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艺术如何走出小圈子 成都双年展向城市提问
艺术如何走出小圈子 成都双年展向城市提问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1-10-31

苹果或南瓜?

艺术应该是越界的,打开人们的想象力

“这是什么玩意?”

“是苹果吧。”

“不是,是生了蛀虫的苹果。”

在本届双年展上,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南瓜”雕塑引来一番别致的解读。

像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想象并不少见,也有观众直喊“看不懂”,在留言簿上写道:“原来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捉摸不透”。

周春芽有着艺术家的坚持:艺术如果完全按照大众已有的审美标准展现,就无法发展了,“艺术家总是要往前多走一步,艺术普及不是画让所有人都能看懂的画,而是帮助大众理解艺术家的作品,让他们形成对艺术更丰富的理解。”

在吕澎看来,普通观众必须要接受“不懂”的洗礼,“艺术应该是越界的,越出我们的日常习惯。越出去之后,大众看到了,吃了一惊,于是朝边界迈出一步;艺术再越一次界,观众再往下一个边界靠近。人的思维、想象力和精神世界就这样被打开了。”

《无题》、《红梅》等艺术作品能否打开参观者的精神世界?吕澎不敢肯定。但他肯定的是:“艺术影响着每一个人。观众看了,即使永远不谈论、不思考,但一想到艺术,刻在心灵上的记忆就会被激活,就会产生影响。这是一个缓慢却自然的过程。”

展览上的留言簿泄露着每一个被影响了的精神世界。有人由衷感叹“原来艺术离我并不遥远”;有人在“溪山清远”里迷失,却“萌发出一种新的生活概念,将带着它,创造我的作品”;有人被“谋断有道”触动,“印象最深的是《无常》,无常是生与死的约定,是今生与来生的界限”;有人沉浸于“物我之境”,“突然很想家!看着这种街道,想起童年生活”……

影响甚至超出了理解艺术本身。观众看不懂展品,周春芽反思:“我们的艺术公共教育缺位了”;参观者缺乏观展礼仪,当地媒体率直地提醒《艺术展场不是“火车站” 素质!素质!》;为保证展品安全,组委会在原本开放展出的艺术品前加设防护带,参观者质疑:我们何时才能和艺术品“零距离接触”……

“看到了、谈到了、享受到了、被关联到了。”吕澎如此总结艺术正在对每一名参观者发挥的影响力。

文化服务或城市名片?

艺术的普及推广,能演变成城市的符号和注脚

曾经专属于小圈子的双年展,正在成都“变身”为一场全民盛会。周春芽认为,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不仅投入扶持资金,更调动各方资源进行立体宣传。“政府的服务力度到了,老百姓的参与度就高了。”周春芽说。

在李川眼里,双年展不是普通展览,由政府推动,不仅有利于艺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普及推广,更能演变为一个城市的符号和注脚,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为成都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奠定又一个基石。

自开展以来,李川忙着陪客人穿梭于三大展览之间,不少来取经,还有一些“登门”考察展览所在地东区音乐公园。这个由老工业厂区改造的“音乐互动体验消费”聚集区,与双年展互动,虽开幕不久,但已被带旺了人气。

闲下来时,这位官员总去逛位于工业文明博物馆的建筑展。在“策略东村”展区内,他一遍遍打量“林盘城市”、“城市厨房”、“街亩城市”、“空中多层公寓”等设计模型,无数次在心中想象一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模样。

“策略东村”是政府的“命题作文”,邀请12家国内外建筑事务所对成都规划建设的文化创意新城成都东村进行设计重构,设计内涵紧扣成都的未来发展目标“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个目标,也正与建筑展“物我之境:田园/城市/建筑”的主题内涵不谋而合。

这其实是各方的“有谋而合”:既然双年展能成为“城市名片”,为什么不将城市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因此,本届由政府集各方之力而办的双年展,从总主题“物色·绵延”,到分主题“溪山清远”、“物我之境”,都直指田园生活的惬意与悠闲。“对于政府办双年展而言,一定要选对主题。”李川说道。

“双年展是否已成流行的城市营销手段?”有媒体如此提问。吕澎认同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但成功的秘诀在于“专业化的运作”和“国际性的营销经验”。这位和政府打了好几个月交道的策展人坦承:在这两方面,无论政府还是策展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磨合、学习、甚至妥协。

周春芽则说:“关键要坚持,两年后怎么办?四年后怎么办?能不能把全世界最好的艺术家吸引到成都来?能否将它办成中国最好的艺术盛会?”

对于将在11月6日延期闭幕的成都双年展而言,题还没答完,新的提问却已然开始。

上一页  1 2 
关键字:成都双年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