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流油画作品《三结义》
成交量、作品价位、现场人气等艺博会十分焦虑的问题,今年似乎不会特别困扰春季艺术沙龙的主办方。倒不是因为现场交易已经十分火爆,毕竟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的春季艺术沙龙才进入第二天。但主办方现在有了很多新的感悟,换句话说,“想通了”。
主动放弃激烈的正面战场
主办方所说的“想通了”其实发生在春季艺术沙龙开幕之前,大力推版画、插画、年轻艺术家,倡导“生活的艺术”,即是其结果。在媒体的报道中,有的称其为“减压艺术”,这是一种很传神也很双关的概括。一方面,观众免门票入场,欣赏的作品与大多数艺博会不同,不是晦涩难言、难以接近的艺术,而是能够纳入生活美学的艺术品。另一方面,没有了林立的天价作品和明星艺术家,数天内聚集在同一个展厅里的很多参展画廊想必会放松不少。
由此,主办方当然也“减压”了。在各种类型的艺博会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艺博会之间无不殚精竭虑地邀请顶级的画廊,组织出手阔绰的藏家群体,在场租和展期上绞尽脑汁,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无可避免地陷入了恶性竞争。而春季艺术沙龙,现在打算主动放弃那些激烈的正面战场,去幽暗处寻光明。
这个“幽暗处”就是新的藏家群体。“中国没有真正的艺术品藏家,我对那批40岁以上的藏家已经彻底失望了。”春季艺术沙龙总经理葛千涛这么说。现在,他的目标锁定在了“80后”年轻人,他认为这批人当中将有一部分形成今后的藏家群体。葛千涛还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买过贺友直的插画,不贵但很隽永,这回忆一直揣到今天。艺术家的作品,不一定非要在拍卖行和艺博会上卖出天价,它也可以跟普通人发生关联,成为生活中某处细微的美感。按照自己的体验,葛千涛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当然也会愿意去买艺术品,前提是要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