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就发生在5月4日青年节的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厅。背板上粘着各种样式的枕头,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以最舒服的姿势躺在地上。场内灯光渐暗,音乐人李带菓拨弄着大提琴,琴弦震颤,旋律低沉,时缓时急,关于青春的回忆悠悠地回来了。
这是“正能量青年节”的体验活动现场。“现在,青春还在身上。我们有最宝贵的东西,抵达生命的峰值。不用跟荷尔蒙打仗,依然充满斗志;不用赢得全世界,那些话像醉人的酒;不用空谈人生意义,想往事不如吃早餐。”主办方这样说。在这儿,所有事儿都得躺着做,看电影、听音乐、发微博,你愿意躺着吃早餐也行。而在青年节当天的活动中,大家“被要求”躺着聊青春。
画家陈丹青、编剧史航、电台主持人喻舟虽是活动的嘉宾,也不能免俗,安然躺下。主持人史航提出让大家传递话筒,围绕着“丢”、“偷”、“穿越”等关键词共同回忆青春故事,没有预设答案,人人都可畅所欲言,史航说:“有的话说给别人听,也有些话是说给自己。”
关于“丢”,大家饶有兴趣,有曾经丢“人”的,也有丢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的。有人伤感地说,年龄变大,自己就丢失了年轻时的“童真”,也有人竟然丢失了丢东西的感觉。一个女孩儿与大家分享了她的经历:“原来我很怕丢手机,因为其中存着我最重要的记忆,但当它真的丢失时,我才发现,我失去的不是记忆,而是丢东西的感觉,有时候‘丢’可以很释然。”
关于“丢”的记忆,有伤感,也有快乐,喻舟说,自己来北京后,丢掉了脸上的青春痘,原来的自卑感也丢掉了,她在青春岁月中关于“丢”的记忆都是美好的。
每个人都有关于“丢”的深刻记忆,史航不无感慨地说:“丢的东西,也许永远无法找到,但是只要一想到它也就等于再次拥有了。”
既然有“丢”,也会有“偷”,是偷取时光片段看看年轻时的样子,也或许是“偷”那些我们不曾拥有过的。
陈丹青说自己年轻时会偷书,那时候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如果现在问他最想偷什么,他的答案是“偷生”。
青春有很多忘不掉的“偷”的故事,有人想偷老师的钢笔,有人偷走样式好看的报纸,有人想把喜欢的女孩儿的照片偷来,每个人的故事中,都包含着有关青春的情感。若是让你可以回到旧时光中,你又想去看什么呢?
史航想回到1966年之前,他想“绑架”刘宝瑞、老舍、上官云珠……把他们带到安全的地方,不被卷入“文革”中,能安心把相声说完,把小说写完,把未演完的电影演好。
在场的年轻人,也有自己想回到的时光。“我想回到民国,去看看那时候他们是怎么生活的”、“我想去看看父母年轻时的样子,和那时的他们做朋友,看他们的青春是否和我一样……”
还有女孩儿想回到1980年代,看看那时的魔岩三杰、那时的窦唯,并告诉窦唯要保持体形。这个回答打动了史航,他说:“她要去1980年代堵窦唯,其实,人家就在离她不到10米的地方。”
确实,当天,窦唯也在现场,他在后台演奏了三首新作《叙》、《笛音夏扇》、《2012拍》。
喜欢窦唯的年轻人无法回到那个年代去看魔岩三杰,也没能在现场看到如今的窦唯。而窦唯的新作,不再是摇滚,只是温婉的轻音乐。
一位参加当天活动的年轻人说:“姑娘想要看的不光是窦唯,还有她的青春,但改变的不光是窦唯,也是自己的青春。不过,窦唯离她只有10米之遥,青春可能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