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系列中的作品,画的尽是一些变形扭曲的青蛙。
施少平《莫·非》系列艺术展今天开展 展出40幅“青蛙”主题画作
当他不能停止地描绘青蛙,并在周而复始的描摹过程中将之解构、重组,当这只青蛙开始不再像一只青蛙,这个异化的母体开始拥有自己的生命能量。
上海新乐路襄阳路一幢东正教教堂风格的建筑里,挂满了艺术家的青蛙画像,一个椭圆形的“蚕茧”升在穹顶中,播散出香气晕满整个空间。施少平个人画展《莫·非》今日起至10月31日在乙空间举行。
施少平的名片上写着上海圣玛利亚教堂,这里过去是一个教堂,现在则是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展厅。施少平本人对于宗教没有什么意见,他只是喜欢这里的空旷高大,可以听到万物自然的声音,画大尺幅的作品。而他三年来,笔下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青蛙、蝌蚪,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那个东西”,他的作品留给人初次印象只是乌七八糟的一团乱麻,越加细究,越为深入,才豁然开朗,逐渐发现一个生物学狂人的内心世界。
“莫·非”系列是施少平最近几年的创作,“莫名其妙,似是而非”——初次见到画作或许会给人带来这样一种感觉。颜色的混杂中,隐约看见一对对雄赳赳的眼睛,然后是青蛙摆出的各式体态,虽然是油画,却涂抹得像水墨一样薄,四周随意的留白,颜料自然地滴落下来。“莫·非”系列的英文名叫做“Metamorphosis”,指生物的变态和蜕变。这批作品去年英国Frieze艺博会期间曾在英国皇家学院展出,40幅展品按创作的时间顺序排列,是青蛙的变态,也是艺术家的蜕变。
关于作品的缘起,想必施少平已经如此陈述过无数次了,艺术家的父亲是一名生物学家,在乡村田间做生物实验,耳濡目染之下,儿时的艺术家也跟青蛙、昆虫结下过一段友谊。上戏舞美系毕业之后,施少平在行政单位工作,却向往更为无拘无束的生活。一边出国长见识,一边和艺术家厮混,内心在不断萌芽,突然有一天,他眼前一亮,曾经最熟悉的玩伴从记忆里复苏了——他决定开始画青蛙。
艺术评论家吴亮很惊讶于这个“打牌的”变成了“画画的”,艺术领域自有其“动物学谱系”:克雷洛夫之于动物寓言学,奥威尔之于动物政治学,赫斯特之于动物解剖学……这块领域在国外有人耕耘,在国内却是新鲜又蛮荒。而且施少平还带着足够的种子可以无限繁衍,他有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他爱和父亲谈论有关生物学的一切,现在,也会追踪杂志上的最新进展。
“青蛙身体上到处长的这个眼睛,”施少平谈起作品便滔滔不绝,“事实上在国外真有科学家创造出了这样(形状怪异)的生物。”自1996年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生物科技和基因科技便一往无前飞速发展,2008年1月,美国科学家克莱格·范特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生命体。而在那之前的2001年,一位叫爱德华·卡茨(Eduardo Kac)的艺术家做了一个转基因荧光生物艺术作品,名为第八天。看哪,上帝创造万物完成之后,人类也开始拥有自己的造物了。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的儿子,施少平对于生物学的兴趣转化到画布上,幻化为一个个关于生命的科幻故事。从这个角度讲,施少平的青蛙故事不仅是他个人的童年印记,也是具有世界性的话题。生物世界——这个令人着迷、眩晕、神往乃至透不过气的深奥宇宙,无论科学或是艺术,它的前景依然是无限开放着的。
施少平刚刚完成的是“莫·非”的第五个系列,一张完整的青蛙皮或者牛蛙皮贴在画布上,艺术家涂抹之后,便隐没在形象之中,成为图像的肌理。这部分作品将在10月送往法国举办个展,然后回到上海再次展出。未来的作品正在这位生物学家的儿子脑海中形成,“我接下去会做飞蛾。”
上世纪曾经兴起一股“科学艺术”流派,艺术家们用平面、装置作品表现科学的新奇事物,但这股潮流不久后因为艺术家的资金有限、知识有限,无力与真正的科学媲美而销声匿迹,但人们对于科学世界的热情可见一斑。我们暂且不论“生物科学艺术”可以走得多远,但至少它是正好属于这个时代的好故事,并且,它是一个超越地域性的故事。
Metamorphosis,蜕变是作品的主体,也是艺术家创作的主题。施少平离开行政部门,放弃与人相关的绘画主题,是希望抛开所有固有定势的框架,寻求内心的自由表达。当他不能停止地描绘青蛙,并在周而复始的描摹过程中将之解构、重组,当这只青蛙开始不再像一只青蛙,这个异化的母体便开始拥有自己的生命能量。或许,当每个观众开始默默凝视画布上这个寓言式的图形时,能为它找到崭新的存在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