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支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史馆馆员。
1937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参与集体创作的大型作品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浮雕、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雕塑、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英勇就义”大型群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期工程等。其中雨花台烈士陵园群雕与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碑均获得1987年全国城市雕塑评奖优秀奖。
个人独创作品有刘邦、项羽、孙武、戈公振、陶行知、吴贻芳、华罗庚、李四光等一批中外名人雕像,还有众多城市广场、纪念碑、校园雕塑。其中《为国争光的人》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江苏省美展二等奖。
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碑……这些著名文化景点都有雕塑相伴;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雕塑作品多为集体创作;集体创作者的名单中,都有一个名字叫“吴支超”(如图,侯金满摄)。
著名雕塑家吴支超先生出生于1937年,属牛。数十年来,他在自己所钟爱的雕塑艺术领域辛勤耕耘,踏实而坚韧,一如牛的秉性。
出身贫寒,以不懈努力跨进鲁美
吴先生年幼家贫,学习刻苦,从小热爱艺术。在小学老师的指点与帮助下,他开始走上艺术道路,并于195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入学不久,他把主攻方向由绘画改为雕塑。
当时的鲁美是全国极少几所开设有雕塑专业的高等学府,十分注重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在这种环境熏陶下,吴先生一方面努力掌握理论知识,对素描尤其用心;一方面深入工厂农村挖掘生活素材,艰苦备尝而乐在其中。
通过几年的学习,吴支超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底子。1959年,他以鲁美在校生的身份,参加了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雕塑的创作。该作品被认为代表了当时全国雕塑艺术的较高水平。
严谨务实,为社会创作艺术珍品
1960年,吴支超大学毕业,适逢国家决定在江苏徐州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本已留校任教的他毅然前往徐州,投入这项工作。
曾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说,淮海战役是广大苏北农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因此,该纪念塔底座浮雕的设计须特别突出人民群众在这场战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而吴支超先生参与的正是浮雕中各色苏北农民形象的塑造。
“同是农民,苏北农民和山东农民是不一样的,和河南农民、安徽农民、苏南农民在外形特征、精神气质等方面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工作的最大难点之一,就是要雕出苏北农民的独特性来。”吴先生说,为此,他有足足三四年的时间都扎根在苏北农村,和广大农民吃住在一起,观察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捕捉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说这话时,他拿出了自己的素描写生集,翻给我们看,里边正是多幅上世纪60年代的苏北农民肖像。
1968年,吴支超开始参与另一项重大工程――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雕塑的创作。建造桥头堡雕塑的关键时期正逢隆冬腊月,为了赶时间,他们吃住都在金陵船厂,工作日夜不息。在那滴水成冰的日子里,吴老艰苦备尝,甚至连婚期都延迟了半年。
人生信条: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
上世纪80年代,吴老获得机会,先后到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参观学习多年,雕塑风格也在原来纯粹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了抽象和变形,艺术造旨更上一层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知识·力量》为中国科协所收藏。
在此时期,他还创作了大量的人物雕塑,雕塑对象既有名播青史的英雄、名士,又有现代社会的平民英雄。创作中,吴老依旧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如果雕塑对象尚在世,他一定亲自与其交往,了解对方的精神、气质、性格、理想等,并走访雕塑对象的家人,从侧面把握其精神面貌,而后加以艺术的创造,如为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创作的《为国争光的人》即是如此,一时引为美谈。
吴老长期践行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人生信条。面对数十年来所经历的沟沟坎坎,吴老说:“我永远相信艺术的真善美,我是在用作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