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刘庆和将他的水墨画带到了成都。
9月4日,名为“盛时”的艺术展在成都K空间拉开了帷幕,当代艺术家刘庆和带来了20幅纸本水墨和10余幅石版画。
不少人驻足于《大堤》作品前,策展人靳卫红正是其中之一。在她眼里,刘创作的作品一直是水墨画和当代艺术融合的典范。“水墨画向现代转型,如大梦般难以企及。在这个塞得满满当当的羊肠小道上,你若还有一点表达自我的野心,这足够消磨你的生命。”
刘成了“中国当代艺术30年系列个案丛书出版和系列个展”中第一个食蟹人。
一个刘庆和
身居当代艺术家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的双重身份,刘曾带着他的高徒在红星画廊举办过“考场——水墨的当代方式:刘庆和的一次教学实验”展览。
学者彭峰将刘庆和视为一位解决传承与创新之间纠葛的艺术家。印象派的光影、波普的形象、卡通的构图、涂鸦的笔法……这一切,都能在其水墨画中一一呈现。至于创新元素的加入,并没有以牺牲水墨作为代价,反而凸显了水墨的优势。
多年以来,刘一直致力于水墨语言切入当代艺术的可能性,他说,“哪怕是在以西方艺术形式为主体的当代艺术中,中国画有很多不应被舍弃的优势。”
所以那些追求创新元素的批评家们从他的画作里感受到了一些东西,“我们听到了歇息不歌的旋律,令我们从精神高度的紧张中放松下来,俗世的情怀得以喘息。”尽管有些人从中听出了些许夸张的声音,但产生共鸣的部分仍是主角。
这些作品里,一部分是2008至2011年间刘创作的近20幅纸本水墨作品;另一部分是2011年最新的10幅石版画。据透露,在作品的挑选上,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具有中国传统,又具当代实验精神与独立意识的艺术作品。
其《青衣》、《小荷》等诸多画作的共性在于:借助女性的神色和形态表达现代社会中呈现的那种冷漠消极的东西。
另类的元素,传统与西方的结合,适当同非水墨体系距离的保持……刘出落成“系列个展”中的第一例。
钟情水墨画
早年,刘曾受到英国波普主义画家大卫·霍克尼的影响。《王先生》、《金婚》等作品都同霍克尼的风格有关。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的总结里,受到大卫风格影响之后的刘氏创作被分成了几个阶段。1990年至1991年间,《雨?雪》、《烟?云》、《坐转椅的人》参加过1991年的“新生代艺术展”,从其图像结构中,隐约可现大卫?霍克尼、佛朗西斯?培根的范儿,甚至将其对等于西方“超现实主义”样式也不为过。
1993年之后,刘与上述范儿渐行渐远,并以“水墨名义”填补自我图像系统中的短板。创作于1993年的《游戏》并未走得太远,只是略微改变了现实物像的生活样式。而在1994年之后,《王先生》从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坐转椅的人》(1991年所作)中主体人物“坐椅男人”的经典风格。
至于1998年的《流星雨》,其流星形态与《雨?雪》中的画面有些相似,但整体上却出现了一个肢解现实物像的场景。
……
这一路,“刘在水墨语言上,与传统和学院教育的水墨造型方式保持距离,也与超逸水墨边界的非水墨系统保持距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如是评价其作品,“他始终将水墨当做精神的触角,在用笔用墨用水用彩中偏离已有程式。”
于是在拍卖场上,其每平尺的竞价也逐年走高。2008年,上拍于中国嘉德的《风景二十一》获价134万元,每平尺达3万元。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尺幅较小的《新装》以20.7万元易主,每平尺约为6万元。3年时间,每平尺单价翻了倍。
艺术30年
在中国的当代艺术里,水墨往往容易被忽视。
20多年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李小山说中国水墨不行了。但刘的坚持,等来了当代水墨的春天。以古代美术收藏和展示著称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自2007年来逐渐在展览中加入当代水墨的分量;2009年初,今日美术馆亦推出《水?色》和《四门阵》两个当代水墨群展,并将2009年的春天称为“水墨季”……而国内的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拍卖行也尤为重视该领域的开发。
于是,在当代艺术中比重较小的水墨,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30年系列个案丛书出版和系列个展”中首例的所属板块。
据99艺术网CEO杨凯透露,在此次选择的40位艺术家个案中,当代水墨占到10个席位,另外还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而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其作品的特点和个性,并涵盖老、中、青三代人。
4年时间,3000万元投入,一个个视觉大餐将陆续呈现。杨凯说,这是一个策划了两年多的项目,其间几经波折,几乎放弃,最后还是坚持了。
确切地说,在四川——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成就了周春芽、何多苓、郭伟等为代表的蓝顶艺术家的地方,以个展形式回望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历史,更贴近四川的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