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声音
中大副教授冯原:
相比扩容改建重建更具优越性
新快报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冯原,一直从事建筑与城市学的相关研究,以及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实践等领域。对于广东美术馆有可能推倒重建一事,他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在原来建筑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容改建,推倒重建这个方案更具有优越性。
功能设计已渐不能满足需求
对于投入使用已经有13年的广东美术馆,冯原表示,其非常辉煌的展览经历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一个历史使命,“作为一个美术馆的使用年限来说,13年的时间是非常短的,要推倒重建难免让人可惜,而且这对广东美术馆的形象资源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又不得不面临着一个事实,就是这个在上世纪90年落成的美术馆,基于当时对美术展览的方式和方法的考虑,其功能设计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今天展览的使用需求。”
“如果非要我在这两个方案中选择的话,显然,后者要比前者更具有优越性。”冯原说,推倒重建的话,那就应对未来20年甚至30年的发展来进行重新设计。
“另觅新址开分馆可达双赢”
事实上,冯原认为还可以有第三种更为理想的方案,“我们可以保留原馆进行一定改造,以满足绝大部分传统性质展览的要求。因为以二沙岛作为基地其条件已经很成熟,但受到这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它本身扩展的余地并不大,不利于展开大规模的扩建施工,未必能给一个新馆的设计需要有更多的空间和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下,另觅新址开的分馆,才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市民声音
如果拆掉太可惜了
杨小姐(白领):“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在广东美术馆做过志愿者,尽管参加工作后去看展览的机会少,但有机会的话,还是会约上三五知己去,看展览之余也可重温留下的一些有趣回忆。虽然谈不上历史建筑,但如果真的拆了,多少会有失落感。”
曲先生(设计师):
“印象中广东美术馆才开了十多年,作为公共文化空间,这么短的使用寿命是与之不相称的。说拆就拆,会造成大量成本的浪费,政府应该合理使用和维护这样的城市公共资源,或是及早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李先生(退休老人):“历史悠久的西关大屋或许被冠上危楼之名,拆了。广东美术馆这种短短十几年的地标也要拆?其实一些所谓的硬件落后是可以亡羊补牢的,但文化品牌这样的软实力,要培养起来并不容易,随随便便就说要拆,一个城市的历史该从何而来?”
“全球最大美术馆”
变身三部曲
按计划,经过改扩建和场馆延伸之后,广东美术馆本馆将与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广东美术馆北岸当代馆形成“三大支点”,在传统、当代、前卫的展示功能上各有区分。届时,广东美术馆的展览总面积将达到十多万平方米,变身“全球面积最大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本馆
★进度:实施方案研究中
现有面积2.1万平方米的广东美术馆,按原计划将改扩建为4.6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也将由现在的7800平方米增至2万平方米左右。
究竟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扩容改建,还是彻底推倒重建新馆?馆长罗一平表示,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两个计划都还在酝酿过程当中,“一旦有了确定的具体实施方案,会考虑公开向社会和公众征集意见。”
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
★进度:深入开展中
2010年10月29日,广东美术馆与广州大剧院的合作正式展开,开馆展览《启点·动象空间》的57件展出作品中除了包括广东美术馆馆藏雕塑、油画、版画、装置等重要作品之外,还邀请了国内一部分年轻新锐艺术家参展。
馆长罗一平认为,跨领域的合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广州大剧院的空间优势来扩大和延伸广东美术馆的地理空间,还成功搭建了融视觉、触觉、听觉为一体的崭新的艺术交流平台,从而使得文化辐射力大大增强。
广东美术馆北岸当代馆
★进度:观望中
2010年8月,广东美术馆和某地产集团共同竞标获得了“广州北岸文化码头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基本定位之一,是通过对其中最大板块——建筑面积21.1公顷的员村热电厂进行旧址改造,共同打造“广东美术馆北岸当代馆”,进一步拓展广东美术馆的地理空间,举办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当代艺术展。
而馆长罗一平在日前则表示,“广东美术馆北岸当代馆”项目存在变数,事态发展仍处在观望中,“政府对员村热电厂这一地块的规划考虑还不明确,具体发展方向还有待研究通过。”