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秋,上海又将迎来文化盛事,第十五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14日拉开撩人心动的艺术帷幕。
据组委会相关人士和报刊介绍,在为期5天的艺博盛会上,将呈现2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新海派”将成为一抹亮色。
享誉世界的“海上画派”兴起于一个半世纪前,是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画派,参与画家之众多、持续时间之绵长、绘画风格之纷繁、产生影响之深远,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并不多见。这次艺博会隆重提出的''新海派'',主要指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显示旺盛创作精力的一批画家,他们的创作代表了当代海派画家的总体风貌,在题材选取、创作方法、审美旨趣等方面都跳出了传统海派的圈子,有着浓郁的个人化倾向,虽然风格不尽相同,但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当代精神,比如吸收并消化外来的艺术元素、注重想象空间和心理体验,他们既是传统海派的守望者,又是新时期水墨的拓荒人,使“海上画派”古老的传统绘画融入日新月异的都市生活。”这次艺博会将集中展示方增先、施大畏、张桂铭、周慧珺、韩天衡、马小娟、韩硕、卢甫圣、张培成、萧海春、乐震文、何曦、朱敏、丁筱芳等当代海派名家的几百幅精品力作,扛起“新海派”的大旗,力图重振“新海派”声威,也是上海艺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展画家最多的“新海派”书画艺术专题展示会之一。
二是“新画家”将集中亮相展示。
今年作为艺博会主题板块内容的“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将全力推介上海本土的青年艺术家,这是上海美术界为青年艺术家创建的一个全方位的展示交流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崭新的学术和市场的双向坐标,被推介的青年美术家,风格与特点集时代性、学术性、代表性和探索性为一体,作品形式多样,思维敏锐,角度各异,反映出年轻艺术家在追求形式表现的同时,更加关注鲜活的生活,关注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关注价值观转变带来的多维思考和创作,他们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的养分,既有表现当下感动自己情绪的作品,也有反映都市化进程中令人困惑的作品,使得整个展览极具时代的敏感性和学术的探索性。
在翘首盼望艺博会这个上海金秋文化盛事召开的日子,我们殷切期待本届艺博会,在把握艺术导向,引领艺术追求,服务更多艺术人群的展览内容形式安排上,有全新的创意和突破。
一是盼望有全新的服务样式。
每年艺博会组委会都会在广播电视播放公益广告,张贴宣传竖幅,汇编一套展览画册、引导地图。展览时由各参展机构编发自己的各种画册、宣传资料。期待在这个上海美术嘉年华的盛事里,是否能够组织更多的专题推介活动,介绍上海、国内和国际参展的著名画派和创作机构,能够举办面向更广大的人群、提供包括创作特点,画家创作特色以及鉴赏方面在内的专题讲座,吸取刚刚落幕的上海书展做法,让参观者和艺术家能够互动,组织既符合欣赏艺术作品,又可以提供学习欣赏提高的形式,创作艺博会服务市民艺术修养的开创性展示创建,活跃艺博会的高雅、互动、销售氛围。还可以尝试借鉴最近上海朵云轩免费为市民举行大型艺术品鉴定活动的创举,朵云轩确立的“弘扬传统、藏宝于民”的宗旨,开拓出这家“百年老店”的创新之举,博得市民的热烈欢迎和踊跃参加。艺博会完全能够拿来运用,发挥参加艺博会各个美术机构、画廊、经营者的积极性,创造和丰富艺博会的形式,吸引社会层面更加广大的普通市民人群,让艺博会走进更多的市民家庭,接受更多的参观者、交易者和欣赏者,这又何乐而不尝试呢。
二是要想法吸引新观众。
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的今天,艺博会如何更大程度吸引海内外喜爱艺术、欣赏艺术品以及投资艺术品的人群积极参与,变自发为自觉自愿参加,需要精心用心筹划组织,力求最大的传播效果,达到更加丰盛的交易成果。是不是可以把当代艺术品的创作大师、收藏大家、鉴赏名家请到现场;邀请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各个传媒,主持艺术品收藏节目的主持人到现场;还可以让马未都、王刚、蔡国声等知名人士和上海的艺术品收藏家、美术师、书法家、雕塑家、收藏家,现场做公益性的介绍、推介、笔会、签名、及沙龙讲座活动,与艺术品收藏喜爱和观赏的市民见面互动,交流艺术收藏的门道,一起总结美术品的收藏经验,共同营造艺博会的艺术味道,运用上海国际艺术节塑造“成为市民大众节日”的精神内涵追求,让艺博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文化大都市上海的领空,凝聚号召起海内外千千万万爱好艺术、热爱社会、追求高雅的人们,共同构筑起上海艺术之都这棵参天大树的庇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