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吴冠中先生离我们远去了。吴先生曾经把他的人生称为“东寻西找的人生”。他一生踏遍祖国南北东西,“东寻西找”是他一生都在行走和寻觅的写照。对于一个生于“五四”、经历过20世纪中国美术风云变迁的艺术大师来说,“东寻西找”更是他解决时代文化与艺术课题的象征。
20世纪的中国开启了现代之路,摆在中国现代艺术家面前最严峻的挑战,莫过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激荡。几代中国艺术家都试图寻找解决这个课题的路径与方式,大体而言有三种不同的取向,其一是以吴昌硕、齐白石到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创新派。其二是主张完全向西方学习,以全盘西化的激进思维改造中国艺术。其三是融合创新的道路,在这方面,既有徐悲鸿、吴作人、蒋兆和等大批艺术家吸收西方学院写实造型方法建立起来的写实性现实主义,更有从林风眠、吴大羽到吴冠中倡导的融合西方现代精神与中国写意传统的艺术实践。相比起来,在形态上导向现代的中西融合之路更为艰巨。吴冠中先生一生咬定在现代层面上的中西融合这个文化理想,持续探索,为我们留下了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遗产。
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眼光看待中西艺术的相同性。面对东西方艺术,吴先生独具慧眼,认为越往高处走,东西方艺术本质越显得一致。油彩和墨彩工具之异不是中西艺术的关键,中西艺术的目的都是谋求情感的表达,都是谋求艺术的创新。在他看来,中西文化的碰撞是时代赋予中国艺术家的历史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会更加凸显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本色。
文化融合要遵循艺术规律和美的创作规律。吴冠中先生认为,“美术”首要的不是“术”而是“美”,这个“美”要具备时代的内涵和形式语言的新意。他一方面研究西方现代主义的造型特点,一方面从中国艺术传统中吸收营养,以东方的韵,融汇和消化西方的形与色。他兼作油画与水墨,双管齐下,就是为了在艺术造型规律上打破东西方之间的壁垒。
吴冠中先生一向强调笔墨当属于时代,时代内涵变了,笔墨要跟着变化,根据新的情况创造出新的笔墨。他在意向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为这条道路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他也因此走遍各地,用现代手法描绘祖国家园、山川气象,使中国主题、中国思想、中国风景得到现代语言的展示,广为人民群众接受与喜欢。
这三个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吴冠中先生“东寻西找”的真正意义,它是在东西交融的文化语境中寻找到艺术发展的坐标。从“东寻西找”到“东西贯通”,是吴冠中先生艺术的逻辑发展,也是中国艺术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高境界。
今天的中国文化仍然处在中国与世界文化更深层次的相遇、碰撞与激荡的情势之中,要求我们要像吴冠中先生那样以宽阔的胸怀和充足的胆识看待挑战与机遇,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时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