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办、美国上海总领馆协办,徐氏艺术空间集团承办的大型个展《含道应物 澄怀味像:当代艺术的超越——美籍华裔画家徐健国四十年的艺术求索》将于2011年2月18日至3月3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
画家徐健国先生中国首次大型个展已于去年9月举行,由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首次与首都博物馆合作。他是第一位受到美国官方推崇的华裔画家,并称其为:“ 徐健国先生的艺术求索被赋予了中国最优秀的经典传统和东西方最出色的现代感受力的特征,创作出了一幅探究现代上海,在以往画家的水墨意象中捕捉现代上海为人熟知的、传统风格的天际线的图景。这是非凡的成就。…今天他的艺术求索唤起我们用一种批判的艺术眼光来感受世界”。
上海是画家的故乡,此次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画展将更全面地展现画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中国画和油画两大部分共计80余幅作品。它们默默讲述着他四十年艺术生涯,从学儿到成名,不懈地努力追求,思考和超越。
尤其是其历经十四个寒暑研究绘制而成的鸿幅巨作《申城新瑞图卷》,不仅运用了中国的传统绘画技法,更融入了西方的色彩艺术,成功实现了继承与超越。
《申城新瑞图卷》共两卷,水墨本长606厘米,高47.9厘米;彩色本长806厘米,高47.9厘米。 是上海城市发展史的世纪力作,她描绘了上海新舊大小一万四千多座建筑物的巨幅画卷。画面从摩天楼建设不断的浦东陆家嘴到经历了多次变迁的人民广场,从新旧交错的静安寺到梧桐成荫的法租界,从高楼林立的虹桥开发区到城郊的大观园,是一幅生动而连绵的城市场景。
《申城新瑞图卷》的创作思想源于《清明上河图》,而与传统山水画以一元为核心的创作思维不同的是,《申城新瑞图卷》展现了其特有的多层面与深层结构的视觉思维特征。这就是徐健国的《申城新瑞图卷》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显著的区别。他以非凡的功力勾勒出一座宁静祥和的水墨现代都市;又用绚丽的色彩结束了中国画没有光影变化的历史,赋予了传统精彩的新生命。在徐健国的笔下,纷繁嘈杂的城市在略显陈旧色调的绢本上,呈现出的一派宁静儒雅的超然景象。“明心见性”、“和城市保持距离”是他创作城市山水画的基本要诀。这种审美上主客融合、心物一体的造境,正是徐健国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最精要的继承。
《申城新瑞图卷》的水墨本和彩色本,自完成之日起就受到国外收藏界广泛关注,其中有欧洲著名收藏家希望以重金收藏并于大英博物馆展出,但徐健国却婉拒了。他觉得这两幅《申城新瑞图卷》有着他的梦想和责任感,希望有更多人因它而不断地去探讨,思考和突破。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申城新瑞图卷》在主题馆国宾厅作为唯一的画作首次展出,获得了各国重要人物的赞美与称颂。
徐健国笔下的城市,既是现实的写真,又是理想的构筑。用中国传统文人水墨的技法,去表现当代纽约、伦敦、上海等大都市,这本身就是理想致极的创意。这是中国山水画的后现代主义。
徐健国在这个独创的城市山水画系列当中,融合了意象主义,浪漫主义,超现代主义等多个艺术领域,有感而发是他创作的焦点。他身居异乡、游历各地的经历,使得作品的主题涉猎广泛,融合了中西方文学与艺术的精髓,完全个性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丰富性。
面对自己的画作,徐健国少有一般画家面对自身作品的自豪感,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责任感:“当现代大都市为求高速发展充满了急功近利和尔虞我诈,当人们对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并逐渐接纳为城市特性的一部分之时,我想用我的画笔去呈现掀开虚华表层之后,以‘仁义礼智信’去映射城市本身最质朴的景象。”
徐健国十岁在中国的时候,绘画大师叶之浩就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且悉心教导,奠定了深厚的中国画功力。 1980年,继中国打开其艺术大门之后,美国艺术评论家也开始认可他的艺术成果。徐健国的画作曾在布鲁克林博物馆、史密斯女子学院、波士顿博物馆学院以及美国其他机构中公开展览。其画作在美国的成功展出使他获得了巴德大学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他于1987年获取了该校的美术硕士学位。
徐健国的油画作品中则融入了东方传统艺术。他以宣纸加布为载体,运用东西方的绘画技巧,将水墨与油彩尽情挥洒,打破了艺术语言的边界。这一画法与丙烯画和油画一并构成了他跨文化艺术创作的珍贵财富。
徐健国目前主居美国,并将继续在纽约创办个人作品展,他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作品展览,但大量的作品在没有进入市场就成为私人珍藏。他的画作也陈列于市中心和纽约市的私人收藏馆。徐健国的作品也曾在佳士得中国当代绘画里亮相。
在过去四十年艺术生涯里,除了画作,徐健国曾获准开辟了五英亩的“儒家花园”。该花园呈现出三维空间的美景,展示了集东西方艺术特色于一体的创新思维。这一大规模的“空间艺术”曾在 2007年10月的现代房产杂志中发表,该专题特稿长达14页,并获得了为优秀编辑颁发的Folio杂志授予的“2007 编辑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