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拍卖新闻 > 傅抱石代表作亮相瀚海秋拍
傅抱石代表作亮相瀚海秋拍
作者:    来源:新浪收藏    日期:2011-11-04

《芙蓉国里尽朝晖》

“芙蓉国里尽朝晖”(1964年作),天空、水面,相互映照着虽淡犹浓的绯红。借之於水彩画的渲染,让画面充满亮丽朝晖。墨味朱点的桔林、石绿铺染的田野、往还的水中舟楫及岸上喧腾的厂矿,绘出新时代的生机勃勃。

“虎踞龙盘今胜昔”(1964年作)“龙蟠虎踞”,是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对孙权形容南京地形的用语,毛泽东借以入诗,傅抱石立意於“今”,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与浩荡的长江组成丰富的画面。江面上,桥墩远远地矗立,正在建造的长江大桥,记录一个历史的真实景象。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64年作。图写北戴河海域秋景:倾盆大雨,滔天白浪,可谓淋漓洒落之至。与之相乎应的是,风雨中的秋木红叶,摇曳着、呼啸着……作者有力的挥洒点层,撼动着读者的心。远方,岛影渺渺、风帆片片,画中有诗地境况出曹操的遗篇与毛泽东的词章。

“寥廓江天万里霜”(1964年作)写风霜洗礼後的山水层林—一个染尽朱丹的世界。空白在上为天,在下则为水,天水一色,是秋的寥廓。墨色交融的破笔点层,是作者表现秋木丛林的本色,深具力度和速度的把握功夫。

“登庐山诗意”(1965年作)画面近景为“飞峙大江边”的庐山,简单而具磅礴气象;累累风雨中的是开阔的长江、江上的行舟和江岸的港口、厂矿。其虚与淡,正用“山色有无间”的妙处,亦是抱石先生所独具的。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965年作)大片的墨块充塞着画面,这是散锋乱麻皴和泼墨的结合。虚处仅一线,是江流,点缀着穿行其上的火轮和照明的灯火,大片的墨山因之有了声色,也有了生意,这是黎明前的峡江。形似迫塞而虚在其中,即设险又破险。

“风展红旗如画”(1965年作)群山叠嶂,丛林如织,全用破笔泼墨及散锋乱麻皴,是典型傅氏本色,造就了莽莽苍苍的丰富世界。军行其间缀以点点红旗,呼应着画的主题。

上一页  1 2 
关键字:瀚海,秋拍,拍卖,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八开册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