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艺术人物 > 波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弥尔顿在英国去世
波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弥尔顿在英国去世
作者:沈祎    来源:《东方早报》    日期:2011-09-21

2003年在巴塞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理查德·汉弥尔顿与自画像合照。
理查德·汉弥尔顿1922.2.24-2011.9.13 英国伦敦人

1956年,在伦敦的白教堂艺术画廊,由现代艺术研究院(ICA)的一群艺术家、建筑师、评论家自发组成的“独立团体”举行了一场名为“这就是明天”的展览。

其中,有一幅10英寸×9英寸大小的拼贴画最引人注目。作品描绘了一个现代的家庭居室景象,房间内布满了大量在当时看来属于潮流尖端的物品:电视、卡带式录音机、《Young Romance》杂志被放大的封面、福特徽章和真空吸尘器的广告、桌沿的火腿罐头……透过窗户往外看,是都市感极强的街景,一家电影院霓虹闪烁,电影院门口的广告牌上挂着一幅巨幅的海报是正在上映的电影《爵士歌手》里艾尔·乔尔森的剧照。卧室内,一个裸女头戴灯罩,搔首弄姿地躺在沙发上;在她旁边,一位体格健美、浑身散发着阳刚气息的男子拿着一个巨型棒棒糖,在显要位置赫然印有三个大写的“POP”字母。

这幅作品有一个颇为冗长的名字:《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独特、如此具有魅力?》,被视为英国波普艺术的开山之作。由于拼贴画中的男子手握的“POP”一词既是英文棒棒糖“lollipop”一词的词尾,又是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后人普遍认为,当代艺术史上的波普一词便出于此。

而这幅作品的作者,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弥尔顿(Richard Hamilton)也自然而然被载入史册,获得了波普之父的名号。

在1957年写给野兽派建筑师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的一封诠释当代艺术的著名信件中,汉弥尔顿写道:“Pop Art是大众流行的(为大量观众设计的)、转瞬即逝的(短期解决方案)、消耗性的(很容易被遗忘)、低成本、大量生产的、年轻的(针对青年人)、淘气的、性感的、手法巧妙的,富于魅力的一桩大生意。”

作为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后现代艺术鼻祖马塞尔·杜尚的学生,英国最具有影响艺术家之一,长久以来,汉弥尔顿的作品一直致力于表现艺术、设计和当代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汉弥尔顿很难被归类,他的作品跨越多个领域,从绘画到版画,从雕塑到印刷和拼贴画。

理查德·威廉·汉弥尔顿于1922年2月24日出生在泰晤士河南部皮米里科区(Pimlico)。年轻时,他就立志要学习艺术,“我认为自己天赋异秉。我明确对绘画产生兴趣是在10岁。”汉弥尔顿12岁开始在夜校学习艺术,14岁时才华出众的他参加了一次儿童绘画比赛,获得一位皇家学院院士的赏识,并被鼓励申请英国皇家艺术学院。16岁,汉弥尔顿如愿以偿踏入皇家艺术学院的大门。那一年,他已经看过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并把保罗·塞尚视为偶像。

由于二战爆发,1940年皇家艺术学院暂时关闭,汉弥尔顿离开学校,和一群工程师一起工作,成为了一个工具设计师。战后,他回到皇家艺术学院,但是彼时皇家艺术学院的风气已大变,塞尚和毕加索被视为禁忌。很快,汉弥尔顿因“不能得益于指导”而被开除。无奈之下,他又不得已入伍。服役期满之后,1948年,斯莱德艺术学院录取了汉弥尔顿。在斯莱德,汉弥尔顿还结识了一群同道中人,3年的学习结束后,他来到了当代艺术研究院工作,设计海报和传单,并策划艺术展。

由于沉迷于达西温特·沃思·汤普森于1917年出版的研究自然形态学的著作《论成长与形式》(On Growth and Form)中的物种转换理论,1951年,汉弥尔顿在艺术研究院亲自设计和策划了同名展览。1955年,他筹备了展览“人,机器和运动”(Man, Machine and Motion),探讨人类为了适应环境所做的一切外延活动,在评论界引起了不小反响。

长期以来,杜尚一直是汉弥尔顿的精神导师。1955年,汉弥尔顿在Hanover画廊举办了一个向杜尚致敬的展览。1966年,他在泰特美术馆策划了欧洲首次杜尚大型回顾展,几乎包括了杜尚完整的艺术作品,其中也包括汉弥尔顿于1965年重建的在1926年被砸成碎片的杜尚作品《大镜子》。展览后不久,两人才得以一见,之后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杜尚是一个打破成规的人。这意味着他会否定自己,会把自己的想法丢出窗外。我也应该像他一样警惕着不要重复自己。在艺术创作中,活跃是思维,而不是眼光。”这是汉弥尔顿一直挂在嘴边的创作箴言。

上世纪60年代之后,汉弥尔顿卷入英国流行唱片工业的“漩涡”,先后结识了甲壳虫和滚石乐队。他为甲壳虫乐队的专辑《White Album》设计的封套出其不意地选择异常简约的风格,封面只用了纯白色和甲壳虫乐队的名字,标以看似随意的作品号,使得这张唱片在众多花里胡哨的封面中独具一格,更显得神秘而有艺术性。当年,甲壳虫的这张专辑面市后就抢售一空,当时的封面印刷量超过500万张。

1965年,汉弥尔顿以玛丽莲·梦露照片中的一些连续镜头为基础创作了《我的玛丽莲》,作品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探索了绘画中抽象形式和具体形象之间的张力。画面中的照片上留下的是梦露的影子,汉弥尔顿大事宣扬拍摄的梦露形象与把她毁掉的形象之间的强烈对比,把原有的照片修得更加狂荡、更加放肆,甚至变成她自损性格的某种隐喻。汉弥尔顿通过其作品向大家宣布波普艺术的意义不在于原创,而在于对原创的作品进行符号化和象征性的复制和解构。

1970年代以后,汉弥尔顿的作品越来越政治化。1967年至1972年间,他创作的《动荡的伦敦》描绘了1967年那次著名的毒品突检,画里滚石乐队的灵魂人物米克·贾格尔和画商罗伯特·弗雷泽被铐在一起,用手挡面;1980年代,汉弥尔顿创作了北爱尔兰三部曲(The Citizen;The Subject;The State)。2007年,他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塑造成了一个腰配双枪、足踏长靴、筋疲力尽的牛仔形象。2010年,他在新作品里比较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半个世纪前与现今的国家地图……

晚年时期的汉弥尔顿一直没有放下创作,身体力行地实践从杜尚那里获得的启发,推翻再造的欲望一直驱使着他。他曾经这样评述自己的艺术创作:“于我而言,一个艺术家或天才区别于他人之处,在于他所使用的日常消费品,而从某种意义上,他和他使用的日常消费品又取决于他在大众文化中作为创造者所扮的角色。为了抓住大众的注意力,一件作品需以能够准确投射人们内心的渴望为目标,而这种渴望的强度也绝不亚于好莱坞追星族的痴望。它光彩夺目,足以迷幻人们的视听并同时唤起人们对它的占有欲。” “在我开始大话波普艺术之前,我不得不罗列以下这些重要的、构成波普艺术精髓的元素词汇:魔力、无悬念的真实、智慧、自剖、专业性、新奇、能与多种风格共存的兼容性,最后,消费性。在所有这些构成元素中,似乎只有可消费性这一项有悖于纯艺术范畴。”

2011年9月13日,这位最先定义了“波普文化”的艺术家在牛津附近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9月14日,其代理画廊高古轩正式公布了理查德·汉弥尔顿逝世的这一消息。去世前,他仍在筹备将于2013年至2014年在洛杉矶、费城、伦敦和马德里的博物馆进行的个人回顾展。

关键字:理查德·汉弥尔顿,波普艺术之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