非常珍爱。我小时候记得家里三楼有个大木箱,里面满满地装了几百块铜版。”胡奇的女儿告诉记者。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胡奇先后出版了《胡奇漫画集》《胡奇素描集》和《胡奇炭画集》(明信片)。漫画大师丰子恺比胡奇年长,却称胡奇为“兄”,他写信给胡奇,对胡奇的作品大加赞赏:“大作极佳。内中如《最后之爱》《饱暖》等幅,尤为弟所爱读。弟亦以此为游戏之人,承来示谬赞,至惭。先生供职银行界,而爱为斯道,足见生活趣味温暖丰富,诚吾国难得之士也。佩甚佩甚。”
胡奇在美术上除了喜欢画漫画,还擅长油画、素描、水彩、炭画、雕塑、烙画、木刻、国画等。上世纪30年代,他的漫画创作达到高峰。那时他参与发起天津漫画协会,举办漫画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