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艺术人物 > 大收藏家徐伯郊的晚景凄凉
大收藏家徐伯郊的晚景凄凉
作者: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日期:2011-07-18

上个月,齐白石的《群龙入海图》在深圳拍出 1.2亿元的天价,轰动一时。据说,业内人士和白石后人怀疑可能是赝品。

主办方称:此画有徐伯郊的收藏记录和印鉴。以徐伯郊在鉴赏界的地位而论,他的收藏绝不会走眼。徐伯郊何许人也?由此勾起我对故人的一段回忆。

徐伯郊( 1913-2002)是文物鉴定名家徐森玉之子,家学渊源,知识渊博,书画鉴赏的造诣很高。他长期旅居香港,任职银行界,又是一位大收藏家。

年轻时的徐伯郊西装革履,风流儒雅,出手阔绰,交游甚广,尤其和张大千惺惺相惜,情趣相投,结为莫逆之交。

中共建政之初,一批国宝级的文物流入香港,待价而沽。不少外国机构、收藏家和文物贩子携带巨款,聚集香港,觊觎着这批国宝。眼看这批珍贵文物有可能流失国外。周恩来总理下令拨出专款,抢救国宝。 1951年春,文化部成立了一个“香港秘密收购小组”。在国家文物局长、著名学者郑振铎推荐下,徐伯郊担任小组负责人,独挑大梁。另有沈镛和温康兰两人从旁协助,负责付款等事。

徐伯郊抢救回来的第一批国宝是“二希帖”,即乾隆皇帝所藏“三希帖”中的王珣《伯远帖》和王献之《中秋帖》。辛亥革命后,“二希帖”流出宫外,被郭昭俊带到香港,抵押给某英国银行。在此稀世之宝将被银行拍卖前,徐伯郊得知消息,一面将郭氏稳住,一面利用在银行界的人脉,疏通那家英国银行,答应由他偿还郭氏贷款。最后以 35万元港币将“二希帖”购回,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徐伯郊立的第二功是促成潘氏宝礼堂珍藏古籍善本的回归。其中有宋元版本 111部共计 1,088册,许多是海内孤本。抗战时,潘家深恐藏书落入日寇魔爪,遂藏入香港汇丰银行的保险库中。 1951年 5月,潘世兹表示愿把宝礼堂藏书全部献给国家。郑振铎当即委托徐伯郊在香港全权处理。从银行取回这些国宝谈何容易,徐伯郊想方设法,奔波联络,直到次年 9月,才与潘世兹一起将藏书从汇丰银行全部取出,然后又亲自护送到上海。张大千大风堂的镇山之宝也是靠徐伯郊重回祖国怀抱的。 1945年,张大千以 500两黄金的巨款,收得五代巨作名迹《韩熙载夜宴图》,又用黄金 1,000多两收得南唐大画家董源的《江堤晚景图》和《潇湘图》,以及清宫旧藏的黄庭坚《张大同手卷》等。朝鲜战争爆发后,张大千欲离开香港,率家移民到南美去。因手头拮据,他打算把这批国宝级的文物卖掉。徐伯郊闻讯立即前去说服张大千完璧归赵。张大千毅然决定把《韩熙载夜宴图》和《潇湘图》这两幅珍宝连同其他十几件文物,一共折价两万美元,几乎是“半送半卖”给了北京故宫。徐伯郊几年间为收购国宝辛苦奔波,没用国家一分钱。郑振铎曾写信表示要按月补送薪金,但徐伯郊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过是在尽一个书生的报国本分而已。这都是我应做之事,哪还能要国家的钱呢!”而婉拒。然而,这样一位抢救国宝的功臣晚景颇为凄凉。

我是在 1995年,到香港的次年经友人介绍认识徐伯郊的,此时他已 82高龄。内地开放以后,徐老帮助过很多年轻人,有的以义子义女名义移民来港或出国深造,有的跟他学习书画鉴定。但此时徐家已是门庭稀疏,众人各奔前程,无暇再来照顾陪伴这位老人了。其中一位北京居港画家在徐伯郊鞍前马后追随数年。最后徐伯老将一批私人笔记本送给了他。这些本子记载了徐伯老几十年来过眼的珍贵文物。每件文物的特征、收藏源流和目前藏家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是鉴定界的无价之宝。可是那位仁兄拿到这批笔记后就销声匿迹了。

我和徐伯老一见如故,常向他请教文物知识,也听他讲一些收藏界的掌故。有一次,他突然到我的居所来,带着一幅张大千的巨幅山水,说是眼下手头拮据,想托我变卖,又叮嘱我千万不要说是从他手上流出。我知道,徐伯老晚年由一位同居女友照顾生活。年纪越来越老,越来越依赖这个女人,经济大权已经旁落。女人用他的积蓄送儿子去英国留学,给儿子在香港置业。徐伯老自己常常连零花钱都没有了。徐伯郊曾为张大千的经纪人,对其人其画的理解,深入精到,实非寻常人可比。其所藏张大千书画,可谓真、精、美、善集于一身。他留到最后压箱底的必定是大千精品。徐老托我卖画,一是出于信任,二是见我卖文为生,捉襟见肘,想帮我一把。说好卖了画,他只要收回 15万港元,余额归我。当时初到香港,熟人不多。先是捧着画去见港大经济学教授张五常。张教授欺我衣着寒酸,以为我是走投无路才忍痛割爱的,竟然出价 5万港币就想买下。我收起画卷掉头就走。后来和罗孚先生提起此事。次日,罗先生就急切地约了苏富比书画部主任张超群上门看画。我取出画来,两人连声叫绝。罗孚当即从我住所楼下的银行取出 15万港元买走了画。我明知此画远不止这个价格,但不好意思和他讨价还价,就当为徐伯老救了燃眉之急。

老人怕寂寞,我就常约他出来饮茶聊天。有一次在北角的茶楼,约了罗孚父子、董桥先生和徐伯老饮茶。此时,他已步履蹒跚,口齿不清,但兴致仍然很高。再后来,他在港岛的寓所也卖了,搬到蓝田租屋住,身体也越来越衰弱了。我见过一两次后,就传来了他去世的消息。世事本来沧桑,人心更如海般深邃难解。好在徐伯老抢救回来的那些国宝安然无恙,算是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能安慰自己的唯一理由了。

关键字:收藏家,徐伯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