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展览中藏着未来的“阿凡达”
展览中藏着未来的“阿凡达”
作者:    来源:《今日早报》    日期:2010-10-23

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今天开幕

展览中藏着未来的“阿凡达”

早报上海电 昨天,一座火红巨大的旋转木马,在上海人民公园上海美术馆的百年老建筑旁不停旋转,引得路人纷纷驻足留影。

上海美术馆改成游乐场了吗?其实,这是本届上海双年展参展艺术家王迈的环保题材的作品《气象鹿台》。今天,第八届上海双年展踩着上海世博会的尾巴拉开帷幕。在世博的背景下,本届双年展主题为“巡回排演”,将我们生活的城市视为一座人生剧场,而我们正是其中的主角。

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47位(组)艺术家,包括在国际艺坛已享声誉的刘小东、王小帅、张洹、杨福东等将让上海美术馆在展览的3个月内成为一座精彩的艺术剧场。

艺术创作变得透明

美术馆成为艺术剧场

在“巡回排演”的主题下,本次展览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戏剧化的色彩。

比如,一楼大厅里艺术家张洹的作品《塞魅丽》,这个巨大的装置作品,最外头的框架来自于艺术家在浙江衢州农村寻获的一座历史长达450年的木结构老祠堂。他将老房子整体拆迁,塞进了上海美术馆,在光洁的大理石展厅里,其视觉效果本身就耐人寻味。2009年10月比利时皇家歌剧院首演了张洹导演的歌剧《塞魅丽》,此剧取材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后被改编成巴洛克风格歌剧。张洹让老祠堂成为歌剧的场景,在其中演绎了众神与凡人之间的情爱、贪欲、骗局和毁灭的惊心故事。今天,张洹将给出一个美术馆版本的《塞魅丽》。

还有刘小东带来的两件大型油画作品《出北川》和《入太湖》,描绘了在地震后的北川和绿藻横行的太湖中,两群表情单纯的年轻人。刘小东的油画屡创拍卖天价,不过,这次的展览更吸引人的是几十张真实记录他创作过程的照片和创作手记。那些手记真实地记录了刘小东在那段日子的所想所感,甚至包括了他梦见妈妈的手,联想起妈妈睡不好的担忧心境。这样作品与“作品背后”相组合的呈现方式,同样有戏剧效果,让观众直面真实的艺术作品和“透明”的艺术家。

近年来红透艺术界的邱志杰,带来了装置《邱注上元灯彩图》,细致逼真的“道具”和迷幻的空间感营造出的,是穿梭于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戏剧化感受。《上元灯彩图》是明代描绘南京元宵节灯会市井画面的一张作品,风格类似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艺术家的灵感便来自于此。空间的四周白墙上,绘制了精致黑色壁画,有88个历史元素,被艺术家创作成为“88个角色”,比如:渔翁、说书人、谋士、官僚……邱志杰还特别在现场制作面具,前来的观众可以带走,更切身地体验一把“戏剧感”。

视听艺术震撼眼球

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一再强调,在世博会已经带来“视觉盛宴”的情况下,本届双年展将一改以往注重视觉效果的特点,低调回归艺术本身。

不过,昨天记者在观看了预展之后发现,大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装置作品的增加,使得本届双年展依然有着3D电影《阿凡达》般的震撼效果。有人就指着三楼挪威艺术家组合“世界剧场”的作品《然后所有问号开始高歌》对范迪安说,看这件作品的感觉,就好像坐在IMAX银幕前第一眼看到阿凡达,眼球被刷新了。这个说法,赢得了范迪安的认同。

这个作品在一个巨大的幽暗空间里,墙面上闪烁着变幻的动画,音乐家、表演家和机器人在场地里共同表演,它融合了机械装置、表演和音乐会的跨界作品,非常科幻,甚至有那么一点点“无厘头”。

尽管带来许多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但并不是所有观众都会喜欢这样的艺术作品。范迪安说,观众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因为这样的作品其实是艺术家的一种实验。“这样的作品,没有人收藏,也不会有人买,它的意义在哪里?”范迪安说,今天令许多大众觉得莫名其妙的艺术作品,或许正是明天大众审美的雏形,“比如说,阿凡达的长耳朵造型,最早出现在1990年前后美国艺术家马修巴尼的作品中,当时并不受大家待见。但今天,通过电影的传播,这个半人半兽的造型已经被大众审美逐渐接受。而在今天的世博会上,许多成熟的技术同样源于艺术家们的实验。所以,今天这些作品中并不讨你喜欢的噪音,或许在未来也会变成大家可以接受的美学形式,这就是艺术展览的超前性。”

关键字: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