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苏富比作为世界性的大拍卖行,其一举一动都被外界所关注,并被当作收藏和投资的风向标。今年10月1日~6日国庆节期间,香港苏富比率先拉开了中国艺术品秋拍大戏的序幕,吸引了众多眼球,正所谓“风咋起吹皱一池秋水”,大家都想知道,经历了春拍的疯狂,在全球股市普遍下跌、欧债美债危机恶化的大背景下,拍卖市场的走向是怎样。
7天黄金周果然没有辜负厚望——拉动了消费,各大报业的头条新闻都是“商家赚得钵满钵满”,苏富比秋拍也一样,在众人的各种猜测中顺利收官,总成交额创下了32亿港元(合4.11亿美元)的漂亮成绩,成为香港苏富比拍卖的第二新高,仅逊于今年春拍的34.9亿港元,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春拍时节的火爆行情。
当代艺术的走向是中国艺术市场的一个焦点,自然——“尤伦斯专场”和“常设当代亚洲艺术” 这两场重量级拍卖,成为焦点中的焦点。声称是尤伦斯最后一批拍品的专场,交出一份令他满意的答案:1.324亿港元(1697.6万美元),拍品成交率达93.3%。只是相较于春拍的4.1亿港元,马上就拉开了距离。10月3日当代亚洲艺术拍卖再次亲历了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藏家的激烈竞投,并最终以2.27亿港元(2900万美元)的总成交额圆满收场,刷新香港苏富比常设当代亚洲艺术拍卖历来最高总成交额,重头戏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一号》以稍微高出估价的6560万港元(840万美元)成交,成为该艺术家历来拍卖成交价第二高的作品,此前,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1998)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以7900万港元(1010万美元)成交,是其高估价的两倍多。
在全球危机四起的时候,这些华丽丽的数字到底是表面的繁荣,还是真实的写照?欧债是否如2008年一样波及艺术市场?中国当代艺术之于西方藏家是否是敛财的途径?热钱是否会涌入艺术市场?敏锐的行家们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从这些不菲的成绩中他们嗅到了什么?对于后市他们如何猜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行家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但对于未来的发展态势,英雄所见略同——总体向好、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