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首届新疆当代艺术节开幕
首届新疆当代艺术节开幕
作者:    来源:《新疆经济报》    日期:2011-07-25

国家二级美术师、新疆龟兹研究院美术系主任郭峰告诉记者:“这次展览集纳了十几位龟兹壁画临摹创作者的77幅作品,这些画家十几年来临摹龟兹壁画,他们几乎全部出自新疆龟兹研究院。”

郭峰介绍说:“此次展出的龟兹壁画艺术摹本,是新疆龟兹研究院老中青三代画家对龟兹壁画艺术如醉如痴追求的结果,他们用孜孜不倦的精神真诚研摹的结晶,是为了更完美地向人们展现龟兹壁画不朽的魅力,全面弘扬中国优秀的古代民族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此次展区除了77件临摹的壁画外,还有关于介绍龟兹各石窟的文献图片区,各画家的简介,各石窟出土文物的图片,以及一部分流失海外的壁画残片,另有一个影像资料厅,循环播放龟兹石窟的纪录片,以供人们欣赏。此次临摹壁画展将延续至8月20日。两位市民在拍摄龟兹壁画临摹作品。 本报记者 秦梅花 摄我们一起来跳舞七坊街首届(全疆)街舞大赛开赛新闻报道记者阿比拜 实习生郑雪婧红红的太阳照在了火火的现场上,火火的笑容红红地映在了每个人的脸上。7月21日,七坊街首届(全疆)街舞大赛现场,来自新疆各地的200多名街舞精英摩拳擦掌。

震撼人心的jazz音乐响起来,参赛的、观看的每个人身上的神经都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动着。报名参加了机械舞、锁舞、个人技巧舞、嘻哈舞项目的外号“小鬼”的法尔凯特胳膊上的肌肉随着音乐的响起开始跳跃起来。“不要害怕,我的身体已经融入到了节奏里,只要有音乐响起,我身上的每块肌肉每个神经都会跳动起来,我没有办法控制着不要跳,因为它们已经听不到我的声音,只有音乐才能控制住。”他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

比赛开始时,场内的选拔正在进行,场外选手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围成了一个圈,开始随意地跳舞。在这里,舞台已经没有了界限。有音乐的地方,就有舞蹈。而掌声总是不吝惜地鼓给出来跳舞的朋友们。每个舞蹈者身上那张扬青春个性的服饰,那充满自信的动作,让围观的观众朋友们也都融入到了他们的舞蹈世界中。

现场最小的5岁选手也在大家的掌声中舞起了双手。认真的表情,灵动的双眼,精彩的结尾手势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不要看我小,但是我非常棒。想挑战我的请站出来。”嚣张的语言,夸张的手势透露着街舞王者的风范。

在这里,跳街舞的朋友们见面方式也变得舞蹈化。两个手拉在一起,肩碰肩,手掌相互拍一下,大声叫一声“呦呦呦”,以全身的活力、热情澎湃的感觉告诉对方“嗨,舞友,你好吗?”

在这里,年龄已经没有了界限。只要你会跳,会动,只要你热爱街舞,那就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一员。报名参加的选手们从最小的5岁到最大的30多岁,都已经忘记了年龄,忘记了民族,忘记了语言。只有街舞成了这个世界可以交流的手段。

大赛负责人曹辰祥告诉记者,此次街舞大赛还加入了“城市大战”街舞比赛,来自昌吉、伊犁、哈密、乌鲁木齐的街舞团队们将首次在这里进行城市街舞比赛,角逐最棒城市团队。七坊街首届(全疆)街舞大赛现场。 本报记者 秦梅花 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保护成果展开展看骄阳下的 “舞蹈之柱” 新闻报道记者刘俊佑 实习生李广兴 7月21日起,只要路过乌市延安路上的新疆艺术剧院,都能欣赏到一道别样的艺术风景:骄阳下的“舞蹈之柱”,用十多幅飞旋的画面展示着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舞蹈之柱”由四根色彩鲜明的圆形柱子组成,分别取名为 “舞动的绿洲”、“舞动的沙漠”、“舞动的草原”、“舞动的高原”,每根柱子都是一道风景,四根柱子就是一大片风景。远远望去,在骄阳下跳跃着的,仿佛想要飞向天空的白色“舞”字格外醒目,一个“舞”字串起的是一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风景,是一片心连着心、情连着情的风景。画面上有维吾尔族的“皮尔”、“那孜库姆”、有柯尔克孜族的女子舞蹈,有塔吉克族的“鹰”舞,有蒙古族的“萨吾尔登”,有哈萨克族的集体舞,每一幅画面都浓缩着一个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脉络,每一幅珍贵的原生态舞蹈艺术图片或者舞台剧照,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等各民族舞蹈的独特样式和艺术风情,它们在骄阳下呈现出的,不仅是美丽新疆、和谐新疆、与时俱进的新疆风貌,更呈现出的是新疆各族群众相互交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集体智慧。

为了让前来参加舞蹈节的各国友人观赏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保护成果展,也为了让新疆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大饱眼福,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李季莲、新疆画院负责人白钢都没有少操心,他们一遍遍地策划,一遍遍地挑图片,一遍遍地选址布展,从最初的能体现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成果展,到这四个巨大的跨越民族界限的“舞蹈之柱”;从最初的新疆人民剧场门前广场,到现在的新疆艺术剧院大门口;从最初的几百张珍贵图片,到现在的浓缩着新疆各民族舞蹈发展史的巨幅彩喷,这中间的一次次变化,无不透露着主办方的用心良苦,这也是新疆近年来在户外举办展览的一次创新之举,更为本届舞蹈节的成功举办锦上添花。新疆文物系列展开展来博物馆感知文物之魅特写记者张迎春当中外舞蹈者们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旋风,让乌鲁木齐整个城市都舞动起来的时候,那些文物静静地躺在新疆博物馆的玻璃橱柜里,同样有着巨大的文化吸引力。

7月21日,新疆博物馆同往常一样,人流不断。“青铜文明 中原瑰宝 河南夏商周出土文物展”吸引了不少国内外观众的眼睛。194件夏商周时期的精品文物,用它们浑身散发出来的珍贵的文明气息,让人们不知不觉地去追忆华夏民族曾经的辉煌,体味中华民族共同的文明,共同的根脉,共同的情感。

“一部中原河南史,半部华夏中国史”。河南位于华夏腹地、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历史上有20多个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国家确立的重要时期。那时候,青铜文明是那么发达,制作水平之高、雕刻之精美,大有登峰造极之势。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就在这些遗存下来的各种各样的青铜器上说话,犹如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文明奇葩,开得那样鲜艳、灿烂。

这些珍贵的文明,早在千年之前,被先民们长埋于地下。直到1928年考古队员们才慢慢揭开它沉封的厚土,撩开神秘的面纱。

人们欣喜、欢呼、赞叹中国古老文明的美丽。人们欣赏、思索和研究中国古老文明的丰厚。半个多世纪,这些历史的佐证,就这样在人们的赞叹和思索中,在中原大地上呈现着,带给无数国内外观众文化冲击力。现在,当它们“坐”着火车,千里迢迢来到新疆时,同样给地处偏远的新疆人,带来了很多的惊喜。

看完这个展览大厅,记者又来到另一个展览厅“瀚海霓裳——西域服饰的记忆”。那些从新疆自然干燥的气候条件中保存下来的近2000年的西域服饰文化遗存,让人读到西域服饰文化的源流,以及与中原服饰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交流融汇和创新发展的轨迹。

“找回西域昨日辉煌——新疆历史文物陈列”在馆内已经陈列了很长时间。这个展览从文明的曙光、金石之光耀天山、汉统西域开先河、群雄争霸民族融合、大唐雄威置安西,一直到勇捷回鹘迁天山、蒙古西征立汗国、大清统治新疆,分8个部分,展示了古代西域文化发展的脉络。

还有 “永远和祖国在一起”、“新疆民俗风情陈列”及“逝而不朽惊天下——新疆古代干尸展览”3个展览,有力地说明了新疆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管哪个展览,都让我们从文物上,读到了西域和中原历史文化的厚重,读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在国际舞蹈节这样的艺术盛宴上,欣赏这些展览,使我们的心更加沉静,愿意学习和思考,从新疆文化的传统与创新,增加知识的厚度。

上一页  1 2 
关键字:新疆当代艺术节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