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普-皮切,Compound(局部,2011,竹子,藤条,胶合板,金属线,尺寸未定。
今年新加坡双年展的主题“门户开放”,就如亚洲的传统节日如点灯节(Dewali)或中国春节一样,人们敞开大门,随时迎接客人的到来。于是,观众们每天都可以过来感受一下当代艺术。说起2010年获得好评的光州双年展,它探讨了图像的当代性世界地位,提出了一场缓缓进行的大展以开放式结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从这点上讲,拒绝更紧凑的主题则会将我们带回到艺术作品的个人体验中去。
这种拒绝可以使我们自行决定去看什么。其中不乏很多不错的作品,在国家博物馆圆形大厅内,索菲普-皮切(Sopheap Pich)放置的形状怪异的藤条建构,菲儿-科林(Phil Collins)那部引人入胜的马来西亚光头仔的影片;瑞安-特里卡丁(Ryan Trecartin)关于郊区荒诞美国化的录像装置;以及麦克-李(Michael Lee)对一个不可能的建筑师的捏造,都很有意思。在语境安排上,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如傅丹(Danh Vo)的镶金边的硬板与迈克-尼尔森(Mike Nelson)的破旧的白色基座都放在了新加坡的老机场鬼城里, 更令人瞩目的是韩锦安(Kyungah Ham)的刺绣,上面是敏感的政治画面,为委托创作,从北朝鲜私运过来。而本次大展上,令人眼前一亮、值得期待的艺术家则是鲁本-拉莫斯-巴萨(Ruben Ramos Balsa)和琪琪-斯卡利亚(Gigi Scaria),前者做的是室内家具的投影,富有诗意,情思撩人,后者关注的依然是都市化所带来的匿名感。
这场双年展鼓励人们对个人作品产生进一步干预,套用这样一段话作结:我们应该问一问双年展要求我们什么,而不是我们要从双年展那里要什么。但同时,这样的声明也回避了关键性问题,为什么需要这些大型展,以及最终它们又能达到什么程度。
新加坡双年展场馆
Singapore Art Museum (including SAM at 8Q),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Old Kallang Airport, Marina Bay
2011.03.13–201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