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京举行
作者: 来源:美术报 日期:2009-02-22
美术报北京讯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百花园中一员的中国的美术界,也在30年风风雨雨后走到了新的历史时期,并在过往的30年里获得了巨大的丰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为了隆重纪念30年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局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12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白立忱、蔡武、陈晓光、闫小培、刘大为、吴长江、范迪安、何家英、陈威、殷福、刘中军、刁铁军、李磊、钱林祥、马书林以及各界来宾200余人参加了开幕仪式并参观了画展。 此次展览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时代篇”、“建设篇”、“家园篇”、“风貌篇”,通过不同的主题命名来体现30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时代变革和社会变迁。展出的239件作品大都是从中国美术馆优秀藏品中选取的精品以及一部分深圳艺术家的最新创作,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漆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此外,为了突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30年来的变迁,作为此次展览主办方之一的深圳人民政府还推出了由深圳画院策划组织“春天的故事”特展,通过新媒体形式体现出深圳发展的历程与深圳建设者的年轻与活力。 “时代”部分共展出36件作品,通过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和讴歌时代精神,其中包括李秀实1979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疾风》、程允贤1987年的雕塑作品《邓小平胸像》、刘大为1991年创作的中国画作品《晚风》等;“建设”部分共有65件作品,这些作品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赞美30年以来不同领域的建设成就和人们新的精神状态,代表性作品有何岸1979年的《西沙之晨》、王大同1979年的《雨过天晴》、孙景波1980年的《阿佤山人》、广廷渤1981年的《钢水汗水》、吴长江1982年的《挤牛奶》、詹建俊1984年的《潮》、阎平1984年的《矿大嫂》、段建伟1994年的《麦客到来》、王明明1999年的《八月吐鲁番》、徐唯辛2004年的《工棚》等;“家园”部分的83件作品通过画面反映30年来发生在家园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歌颂美好的家园。主要代表作品有王晓明1984年的《未来世界》、苏天赐1988年的《早春》、董小明1996年的《辉煌》、田黎明1996年的《远山》、许江的《葵园十二景云水间》、潘公凯2006年的《秋凉》等;“风貌”部分主要以肖像画为主,共展出55件作品,展现30年来不同时期的人文和社会风貌。主要代表作品有罗中立1980年的《父亲》、李伯安1981年的《鲁庄老人》、叶浅予1982年的《维吾尔人》、靳尚谊1984年的《塔吉克新娘》、杨飞云1986年的《侧面》、刘开渠1984年的《向新时代致敬》、展望1990年的《坐着的女孩》、喻红1999到2001年期间创作的《目击成长系列》、冯远2006年的《明日之子》等。 深圳画院承担“春天的故事”的策划和创作统筹工作,并特邀深圳电视台黄仁忠导演、新媒体艺术家周滔和金江波、舞蹈艺术家李建平参与创作,由上海创新数码艺术公司参与技术制作。这部分由以下5组作品组成:新媒体艺术家周滔创作的纪实影像装置作品“三十而立”、深圳电视台导演黄仁忠编导、创作的影像装置作品《一夜之城》、深圳画院联合舞蹈艺术家李建平共同创作的幻影成像装置作品《深圳剧场》、新媒体艺术家金江波创作的互动触摸屏装置作品以及互动电子书装置作品《深圳大事记》、《深圳往事》。这部分是用高科技手段体现出深圳的年轻与活力。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