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展览在沪举行
上周(9月8日),在上海民生美术馆开幕的以梳理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脉络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中国影像艺术”上,参展艺术家名单上的五十几位艺术家几乎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或是影像艺术名人录。70余组(件)作品不乏耳熟能详、已经进入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艺术家成名之作,也有艺术家与现实生活交锋之后产生的最新作品。展览将持续到11月27日。
多种试验,兼具先锋概念
按照策展人郭小彦的概念,这些艺术家都以年代和这个年代中诞生的技术为划分,包括从1988年张培力的录像作品到新一代的影像创作者的多种实践。
诞生于1988年的张培力录像作品《30×30》是观众进入展厅后能见到的第一件展品。镜头中,张培力将一片玻璃反复地摔碎、黏合,无休止地重复,作品总长度为180分钟,是当时录像带最长的录制时间。
展览不乏新作,比如2005年杭州的吴俊勇等艺术家开始用新的MTV式的动画创作作品,《等咱有钱了》有着网络“闪客”风格,表现了人们在背离普遍价值时的荒诞表现。杨福东的新作品《八月的二分之一》采用了建筑影像的概念,讨论影像与空间的关系。
作为观者,不免对于技术更替所带来的全球化和先进性发出感叹。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家之一王功新在1996年中国第一个影像作品展《影像/现象》展览现场上,其作品《婴语》因为使用了一台自己从美国扛到杭州来的投影仪而令艺术家艳羡不已,在那个年代这算很“奢侈”的事。技术上的先进性使王功新成为他那一代艺术家心中的代表。其作品放到现在来看也无法抹去其中的现代性和先锋概念。投射在婴儿床上浑浊牛奶液面上的是家里六个成人的面容,他们用难以理解的表情和话语对着才7个月大的王功新的孩子。作品以婴孩的视角观看成年人,进行了趣味性地置换。
由于这些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比另一部分人更远,所以,他们已经没法再退回来,也拒绝回望。
“新媒体艺术需要 完整的市场链条”
不得不提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第一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家,包括张培力、王功新、汪建伟(微博)、黄永砯在内,几乎都是油画专业出身,写实水平都十分出色。张培力创作于1986年的早期作品《X系列三号》以手套为主要题材,在今年5月的拍场上以2306万港元拍出。“哪怕现在押着张培力去画油画,他也不会再度提起画笔。”这也是王功新的状态:“我佩服那些二维油画表达现实的力量,羡慕他们市场运作的成功,但我看到他们的那个方式无法自圆其说。国内那些油画的确很难找到与当代的联系性。”
寻找另一种艺术表达的可能性和领域,是王功新等艺术家转向影像艺术的一个原因。1987年王功新作为纽约州立大学的访问学者出国,“选择影像艺术,也是一次艺术方式的再次选择,我在国外发现艺术是一个更加开放的领域,其中有影像、装置、材料,我可以选择更适合我的方式。一旦发现自己的创作方式和当下有差距的时候,一定会寻找改变。”王功新在纽约看了当时美国最鼎盛的影像艺术,他在下飞机的第三天就去了惠特尼美术馆,看到了美国当代录像艺术大师盖瑞·希尔的作品。但是王功新的第一个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到1995年才诞生。之后他在北京和纽约两地穿梭,王功新发现国内的发展都在参照国外的系统,包括超市、交通方式、银行模式……王功新雇来工人在自己的北京家中挖了个深深的大坑,再在其中放入显示器,播放着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生活时拍摄的天空。美国孩子在挖洞玩时,父母经常会打趣说“再挖就可以挖到中国了”,而中国则有“坐井观天”的古训。“对我来说,我在两地跑,这就是联结两个家的概念。换个艺术家,也许就诠释为‘看西方’。”这个作品被解释为“巧妙地将中美文化结合表现”。
现在,王功新遇到的窘境也是影像艺术面临的困境。其一,便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前两年艺术家都用β带作为母本,美术馆收藏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有了高清技术,互动需要用电脑硬盘播,还需要软件控制,导致收藏链接断掉。”其二,新媒体艺术需要完整的市场链条才能健康生存,“艺术品进入市场后,才能给予生产者回报。收藏家有时候花十几万元收藏影像作品,会被人质疑‘这个东西花8块钱买张碟都有了’。影像艺术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