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哈德·里希特
油画作品《蜡烛》
抽象画作品
油画作品《Betty》
他被称为“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市场上的表现,也让他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在世艺术家。他就是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
回顾展为艺术大师庆生
今年是德国艺术大师格哈德·里希特80岁生日。在其生日次日,2月10日,里希特的一个重要回顾展在柏林新国家艺术馆开幕。这个名为“格哈德·里希特:概观”的回顾展共展出了130多件绘画作品和5件雕塑作品,将一直持续到5月13日。此前,该回顾展已于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巴黎蓬皮杜中心举办,并引起了巨大回响。
这些作品都由里希特精心挑选,它们来自于里希特的所有创作时期,使观者能够深刻洞察艺术家风格和主题各异的作品。其最为著名的作品,例如Ema(1966)、Betty(1988)等作品将与其他少见或从未公开展览过的作品一起展示。
展览大致上以时间为脉络,展示了里希特对绘画媒介的严谨和多面的探索是如何背离传统与定义。而柏林的这次展览也有一个独特的亮点:为了展览的表达目的,里希特完成了他的抽象作品《4900Colours》的第一版本,这幅超过200米长的作品将包围整个展览。
“国宝级”画家作品拍出惊人高价
里希特是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此次回顾展是最近一股“美术大展”热潮下的又一代表。
在里希特80岁生日之际,一系列的展览都已经证明了他从一个引起争论的但非常成功的艺术家,转变为一名公认的德国“国宝级”人物。尽管这个害羞、严肃,也总是对闪光灯避而远之的人似乎并不适合被塑造成这样的人物。
德国《世界报》与《柏林早报》都刊登了向里希特致敬的专刊。《南德意志报》称里希特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当代画家”,德国日发行量最高的《德国图片报》也认为里希特是“一位用最高级形容词来形容的艺术家:最昂贵、最伟大、最著名”。
毫无疑问,这里的“最昂贵”指的就是公众对于里希特及其作品的关注。去年11月,里希特的一幅抽象画作品拍出了创纪录的2080万美元高价,这对于在世艺术家的作品来说是极其高昂的成交价。几日前,在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会上,里希特是当之无愧最吸引买家注意力的艺术家。6件里希特的作品在当晚共拍出了可怕的1760万英镑,超出了它们的总最高估价1480万英镑。里希特几次表示,这样的成交价是很“荒谬”的。
在此次柏林回顾展的新闻发布会上,新国家美术馆的馆长恳求记者不要向里希特问及美术馆为其作品所支付的金额数目。“这不是什么新奇的谈资了,里希特先生肯定会更愿意谈及他的作品,而不是他作品的价格。”
80岁艺术家持续让艺术界为之惊叹
里希特的简历与20世纪的德国历史叙事非常巧合。1932年,也就是希特勒上台前一年,里希特出生于德累斯顿。随后,里希特在1961年移居西德,在这一年,柏林墙动工修建,里希特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的父母,而他则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继续接受艺术教育至1963年。但他的光芒并不仅仅是因为其背后这些让人具有共鸣的故事。就如这场回顾展所展示的,那些令人过目难忘的画作中都蕴藏了里希特的巨大的才华及抱负。
里希特是位丰富多产的艺术家,《卫报》的一位评论家曾将里希特称为“21世纪的毕加索”,他敢于在浪漫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和波普艺术之间跳跃,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将惊奇带给这个既丰富又单调的艺术世界。
而他的基于照片的写实画作(photo-basedpainting)曾经遭受不少质疑,但现在看来似乎也预示了如今我们生活的社交网络年代,在这个年代,发现、上传、重新运用图像成为了我们每日必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档案式的、过山车式的图像语言过程,”曾在1970年代跟随里希特学习的摄影师托马斯·施特鲁斯表示。“这似乎已经嵌入了里希特的作品中,就好像他已经预见了40年后将会发生的这一过程。”
德国著名艺术杂志《Monopol》主编霍尔格·利布斯表示,“里希特就像被当成了一位国家英雄,现在他有他独有的卓越位置。”利布斯指出,2002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场里希特回顾展,成为了里希特的一个转折点,他的作品开始在美国以及家乡德国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接受。“当德国人离开了国家,在其他地方得到了认同,每个人都开始热爱这个人。”利布斯说。
里希特在接受访问时,被问及对自己得到了这样隆重的对待,是什么感受时,他俏皮地回应说,“被忽视当然是要糟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