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 不锈钢 65×55×85cm 2010-2011年
传统文化是我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一个词,但任哲却是身体力行的。和他进行交谈的过程中,最强烈的感觉是:一个这么年轻的80后,却像是从一个遥远年代走来的人,这感觉有点突如其来,但却让人如沐春风。在这喧嚣的时代,闹中取静是任哲选取的立场。有一点让人挺意外的,任哲说他挺喜欢现在这个时代,因为思路更开阔,在各种参照下更能看清自己,这反而给自己的创作和思路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能持有这样的想法,他将来的创作令人期待。
主持人:看你的作品,感觉到你的传统文化底蕴,作为一个80后年轻人,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对传统文化吸收了那么多?
任哲:我觉得传统文化无时无刻都在,而且到处都有,只是在于发现或没发现。我比较喜欢传统文化的东西,小时候是因为受到家里面的影响,家里私塾的学习,还有爷爷奶奶对我的影响。随着我年纪越来越大,我仍然一直都喜欢,然后也开始更多关注这方面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我听说你从小时候就开始练书法了。
任哲:对。实际上我从小开始学写大字,三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写字了,这么多年一直也在坚持,到现在大概有20多年。
主持人:你的雕塑里面有一种对书法线条与气蕴的结合,这是不是你在创作的时候特别着重探索的一个方面?
任哲:对,因为我希望能把传统的一些东西,包括中国写意的东西,融入到我的作品里,我更希望利用一种当代的形式,重新来诠释什么是真正的传统,或者是什么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人文精神。因为中国最讲究的是写意,或者说是东方这种意向性的东西要大于西方,西方更注重的是写实,所以我力图在我的作品里增加更多的写意元素在里面。
主持人:你的雕塑给一方面给人感觉是热情奔放的,另外一方面又感觉特别的集中凝炼,收放自如是不是你希望抵达的一个境界?
任哲:应该是的,我觉得一个好的艺术家,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会控制,不管是对画面的经营,还是对雕塑的经营,都是控制力的体现,而且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知道怎么样去停,比如说作品在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或者是什么样的一个阶段中,让它戛然而止,我觉得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一直力图追求的,在看似没有法度的过程当中,却蕴含着很严谨的考量,然后把这种严谨慢慢形成一种本能,然后再带着情感表达出来。这个是我在意的一个点,就是取法自如的这种状态。
主持人:你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在动与静,浪漫和理性,热情和沉稳中的一个平衡,这个平衡是不是你一直在把握的感觉?
任哲:应该是的,我不是特别极端的一个人,我觉得东方人的精神是含蓄内敛的,张扬和内敛相得益彰。所以我的作品在放的同时也有收,收的同时也有放,然后逐渐达到一种平衡,像太极一样亦柔亦刚的形态,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精髓所在。但其实在做作品的时候,我也不想这些问题,从来不去考虑,做作品更多的是随心所欲,我会在构思的过程中考虑这些事情。我做作品喜欢一蹴而就的状态,更多的是追求当时的一种心态和意境。因为我做作品总是要求自己把创作时间放短,这样才能把情感比较集中的投入进去,就很像写书法,平时都在练字,但是真正写一篇文字的时候,可能洋洋洒洒,很快就要把它写完,所以我的作品,更多的是追求这种“势”,如果时间太长就会把这个势抵消。其实我觉得创作重要的在于当时的一个心境和情境,而不是老是在想,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然后实现“无心自达”这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