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蜡葵》
在当代艺术领域,能让西方人叹服的东方艺术家屈指可数,而要引领欧洲艺术界话语,更是罕见。而这一次,带着自信和勇气,许江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柏林时间17日10点,中国美术学院许江教授个展《重新生长》,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正式向观众开放。
一场激情的展览 尽情地拍吧,让所有人带葵回家
展览成为德国艺术圈的一件盛事,开幕式上迎来众多贵宾,让德累斯顿这座小镇也颇有些“受宠若惊”。原本空旷宏伟的序厅,因为来宾爆满,不得不敞开大门。主席台上许江发言的时候,大家只能踮起脚尖,试图望一望他此刻的表情。
这是2012中德文化年最重要的个展,而德累斯顿与杭州在前不久又成为姐妹城市。因此,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洪波还开了个玩笑:“来德国不来德累斯顿是遗憾,去中国不去杭州,更遗憾。”让全场气氛在热烈之外又添轻松。
刚开始,博物馆禁止大家拍摄作品。许江看到大家都如此爱葵,索性就允许“违规”:“让他们拍,让所有人带葵回家。”两位美国观众,听说这件作品之后还将前往旧金山市政厅广场展出,兴奋地差点尖叫了。
仅仅半日,对这片来自中国的葵园,又有许多诗意的感受诞生,“像一片流动的火”,“像灰烬与烈火一道重生”,“在这里,死去的挺立着,活着的也一样挺立着。”观众们如此表达。
对于艺术家本人而言,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葵是一个持久的燃烧,一方面像一个祭坛,一方面也是重生的仪式。我的葵绝不仅仅是怀旧和记忆,而是一个精神世界的重构。”许江的诗性这一下子被激发了。
当晚,赫尔曼市长举行盛宴,庆祝展览成功开幕,聚会一直持续到午夜。站在德累斯顿的城市阳台上,许江深有感慨:“这黝黑的城市阳台,就像我那巨大的葵园。”而下一个展览的新元素甚至就此萌生,“要配上音响,像南屏晚钟那般,让钟声传来,好像目送着一个人远去。”
第二天,德国各大媒体对本次展览进行了报道。不少媒体发表评论认为,这个展览最好地表达了中国当代艺术多元性的创造,并向西方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全新面貌。
一场坦诚的对话 在绘画里,有个空间可以超越隔阂
而在展览之前,许江与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理论家格罗伊斯、德国德累斯顿美术学院院长赛瑞、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碧亚特等众多国际一流学者,进行了一场为时三个半小时的对话。从中西方艺术的隔阂到互通,坦诚而深入。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西方不少学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带着偏见和误读。“我经常遇到一些外国朋友,向我提起某位艺术家在泰特美术馆展出的葵花籽,并且询问我的老葵有什么特别的意图。这些误读,总是严重地遮挡着现实的整体。而我一直想努力证明,在绘画里,有一个空间可以超越东西方的许多隔阂,与精神空间相通。”许江希望西方的学者们能够抛弃这些成见,重新深入地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艺术。
罗伊斯教授在国际上久负盛名。他承认,因为种种原因,大家对于东方的当代艺术的确有偏见,忽略了东方艺术家作品中表达的内心感受和洞见。但如今这种状态正在被慢慢改变。
许江也向西方艺术圈发问:绘画还能不能活在今天,还是否拥有解读心灵的能力?艺术家还有没有这个责任?而我们,还有没有那种“身心交感”的感知能力?
“新文化的产生不仅是依托于自身的传统,还要依托于文化的交流。”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这场对话,开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头。”他还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1928年创建杭州国立艺专(中国美院前身)的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蔡元培,便是德国洪堡大学毕业的第一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他所倡导的文化启蒙,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深远。而今天,以许江为代表的另一批知识分子,试图沿着他的道路,来针对中国当代的社会现实发展启蒙的思想和意识。
“我们应该经常见面,我们需要一起反思自己的历史文化和背景。”赛瑞院长希望这样的讨论可以持续。而就在今年10月,格罗伊斯将来到中国美术学院,与许江进行一场延续性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