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造“假人”比造假画更可怕
造“假人”比造假画更可怕
作者:杨竞    来源:《辽宁日报》    日期:2010-09-29

提到中国书法,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毛笔书法,但在陈复澄看来,中国书法并不单纯是用毛笔写,更可以用刀写。 9月16日,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馆长、著名书法家、陶艺大师陈复澄来沈做《刻陶艺术与刀笔书法》专题艺术讲座,讲座结束后,记者在省博物馆采访了陈复澄。在谈到当代书画家时,他说,造假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假人”。

用刀和陶开辟书法艺术新语言

早在1983年,陈复澄就在喀左紫砂厂陶坯上用刀写字。为什么要开一个崭新的领域?陈复澄说:“中国书法应该放在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的整个历史大背景下思考。我们现在的文人书法比中国文字出现晚了很多,起码有1000年。中国文人书法是用毛笔写,我用刀直接创作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的,旨在全面推动中国书法发展,只是材料不同,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而已。”

“刀笔书法”即以刀作笔、以陶当纸进行创作,然后入窑烧成陶器。以陶作为载体刻字镌书,上古有之,而陈复澄的刀笔书法则独树一帜,他不用毛笔在陶胚上写墨稿,而是直接运刀,一气呵成,挥洒自如,真草隶篆个性强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刀的锋利、力度和韵味,形成了书法艺术的新语言。因此,陈复澄被誉为“刀笔书法第一人”。

但网上关于刀笔书法的争论一直存在,很多网友对刀笔书法有质疑。陈复澄对此的回答是:“甲骨文是殷人的刀笔书法”是错误的,甲骨文不算刀笔书法,它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用刀在骨头上刻字,起一个记录作用,根本不是书法艺术。篆刻也不算刀笔书法,篆刻是刀在石头上表现毛笔书法的意图。

陈复澄认为,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已越来越离开实用的写字范围,完全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活动。但是书法家的观点与实践却由于陈陈相因之故,长期陷于毛笔(宣纸)书法范围内,而把采用其他工具材料的手段创作与技法一律斥之为“旁门左道”,以至严重阻碍书法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为此,陈复澄呼吁:“书法艺术创作不能永远禁锢在毛笔书写的范围内,而将其他工具和手段推给工匠。”

中国书法历代以来,都是研究技法,先精一家,再旁涉其他。但是陈复澄的观点不一样,他的看法是先博后精。博是创作的基础,只有把各名家书法烂熟于心,创作时才能心到手到。如果一开始就精,花五年十年练一种字体,那就是浪费光阴,因为你再写也写不过开创者。采访时他一直在认真地回答记者的提问。他说他的理想,就是为社会留下一笔财富,无论这理想能否实现,关键是他已经在开始做了。如今,他的刀笔作品在陈复澄唯美博物馆占据了半壁江山。

造假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假人”

当下艺术市场造假泛滥,以绘画作品为例,不仅造古人的,还造现代人的。对此,陈复澄说:“造假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假人’,假的书法家、假的画家、包括假的艺术家。很多画家、书法家都是人为造出来的。一些所谓的‘大家’不是靠他的作品说话,不是用艺术的标准、用历史的眼光去判断是否是真正的艺术家。一些人争着当美协、书协领导,一当上官作品就值钱了。很多书画家是演员,化妆好,演技好,打扮成艺术家,在舞台上表演,频频在媒体上曝光,不把精力放在创作上,怎么能创作出好作品来?”

陈复澄这样评价书画家,他说,第一种人是生前身后都有名,这是大艺术家;第二种人是生前荣耀得不得了,死后作品没有人要,这样的人是假的,是造出来的;第三种是生前无名,死后荣耀。我们应该关注作品本身,而不是关注这个人。

在谈到工艺品时,陈复澄说,全世界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从工艺品发展成艺术品的,国画是文人画,画家是艺术家,工艺品是工匠的作品。在中国,画家和工匠分得很清,在西方把画家归到工匠这一类,工匠与画家分得不那么严格,就像建筑归到艺术类,盖房子的是匠人,画房子的是画家。陈复澄还说,中国画家要向民间艺术、工艺美术去学习,去吸收他们的营养。古代的画家吸收民间的东西比较好,苏东坡谈王维的画时说,到庙里的墙上去找,王维作为大文人他仍然要去庙里画壁画,走向民间。

那么工艺和艺术的主要区别在哪里?陈复澄说,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传承性。工艺是一种手艺,全国各地都有很多这方面的人才,这种手艺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而艺术是跟随艺术家走的,具有唯一性。别人可以去学,但不是学技艺,而是去掌握这门艺术的规律。有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说明或标签,写的楷书或者美术字可能都写得非常漂亮,但他们当不了书法家,这就是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别。

陈复澄在省博物馆观看辽宁省工艺美术获奖作品汇报展时,除了给予好评外,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欠缺文化,就不可能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来。“现在我还感觉不到我们的作品有地域特色,我们的玉石、玛瑙产量在全国屈指可数,但北京、上海、扬州却代表着中国较高的玉雕水平。总之,风格、题材、技法都没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理论上也脱节。同时工艺美术发展不单单靠工匠和工艺美术大师,还要有画家参与。”

相关链接

年过花甲的陈复澄,1962年在大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攻读古文字学研究生,曾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1982年,调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室工作。在辽博工作期间,他撰写过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文物档案。 1980年,参加中国第一部《甲骨文大字典》的编纂。

上世纪80年代,陈复澄与李仲元、徐炽、王贺良、孙德洲、郭子绪、姚哲成、聂成文、董文共九位书法家被称为“九畹”。他主持并召集“九畹”中的八位书法家举办“九畹书法展”。“九畹”成为辽沈书法界第一批领军人物并在全国获得广泛影响。

关键字:造假,书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