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待燃中: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前奏
待燃中: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前奏
作者:    来源:艺术中国    日期:2011-05-04

1893年4月19日,当时的威尼斯市长里卡多•塞瓦提可(Riccardo Selvatico)发起策划一个意大利的艺术双年展的提案,是为了庆祝国王与王后的银婚,威尼斯市议会通过了这项决议;1895年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拉开了帷幕,第一次公开展览就吸引了20万观众前来。正是从第一届开始一直保留着每位参展艺术家只允许一件作品参加展览的惯例,参展作品多以时下夸张大胆的风格出现,引发观众的热议。1897年威尼斯现代艺术画廊的成立及为双年展设定的艺术评论奖的确立不但是艺术批评史上的里程碑,同时又给双年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坚持推广超现实的当代艺术。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出国展览和自由体制下的融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双年展在欧洲的影响力,欧洲当代艺术在水城融合并发展壮大,开始吸引其他洲的当代艺术大师前来参与,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多次在这里得到认可和发扬,给威尼斯双年展奠定了良好的国际地位。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变,威尼斯双年展涵盖了几乎全部艺术板块:建筑双年展、威尼斯电影节、舞蹈、音乐、戏剧节五个部分的广博精深的艺术竞技也让威尼斯双年展得到了“艺术界的奥林匹克”之称。世界顶极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和收藏家每隔两年相聚在此共同讨论和推动最前沿的当代艺术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盛况。

全球化的当代艺术

“为当代艺术指引潮流风向,启发当代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是威尼斯双年展几个世纪以来不变的宗旨,手持这个风向标的策展人成为每一届双年展的热点关注之一。每届威尼斯双年展有两大看点:一个是由组委会聘请的主策展人召集的主题展;另一个则是各国选派艺术家代表参加的国家馆大展,两者在毗邻的场地同时段举行展览。主题展的主策展人提出该届双年展的主题理念,国家馆的各国主题需要和双年展的理念呼应,因此每届双年展主策展人的策划思想都成为了重头戏。

2010年5月公布的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视觉艺术部分主策展人百思•库莱格(Bice Curiger)在受任后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能够成为威尼斯双年展的主策展人,这是极大的荣誉和荣耀。威尼斯双年展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年展之一,它对世界当代艺术进行了总体概括,我很期待这次挑战。”“挑战”对于这位国际策展人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集艺术史家、评论家和国际策展人于一身的百思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从1984年到1994年,百思加入瑞士国家艺术理事会,因她对文化和艺术的贡献,多次获得苏黎世的文化勋章。1993 年起担任苏黎世美术馆策展人,在这期间策划了“托马斯赫塞豪恩 - 苏黎世艺术协会奖”( “Thomas Hirschhorn – Award the Zurich Art Association”)等当代艺术展,公共事务、艺术与公众关系等社会性的事件在百思以往的展览中多次涉及。正如双年展主席保罗•巴拉塔(Paolo Baratta)所言,“长期为当代艺术做研究、评论和策展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是组委会决定任命百思为主策展人的原因之一。”

怎样将当代艺术的能量汇集在这个艺术之都并在世界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各国文化艺术交流日趋密切,前进中的当代艺术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艺术领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策展人及评论家愿意把当代艺术的表达当成国际公共事件来看待,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逐步摆脱“小众”的框子走向大众的层面,“聆听”与“沟通”等关键词被当代艺术评论家们多次提及。今年双年展的主题“IllUMInazioni”下的关键词“Illuminazioni”(点燃)和“Nazioni”(民族)的提出也证实了在本届的威尼斯双年展上百思·库莱格(Bice Curiger)将借助这个更大的平台继续把当代艺术在全球化进程中与社会和公众的相互关系这个思路发挥到极致。

欣喜之光

54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关键词之一“Illuminazioni”是百思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阿瑟兰波诗中描绘的美妙又疯狂的“夜景”和德国哲学家、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的《超现实主义》的“世俗启示”所启迪, 以泥金装饰手抄本的中世纪古老艺术与12世纪波斯的照明理念作为学术支撑,身为艺术史家的她又从文艺复兴晚期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丁拖列托(Tintoret)的后期绘画作品中的光线中得到灵感所提出。这个词在意大利语中有着三层含义:第一是照明,照亮;第二是灵感与感悟;第三是宗教意义上的启示和启迪。三层含义融合最终所成的“闪光的焦点”及“焦点”所带来的启发性是策展人整体策划的思路。在同一媒介中、不同的元素相互碰撞从而产生的亮点是百思对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构思的主题思想。艺术家对过往艺术以及艺术本体语言的自我反省,随之而来的创新是当代艺术的决定性因素。艺术家不断挑战现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思维理念,与不同元素摩擦从中寻找新的亮点。威尼斯双年展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舞台,艺术家的作品作为一个媒介形式展示,吸引公众的参与和互动,从而引起共鸣甚至引发共同关注的话题及评论,在全球化的事态中形成“焦点性”。本届双年展将丁拖列托(Tintoret)后期的艺术思想作为纽带将当代艺术、历史和威尼斯情怀串联起来,一如他的绘画中让人激昂、欣喜的光,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让众多专业人士和艺术爱好者充满着期待。

大世界里的小家

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国际主题展“制造世界”使当代艺术全球化问题持续升温,而和本届双年展主题“Illuminazioni”联系紧密的另一个关键词“Nazioni”,意指国家、民族。为了加强本次国际展览和参与国艺术家的国家意识,百思特意对所有国家的参与者提出了5个问题:

1.你觉得在哪里是“家”?

2.未来说英语或其他语言?

3.艺术团体是一个“国家”?

4.在你身上有多少国家感?

5.如果艺术是一个国家,在宪法中应该如何书写?

百思表示:“所谓‘民族’的启示,是对艺术世界最新发展的比喻,在很多地方艺术家形成了群体,小众且多样性,引领着当地的活动与趋势。”当代艺术在近十几年迅猛发展,从小众艺术和精英艺术过渡到被大众认识与接受,到现在俨然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艺术群体自身的推动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与以前的艺术家们喜欢独立性创作不同,今天的艺术家更多的愿意沟通与合作。近年来各国艺术家们不断打破文化差异进行尝试沟通与合作,使得当代艺术西方中心论渐渐趋于世界艺术一体化。纵观从以前的区域化到今天的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政治环境及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当代艺术的受众程度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有其独特的当代性,因为处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里,使得不同的文化艺术需要碰撞和融合来适应全球化的进程,也正由于面对不同层面的文化艺术差异,讨论“当代艺术”才会显得极具意义。艺术比较时期已经淡出,把整个世界的艺术环境看做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家庭,每种艺术形式、每个艺术群体就是一个小家,在这个大家庭里的小家相互“聆听”与“沟通”,共同推动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本届的威尼斯双年展无疑期望扮演“家庭信息中心”的角色。

外,主题展公布参展的82名艺术家中有32名是197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艺术家,32名为女性艺术家,由此大胆畅想代表群体的差异与亲密性的艺术社区 、国家主义、当代艺术的年轻化趋势、当代艺术包容性等问题势必会出现在本届双年展的热议话题之列。在名单中的中国艺术家除了已透露的宋冬之外,中国年轻艺术家宋涛和季炜煜的艺术群体“Birdhead”(鸟头)也赫然在列。

国家馆

威尼斯双年展是唯一设有国家馆的国际双年展。而国家馆的落户,代表着一个国家对当代艺术的重视程度。1907年的第一个国家馆在威尼斯落户(比利时馆),标志着威尼斯双年展由一个国家展览提升为了一个国际展览,在此之后的威尼斯双年展逐年增加国外馆,匈牙利(1909年)、德国(1909年)、英国(1909年)、法国( 1912年)、瑞典(1912年)、俄国(1914年)等欧洲主要国家陆续成为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国。50~60年代美国及美洲其他国家的参展带来了前卫的波普艺术并引起极大反响,威尼斯双年展也因为美国国家馆的热烈反响开始把当代艺术关注重心从欧洲向美洲平衡。同一时期的日本参展使东方当代艺术出现在西方视线。1980年中国首次受邀参展,但自1982年以后就一直中断,直到2005年中国国家馆才正式落户威尼斯,此举意味着中国的当代艺术从被隔离在主流艺术之外逐渐演变到受国家的重视。

本届的国家馆值得期待的惊喜颇多,除了往年的参展国外,安道尔、沙特阿拉伯、巴林王国、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卢旺达共和国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而刚果和印度是在1968年和1980年久别后重返该展,一系列国家的加入将会带来更多当代艺术新的元素。

常学术的关注会伴随着一片争议,作为一个风向标式的展览,威尼斯双年展长期以来都不乏各方评论的声音。当宣布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与辩论者维多里奥(Vittorio Sgarbi)任命为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馆策展人时,意大利艺术评论界一片喧哗声起。部分评论家认为此前一直声称讨厌当代艺术的他不能让意大利当代艺术发挥出色,但国家文化部却为他辩护声称这位对意大利古典艺术有深刻研究的学者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让国家馆在本次双年展上出彩。在维多里奥(Vittorio Sgarbi)随后公布的意大利馆的计划书中开篇就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代艺术?”在随后他的回答是:“当代艺术应当是超越时尚和趋势,所有的艺术都是当代艺术,我们在今天看到的是当下的艺术形式,而前人在他们的时代看到以前的艺术也是他们的当代艺术,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这份计划书也谈到了他对美的理解是多方面包容性的,并表示今年是意大利统一150年,意大利悠久的艺术史是国家的闪光点,他会从文艺复兴中找灵感,将古典艺术与当代艺术做很好的结合来呼应本次双年展的主题。对于一个是一直排斥当代艺术的古典学者如何将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很好地结合,意大利的评论家们正等待着两者碰撞所产生的有趣效果。

国馆在上届双年展中的简陋装置作品招来不少叹息之声,今年在学术味浓厚的策展人彭峰的带领下,潘公凯、杨茂源、蔡志松、梁远苇、原弓5位艺术家将重磅出击,期望在威尼斯刮起一股强烈的中国当代艺术之风。

这个学术界的风向标展览将给今夏的艺术界带来怎样的冲击?又将给当代艺术指向哪个方向呢?答案将在6月4日揭晓。

关键字:威尼斯双年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